上訴人(原審原告)河北晉某礦山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磁縣高臾鎮(zhèn)東玉曹村南,組織機構代碼證代碼:55188436-7。
法定代表人李國民,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王健,該公司法律顧問。
委托代理人王韜,該公司副總經理。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張某某。
委托代理人李海鵬,河北十力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河北晉某礦山工程有限公司因勞動爭議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磁縣人民法院(2015)磁民初字第0072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查明,原告河北晉某礦山工程有限公司是具有用工主體資格的用人單位。2014年3月10日,原告作為甲方,冀中能源張礦集團康保礦業(yè)有限公司作為乙方,雙方簽訂張礦集團康保礦業(yè)有限公司開掘巷道施工合同書,合同約定原告系該開掘巷道工程的承包方,具體工作內容包括打眼、放炮、推排、出渣、支護等。2014年6月份,原告為完成康保礦業(yè)有限公司開掘巷道工程招用被告在其工地從事支護工作。雙方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2014年6月17日6時許被告夜班上井洗澡后,下樓時從二樓樓梯摔下致傷。上班期間,原告為被告辦理了工傷保險,參保編號為130××××1937。2015年1月14日,被告向磁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要求確認原、被告之間存在勞動關系。2015年3月12日,磁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作出磁勞仲案字(2015)第2號仲裁裁決書,裁決原、被告之間存在勞動關系。原告不服該裁決,在法定期限內訴至本院。上述事實,有開掘巷道施工合同書、責任狀、峰峰礦區(qū)社會保障中心證明、上崗證、勞動仲裁裁決書及原、被告當庭陳述所證實。
原審法院認為,勞動關系是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為其成員,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提供有報酬的勞動而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本案中,原告河北晉某礦山工程有限公司是具有用工主體資格的用人單位。被告符合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勞動者主體資格。原告安排被告到其承包的冀中能源張礦集團康保礦業(yè)有限公司開掘巷道項目工作,被告從事的工作系原告承包的該開掘巷道項目工作的組成部分。原告并為被告辦理了工傷保險。根據《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fā)(2005)12號)第二條規(guī)定,應由原告提供的證據,其未提供,其應承擔舉證不能的責任。根據《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fā)(2005)12號)第一條規(guī)定,原、被告雖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但雙方已具備了勞動關系成立的法定要件,建立了事實勞動關系。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遂判決如下:原告河北晉某礦山工程有限公司與被告張某某之間存在勞動關系。
宣判后,河北晉某礦山工程有限公司不服原審判決,主要上訴理由: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未簽訂任何勞動合同,上訴人也未實際招收被上訴人,雙方未形成勞動關系,2014年6月18日之前雙方不存在勞動關系。
張某某答辯稱:上訴人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應予維持原審判決。
經二審查明事實與一審查明一致,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河北晉某礦山工程有限公司安排張某某到其承包的冀中能源張礦集團康保礦業(yè)有限公司開掘巷道項目工作,張某某從事的工作系河北晉某礦山工程有限公司承包的該開掘巷道項目工作的組成部分。2014年6月17日6時許張某某夜班上井洗澡后,下樓時從二樓樓梯摔下致傷。張侯明摔傷地點為上訴人承包的開掘巷道工程工地,且上班期間,上訴人為張某某辦理了工傷保險,參保編號為130××××1937。上訴人河北晉某礦山工程有限公司是具有用工主體資格的用人單位。張侯明符合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勞動者主體資格。雙方雖未簽訂勞動合同,但從張侯明工作之日起已構成事實勞動關系,河北晉某礦山工程有限公司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原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河北晉某礦山工程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徐海燕 審 判 員 李文華 代理審判員 劉 勇
書記員:張翠英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