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河北大廠農(nóng)村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大廠回族自治縣大安西街139號,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xxxx。
法定代表人:張斌,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宋秉璽,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大廠回族自治縣,系原告城關(guān)支行副行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海峰,河北馳峰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馬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三河市燕郊開發(fā)區(qū)。
被告:張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三河市燕郊開發(fā)區(qū)。
被告:王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大廠回族自治縣。
原告河北大廠農(nóng)村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與被告馬某、張某、王某金融借款、保證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由審判員范紅達獨任審理,于2017年2月2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河北大廠農(nóng)村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宋秉璽、趙海峰,被告馬某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張某、王某經(jīng)本院依法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訴稱,請求依法判令:1.被告馬某、張某共同償還原告借款本金994784.32元,并支付借款利息36436.46元及罰息(以本金994784.32元為基數(shù),按照月利率12.075‰的標準,自2016年8月22日起計算至實際全部履行之日止);2.被告馬某、張某共同給付原告為實現(xiàn)債權(quán)而支出的律師費36500元;3.被告王某對被告馬某、張某所負的上述兩項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事實與理由:2015年8月27日,被告馬某、張某與原告簽訂了《個人借款合同》,合同約定原告向被告提供貸款100萬元用于購買沙石料,借款期限為2015年8月27日至2016年8月21日,貸款利息按照月利率8.049999‰計算,未按約定歸還借款本金的,逾期借款利息從逾期之日起在借款執(zhí)行利率基礎上上浮50%計收罰息,即逾期利息按照月利率12.075‰的標準計算。同時,《個人借款合同》還約定,原告為實現(xiàn)債權(quán)而支出的律師費由被告負擔。2015年8月27日,被告王某與原告簽訂了《保證合同》,合同約定被告王某對被告馬某、張某的上述貸款本息及原告實現(xiàn)債權(quán)的費用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后被告馬某未嚴格按期歸還貸款,已構(gòu)成違約,應當依約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故訴至法院,提出上述訴訟請求。
被告馬某辯稱,現(xiàn)尚欠原告借款本金994784.32元,但關(guān)于原告主張的利息計算方式和數(shù)額不清楚,我自愿盡快償還原告借款本息。
被告張某未到庭進行答辯。
被告王某未到庭進行答辯。
本案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zhì)證。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2015年8月27日,原告與被告馬某簽訂了《個人借款合同》(編號:河北大廠農(nóng)商行農(nóng)信借字2015第32402015869530號),合同約定被告馬某向原告借款1000000元用于購砂石料,借款期限為2015年8月27日起至2016年8月21日止,借款期限為12個月,貸款利率按月利率8.049999‰標準計算,執(zhí)行按季結(jié)息、到期還本的還款方式?!秱€人借款合同》第十五條第二款還約定了:“甲方(被告馬某)未按合同約定期限歸還借款本金的,乙方(原告)對逾期借款從逾期之日起在借款執(zhí)行利率基礎上上浮百分之五十計收罰息,直至本息清償為止”,《個人借款合同》第十六條約定了“與本合同有關(guān)的公證費、保險費、抵押登記費、評估費、鑒定費、運輸費、保管費、律師費以及其他乙方實現(xiàn)債權(quán)的費用均由甲方(被告馬某)承擔”。2015年8月27日,原告與被告王某簽訂了《保證合同》,約定由被告王某對被告馬某在《個人借款合同》下的本金、利息、違約金以及原告實現(xiàn)債權(quán)而發(fā)生的費用(包括但不限于訴訟費、財產(chǎn)保全費……律師費等)承擔連帶責任保證,保證期間為2015年8月27日起至2018年8月21日止,被告王某還向原告出具了《保證擔保承諾書》。還查明,被告張某與被告馬某系夫妻關(guān)系,本案貸款合同簽訂時發(fā)生在二被告婚姻關(guān)系存續(xù)期間,被告張某在被告馬某向原告提交的《自然人短期借款申請書》中簽字,約定以家庭成員的名義共同向原告承擔清償責任。上述合同簽訂后,原告于2015年8月27日向被告馬某通過銀行轉(zhuǎn)賬方式履行了1000000元的貸款出借義務,依據(jù)合同約定,馬某應在2016年8月21日前償還借款本金1000000元及借款利息96600元。后馬某分別于2015年9月償還了利息6708.33元,于2015年12月償還利息24418.33元,于2016年3月償還了利息24418.33元,于2016年6月償還利息24686.66元,后于還款期限最后一日(2016年8月21日)償還利息1.04元,共計償還了借款利息80232.69元,截至2016年8月21日,被告馬某尚欠原告借款利息16367.31元。后馬某又于2016年9月23日向原告償還利息28848.08元。關(guān)于借款本金部分,被告馬某于2016年8月21日向原告償還了借款本金63.76元,又于2016年9月23日向原告償還了借款本金5151.92元,共計5215.68元,截至到2016年9月23日被告馬某尚欠原告借款本金994784.32元。另查明,原告為實現(xiàn)此債權(quán)與河北馳峰律師事務所簽訂了《委托代理合同》,并實際支出律師費36500元。
上述事實,有原告提交的《個人借款合同》、《保證合同》、《自然人短期借款申請書》、《保證擔保承諾書》、《借款借據(jù)》、《委托代理合同》、發(fā)票(四張)、結(jié)婚證、戶口本,三河市農(nóng)村信用社小崔各莊信用社出具的明細賬以及原、被告當庭陳述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原告河北大廠農(nóng)村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與被告馬某簽訂的《個人借款合同》、與被告王某簽訂的《保證合同》系各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均為合法有效合同,各方當事人均應依照合同約定履行各自的義務。原告在依約向被告馬某履行了出借義務后,被告馬某在借款期限內(nèi)應按照合同約定的還款方式支付本息。本案中,依據(jù)合同約定,馬某應在2016年8月21日前償還借款本金1000000元及借款利息96600元。合同簽訂后,馬某先后共計償還了原告借款本金63.76元及借款利息80232.69元,故馬某截至到2016年8月21日尚欠原告借款本金999936.24元、借款利息16367.31元,未依約履行按期還本付息的合同義務,故被告馬某構(gòu)成違約,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根據(jù)《個人借款合同》第十五條關(guān)于違約責任的約定,被告馬某應向原告支付罰息,因其在2016年9月23日又向原告償還了本金5151.92元,故第一筆罰息應為12879.18元(罰息=本金999936.24元×8.049999‰×150%÷30×32天〔自2016年8月22日起計算至2016年9月22日止〕),故馬某截至到2016年9月22日尚欠原告借款本金999936.24元,借款利息16367.31元,罰息12879.18元。后馬某于2016年9月23日分別償還了利息28848.08元及借款本金5151.92元,故截至2016年9月23日,被告馬某已全部清償了借款利息,但尚欠原告借款本金994784.32元及罰息398.41元(自2016年8月22日起計算至2016年9月22日止),故被告馬某應按上述欠款金額履行還款義務,并按照合同約定自2016年9月23日起繼續(xù)往后計付罰息。《個人借款合同》第十六條約定了因借款人違約產(chǎn)生的包括律師費等實現(xiàn)債權(quán)的費用由借款人承擔,故原告實際支付的律師費36500元,應由被告馬某承擔。因被告馬某向原告借款的行為發(fā)生在被告馬某與被告張某婚姻關(guān)系存續(xù)期間,且張某以“家庭成員”的名義在《自然人短期借款申請書》中簽字,故被告張某應與被告馬某共同承擔本案借款的本息及原告為此支出的律師費36500元的給付義務。被告王某系連帶責任保證人,《保證合同》約定了其對被告馬某在《個人借款合同》下的本金、利息、違約金以及原告實現(xiàn)債權(quán)而發(fā)生的費用(律師費等)承擔連帶責任保證,故被告王某應依約對本案借款的本息及原告為此支出的律師費36500元承擔連帶清償責任。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六條、第十八條、第三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馬某、張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共同償還原告河北大廠回族自治縣農(nóng)村商業(yè)銀行借款本金994784.32元,及截止到2016年9月22日的罰息398.41元;
二、被告馬某、張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共同向原告河北大廠回族自治縣農(nóng)村商業(yè)銀行支付罰息(以本金994784.32元為基數(shù),按照月利率12.075‰為標準,自2016年9月23日起計算至實際全部履行之日止);
三、被告馬某、張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共同向原告河北大廠回族自治縣農(nóng)村商業(yè)銀行支付律師代理費用36500元;
四、被告王某對上述第一、二、三項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五、被告王某在承擔保證責任后,有權(quán)向被告馬某、張某追償。
六、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7050元,由原告負擔710元,由被告馬某、張某、王某連帶負擔6340元,保全費5000元,由被告馬某、張某、王某連帶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判決書生效后,當事人在法律文書確定的期間內(nèi)不履行義務的,對方當事人可向本院申請執(zhí)行。提出申請執(zhí)行的期間為本判決書確定的履行期間最后一日起兩年內(nèi)。逾期將喪失申請執(zhí)行權(quán)。
審判員 范紅達
書記員: 董唐宇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