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河北冶金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邯鄲市復興路138號。法定代表人:郭世林,該公司董事長。委托訴訟代理人:肖立虎,該公司員工。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擁軍,該公司員工。被告:王永春,男,1964年9月29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邯鄲市永年縣,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海鵬,河北十力律師事務所律師。
河北冶金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確認原告與被告不存在勞動關系;2、由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2016年,原告下屬邢臺分公司承建了邢臺鋼鐵公司脫硫再生塔工程。隨后,邢臺分公司將該工程部分內(nèi)容分包給自然人付某,雙方合同約定付某就此承包工程承擔所有責任。付某在組織施工過程中,通過自然人馮書忠介紹,招用了被告。被告即在付某所承包項目上做工,并受付某管理,工資由付某確定并發(fā)放。2017年3月,被告在付某工地做工時,未采取有效安全措施不慎摔傷被送至醫(yī)院,付某支付了全額醫(yī)療費用。后被告將原告訴至邯鄲市勞動人事爭議調(diào)解仲裁委員會,要求確認原、被告之間存在勞動關系。邯鄲市勞動人事爭議調(diào)解仲裁委員會于2017年8月24日裁決雙方存在勞動關系,并于2017年9月1日向原告送達裁決書。原告對此裁決不服,認為原、被告間不存在建立勞動關系的合意,不存在勞動關系實質(zhì)要件,雙方不存在勞動關系,邯鄲市勞動人事爭議調(diào)解仲裁委員會錯誤適用法律,所得結論必然錯誤?,F(xiàn)依法提起訴訟,請求確認原、被告間不存在勞動關系。原告為證實其主張,提供證據(jù)如下:1、營業(yè)執(zhí)照復印件1份,證明原告主體資格;2、邯鄲市勞動人事爭議調(diào)解仲裁委員會邯勞人仲案(2017)249號仲裁裁決書復印件1份、送達回執(zhí)復印件1份,證明本案仲裁過程及結果;3、河北冶金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邢臺分公司與付某簽訂的邢鋼焦化廠新增脫硫再生塔安裝施工合同1份,證明原告將部分工程分包給付某;4、付款憑證復印件5份、付某說明1份,證明原告已將全部工程款給付付某;5、證人付某、高某證明各1份,證明被告的工作由付某安排并支付工資;6、河北冶金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文件復印件1份,證明付某于2005年12月10日被我公司除名;7、社會保險參保繳費證明復印件1份、中國人壽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互聯(lián)網(wǎng)短險銷售電子保險憑證復印件1份、被保險人清單復印件1份,證明我公司代付某為工地施工的工人辦理了意外傷害保險,但工地施工的工人與我公司員工繳納的社會保險不同。被告王永春辯稱,2016年10月,原告招用被告后,安排到原告承建的邢鋼焦化廠再生塔項目工地從事電焊工工作,工資每日150元,雙方?jīng)]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2017年3月25日下午4時左右,被告根據(jù)原告方的安排,在工地工作中從兩米高的梯子摔下受傷,原告將報告送至冀中能源邢臺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醫(yī)院住院治療,醫(yī)療費用均由原告支付。原告下屬邢臺分公司與付某簽訂的分包工程協(xié)議書是違法的、無效的。對被告沒有約束力,原、被告之間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其勞動關系受法律保護。原告下屬的邢臺分公司不具備用人單位主體資格,為此應由原告承擔其下屬邢臺分公司產(chǎn)生法律行為的后果。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原告訴訟請求,支持勞動仲裁裁決。被告為證實其主張,提供證據(jù)如下:1、被告身份證復印件1份;2、被告上崗出入證影印件1份;3、工作證制度影印件1份;2017年2月、3月、4月考勤表影印件各1份;4、證人郝某、郭某、趙某證言復印件各1份;5、2017年4月8日下午4時許高某視頻1份、2017年4月17日王永男與高某通話錄音1份;8、診斷證明書復印件1份。原、被告所舉證據(jù)均經(jīng)當庭質(zhì)證、認證。經(jīng)審理查明,2016年原告下屬邢臺分公司承建了邢臺鋼鐵公司脫硫再生塔工程。后原告下屬邢臺分公司將該工程部分內(nèi)容分包給自然人付某,雙方合同約定付某就此承包工程承擔所有責任。后付某雇傭了被告。被告在工作中受付某管理,工資由付某確定并發(fā)放。2017年3月25日,被告在工作中不慎摔傷被送至醫(yī)院,付某支付了全額醫(yī)療費用。后被告向邯鄲市勞動人事爭議調(diào)解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請求為:確認原、被告之間存在勞動關系。邯鄲市勞動人事爭議調(diào)解仲裁委員會于2017年8月24日作出邯勞人仲案(2017)249號仲裁裁決書,裁決雙方存在勞動關系。原告對此裁決不服,向本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原、被告間不存在勞動關系。另查明,付某原系河北冶金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第五工程分公司職工,于2005年12月10日被河北冶金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第五工程分公司除名。
原告河北冶金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北冶建公司)與被告王永春勞動爭議一案,本院于2017年9月14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7年11月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河北冶金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肖立虎、張擁軍、被告王永春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海鵬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的焦點是,雙方當事人之間是否存在勞動關系。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依據(jù)勞動法律規(guī)范,簽訂勞動合同,勞動者接受用人單位的領導和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工作,成為用人單位的成員,從用人單位領取報酬和受勞動法律保護所產(chǎn)生的權利義務關系。被告辯稱依據(jù)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四條“在建筑施工企業(yè),礦山企業(yè)等用人單位將工程或業(yè)務發(fā)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時,對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由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fā)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保瑧敶_認由原告承擔用工主體責任,故原、被告之間存在勞動關系。本院認為,用工主體責任與構成勞動關系是兩個不同的法律概念,承擔用工主體責任并不等于成立了勞動關系。本案中原告將其承攬的工程分包出去,但不負責施工人員的工資確定與發(fā)放及考勤管理工作,原、被告之間不具備勞動關系應具備的實質(zhì)要件,未形成事實勞動關系。故被告辯稱理由不能成立。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原告河北冶金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與被告王永春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5元,由被告王永春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陳 瑞
書記員:吳雪松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