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河北元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高碑店市團結東路南側商業(yè)樓東起第5套。
法定代表人:張嶺,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杰武,河北博典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淑英,北京慈惠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涿州金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涿州市體育場街2號。
法定代表人:薛濱,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培軍,河北精偉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河北元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元和公司)因與被上訴人涿州金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某公司)企業(yè)借貸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涿州市人民法院(2015)涿民初字第422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6年9月8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元和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杰武、王淑英、被上訴人金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培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元和公司上訴請求:1、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撤銷一審判決,改判駁回被上訴人一審虛假的訴訟請求;2、一審、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事實和理由:1、一審法院未依據證據認定“名為借款,實為分紅”這一事實,且對上訴人提交的《股東借款調整說明》置之不理。一審法院在“經審理查明”中明確表示:(1)黃建軍受被上訴人金某公司和上訴人元和公司股東蔣淑芳的委托代為行使股東權利;(2)證人賈某證明被上訴人金某公司的股東薛濱和蔣淑芳為了避稅均曾經以借款方式進行分紅;(3)被上訴人金某公司尚有剩余資產未分配。上訴人認為,既然一審法院查明了上述事實,就應當認定薛濱與黃建軍的電話錄音內容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足以證明上訴人元和公司向被上訴人金某公司的所謂2000萬元借款,實際是股東應分得的部分紅利。既然一審法院認定證人賈某證明被上訴人金某公司為了避稅以借款的方式進行分紅,就應當駁回被上訴人的虛假訴訟請求。既然一審法院認定了被上訴人金某公司尚有剩余資產未分配,同時也認定了被上訴人金某公司以借款的形式分紅,更應駁回被上訴人的訴訟請求。更為重要的《股東借款調整說明》這一證據,更充分證明上訴人元和公司的四張借款條屬于“名為借款,實為分紅”這一事實。該說明特別強調“此說明公司留存,作為不向調整后的名義借款人包括廣東華訊工程有限公司及河北元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主張債權的備忘文件,此前的借款憑條不作為追討債務的依據?!毙枰f明的是:廣東華訊是被上訴人金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薛濱的公司,上訴人是被上訴人的股東蔣淑芳的控股公司。兩家公司都以借款形式為薛濱和蔣淑芳分配了部分紅利。為此才有上述《股東借款調整說明》并保存在被上訴人金某公司,上訴人元和公司保存了一份復印件。由于一審法院對此份證據置之不理或叫未置可否,導致出現了錯誤的判決結果。但上訴人仍然認為無此證據也足以證明訴爭的2000萬元“名為借款,實為分紅”。2、一審法院認為“元和公司主張2000萬元是名為借款,實為分紅,未提供有效證據予以證實”是錯誤的,一審法院在審理查明中已經認定被上訴人金某公司的股東薛濱和蔣淑芳以借款的形式進行分紅,在本院認為中又否定,是判決書的自相矛盾。當然又有黃建軍與薛濱和薛濱之子薛漢明的通話錄音、電子郵件以及被上訴人金某公司《股東借款調整說明》等證據。充分證明了上訴人元和公司的2000萬元借款,是蔣淑芳的股東分紅。3、一審法院認為“金某公司為公司法人,分配利潤必須按照公司法人的規(guī)定進行,如果股東違反法律規(guī)定分配利潤,股東必須將分配的利潤退還公司”是錯誤的?!吨腥A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未對公司分配利潤的方式作出規(guī)定。法院應當明確表述被上訴人金某公司以借款的方式分配利潤違反的法律及相關條款,但是經上訴人查找法律,未找到。綜上所述,上訴人認為一審法院的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均有錯誤,請二審法院予以改判駁回被上訴人的一審全部訴訟請求。
金某公司辯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上訴人的上訴理由均不成立。一、上訴人在一審提交的《股東借款調整說明》不具有證據價值。《股東借款調整說明》是一份打印件,上面沒有加蓋答辯人的印章,也沒有股東簽名,從形式上不具有真實性,答辯人的股東會從未做出過該決議?!豆蓶|借款調整說明》在內容上違反了《公司法》第一百六十六條的強制性規(guī)定,是無效的?!豆痉ā返谌龡l規(guī)定:“公司是企業(yè)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第五條規(guī)定:“公司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不受侵犯”。據此,因公司具有獨立于股東的法人人格,包括股東在內的任何民事主體不能侵犯公司的法人財產。公司股東的權利,按照《公司法》第四條的規(guī)定:“公司股東依法享有資產收益、參與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股東行使資產收益權的方式之一,是《公司法》第三十四條規(guī)定的“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豆痉ā返谝话倭鶙l具體規(guī)定了分配程序:首先,股東分取紅利的前提是公司產生了利潤,這種利潤還必須是稅后利潤,分配稅后利潤前,還需彌補虧損和提取法定公積金。如果股東會或者董事會違反上述規(guī)定,在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向股東分配利潤的,股東必須將違反規(guī)定分配的利潤退還公司。上訴人主張蔣淑芳以借款方式分紅,即不真實,也是違法的。二、黃建軍的電話錄音不能證明上訴人的事實主張。在錄音中沒有認可本案涉及的2000萬元系股東分紅,答辯人的法定代表人明確強調這2000萬元屬于公司的維修基金,要求予以返還。三、賈某的證言不能作為支持上訴理由的證據。一審判決沒有認定賈某證言內容真實。在一審中,不但是薛濱甚至蔣淑芳也沒有認可以借款方式分紅,提出這一主張的是上訴人元和公司,其目的是為了逃避自身清償債務的責任。四、薛濱未以借款方式分紅。上訴人主張薛濱以廣東華訊工程有限公司的名義借款進行分紅,完全不符合事實。廣東華訊工程有限公司與答辯人確實存在正常的借貸關系,但是借款已經償還,有銀行轉款憑證為證。五、答辯人名下有資產與上訴人償還借款不具有關聯性。答辯人是正常經營的法人公司,擁有法人財產非常正常。對于公司的法人財產,除非公司解散清算,股東無權要求分配。六、因上訴人拖欠答辯人借款不予歸還,造成答辯人資金十分緊張,無法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繳納相關稅費,直接導致公司無法為“香港豪庭”388名業(yè)主辦理產權證書,引起業(yè)主上訪、退房、索賠,不但經濟損失巨大,也帶來了社會不穩(wěn)定因素。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金某公司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元和公司返還款項2000萬元,并按銀行貸款利率支付利息;2、訴訟費用由元和公司承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2年7月5日,元和公司向金某公司出具收據一張,載明收到借款800萬元。2012年8月27日,元和公司向金某公司出具收據一張,載明收到借款200萬元。2012年10月9日,元和公司向金某公司出具收據一張,載明收到借款400萬元。2012年11月30日,元和公司向金某公司出具收據一張,載明收到借款600萬元。2015年5月28日、2015年7月9日,金某公司通過特快專遞方式分兩次向元和公司發(fā)出《催款通知書》。金某公司的“其他應收款”會計科目中,記載元和公司向金某公司借款累計總額為26632126元,其中包含本案中金某公司主張的2000萬元。另查明,金某公司股東為薛濱、蔣淑芳、陳璐。元和公司股東為蔣淑芳、張嶺、李春靜、郝庭友。蔣淑芳委托黃建軍代為行使其在元和公司和金某公司中的股東權利。證人賈某作證稱薛斌和蔣淑芳為了避稅均曾經以借款方式進行分紅。元和公司主張陳璐、張嶺、李春靜、郝庭友與蔣淑芳存在代持股份關系,金某公司尚有剩余資產未分配。上述事實有借款收據、記賬憑證、會計明細帳、工商登記信息、股份代持協議書、委托書、錄音、證人證言、電子郵件,有金某公司陳述、元和公司答辯及庭審筆錄在卷為憑。一審法院認為,元和公司向金某公司出具借款收據,并已實際取得2000萬元款項,雙方之間成立企業(yè)借貸法律關系。元和公司主張蔣淑芳用由元和公司向金某公司借款方式,獲取其作為金某公司股東應獲取的紅利,未提交有效證據予以證實。金某公司系公司法人,分配利潤必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規(guī)定進行,如果股東違反法律規(guī)定分配利潤,股東必須將分配的利潤退還公司。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八條、第一百一十一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被告河北元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償還原告涿州金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借款2000萬元人民幣。二、駁回原告要求支付利息的訴訟請求。如被告未按本判決指定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利息。案件受理費141800元,保全費5000元,由被告河北元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負擔?!?br/>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圍繞上訴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二審爭議的事實,本院認定如下:對上訴人提交的“股東借款調整說明”,被上訴人金某公司質證意見為,1、真實性合法性不予認可。2、內容違反公司法強制性規(guī)定,即使股東以借款方式分紅,依據公司法第166條的規(guī)定,也應返還公司。被上訴人提交記賬憑證和銀行轉賬憑證各四張,意在證明金某公司與華訊公司存在正常的借款關系,薛斌并未以華訊公司借款名義進行分紅。上訴人質證意見為,該證據不屬于新證據。雙方出示的證據均不屬于新證據,且未能證實與本案的關聯性,本院不予采信。二審中元和公司向本院提交中止訴訟申請書,理由為由于涿州金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股東蔣淑芳、陳璐已在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涿州金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及股東、法定代表人薛濱提起了股東身份的確認之訴,同時蔣淑芳、陳璐在涿州市人民法院對涿州金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提起了確認本上訴案的涉案金額2000萬元為涿州金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的股東分紅款。因上述二案均未審結,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條第五項之規(guī)定,請求對本案裁定中止審理。本院對一審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所涉電話錄音及證人證言不能證實上訴人元和公司之主張,且原審判決并未認定證人證言的真實性。同時,被上訴人金某公司名下尚有資產,亦與其主張償還借款不具有關聯性。本案雙方當事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明確,被上訴人金某公司主張權利的依據,系上訴人元和公司為被上訴人金某公司出具的四份借款收據,上訴人元和公司對該收據的真實性未提出異議,故本院確認雙方借款關系成立。上訴人元和公司主張本案所涉款項名為“借款”而實為“分紅”,但其未提供合法有效證據,且被上訴人金某公司予以否認。故對上訴人元和公司所述,本院不予采信。二審中上訴人元和公司提交的被上訴人金某公司2012年11月29日蓋有公章的“股東借款調整說明”,被上訴人金某公司對該說明的真實性予以否認。同時,該說明系公司內部決議,并非對外文件,無需加蓋公章,而需有股東簽字以決議形式予以確認,但該說明無股東簽名。故對上訴人元和公司所提交的“股東借款調整說明”的真實性,本院不予確認。上訴人元和公司申請中止本案審理的理由,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案件中止審理的條件。故對其申請,本院不予準許。
綜上所述,元和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41800元,由上訴人河北元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陳恒然 審判員 鄭金梁 審判員 王紅哲
書記員:佟錫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