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河北中凱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qū)清苑南街751號。
法定代表人:張紅星,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寶強,河北紅杉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彭年,男,1969年2月15日生,漢族,云南省保山市施甸縣人,現住施甸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宏剛,河北寶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河北中凱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凱建設公司)與被告彭年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8月5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告中凱建設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寶強、被告彭年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宏剛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中凱建設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請求確認原、被告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訴訟費由被告負擔。事實和理由:原告因與被告勞動爭議糾紛一案,不服香河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縣仲裁委)香勞人仲案(非終){2016}第70號仲裁裁決書(以下簡稱栽決書),特提起民事訴訟。被告與曹新國是雇傭關系,與原告不存在勞動關系。2015年12月7日,原告與曹新國簽訂白鷺島香蒲嶼10#、13#樓砌筑工程勞務分包合同,將砌筑工程包給曹新國,曹新國雇傭被告在其分包的工地從事零工。被告在工作期間不受原告管理,不向原告獲取報酬。原、被告不符合事實勞動關系的成立要件,雙方不存在勞動關系。被告在申請仲裁時提供的證人陶某,與原告不存在勞動關系,不是原告的勞動者,其作證沒有證明力。根據2011年《全國民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法辦(2011)42號第59條,建設單位將工程發(fā)包給承包人,承包人又非法轉包或者違法分包給實際施工人,實際施工人招用的勞動者請求確認與具有用工主體資格的發(fā)包人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的,不子支持??梢钥闯霾荒軆H憑原告將工程發(fā)包給曹新國,就認定原告與受雇于承包人的被告存在勞動關系。原告雖與曹新國存在分包關系,被告也與原告無勞動關系。請法院依法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彭年辯稱,我于2016年2月29日通過應聘,到原告在香河縣承建的香蒲嶼住宅小區(qū)從事打混凝土工作,月工資5400元。被告在工作期間受原告管理,被告工作內容也是原告承建的工地。2016年3月9日,被告在原告的工地工作期間不慎受傷。被告認為原、被告之間雖然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但存在事實勞動關系。故被告請求法院查明事實,裁決原、被告之間于2016年2月29日至2016年3月9日之間存在勞動關系。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5年12月7日,原告中凱建設公司將承建的白鷺島香蒲嶼10#、13#樓建設工程中的砌筑工程分包給曹新國。2016年2月29日,曹新國通過祖庭育招用被告彭年到曹新國承包的白鷺島香蒲嶼10#、13#樓工地從事裝修工作。同年3月9日上午8時許,原告在10#樓地下室做工作前的準備工作時,不慎掉入地下室積水坑內受傷。曹新國支付了被告住院期間的醫(yī)療費。
另查,原、被告的該勞動爭議已經過仲裁前置程序。
上述事實有,仲裁裁決書、勞務分包合同、曹新國到庭證言、當事人庭審陳述等證據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原告中凱建設公司將承建的白鷺島香蒲嶼10#、13#樓建設工程中的砌筑工程分包給曹新國。被告彭年是曹新國為完成承包的勞務工程而招用的工作人員,其在曹新國的管理指派下勞動。因此,被告與曹新國之間系雇傭關系,與原告之間無權利義務關系,故被告與原告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被告辯稱與原告存在事實勞動關系,但其未與原告的管理人員商談工作崗位、工資待遇等事宜,不符合招工、招聘的正常程序,且被告未提供事實勞動關系成立的基礎證據予以證明,故該抗辯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信。原告主張與被告不存在勞動關系,本院予以支持。
綜上所述,原告中凱建設公司請求確認原、被告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本院予以支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原告河北中凱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與被告彭年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
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5元,由被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或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吳賀永
書記員: 王婧暄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