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河北中保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保定市蓮池區(qū)建華大街1157-69號。
法定代表人馬建水,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高原,河北日方昇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譙建生,男,漢族,1974年9月7日出生,住址四川省劍閣縣。
委托代理人張艷恒,保定市維民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原告河北中保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訴被告譙建生為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1月15日立案受理。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河北中保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高原,被告譙建生的委托代理人張艷恒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河北中保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訴稱,原告承建了保定市普蘭庭小區(qū)建設工程,其中勞務分包部分由保定市裕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包。在裕民公司承包期間,被告譙建生以其在普蘭庭工地從事木工工作受到工傷事故傷害為由,向保定市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提出確認勞動關系的仲裁申請,仲裁委作出保勞人仲案(2015)200號仲裁裁決書,確認原、被告存在勞動關系。被告實際是由工程木工班組長于炳書招用,其與原告之間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原告不服仲裁裁決,特訴至法院:1、請求確認原、被告之間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2、本案的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被告譙建生辯稱,原、被告存在事實勞動關系,請求駁回原告的訴求。
經(jīng)審理查明,被告譙建生的仲裁申請書中自述:通過熟人介紹認識了老板于炳書,2014年下半年譙建生跟于炳書到普蘭庭小區(qū)干木工活,平時受于炳書管理,于炳書給被告安排工作。2015年4月18日,被告譙建生在鋼架子上支模板時,由于鋼管比較滑,被告沒站穩(wěn)從架子上摔了下來受傷住院治療。原、被告雙方均認可普蘭庭小區(qū)是原告河北中保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承建的工程,被告譙建生與原告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被告認為其是在原告的工地上干活,雙方已經(jīng)形成事實上的勞動關系,受傷后向保定市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提出確認勞動關系的仲裁申請。2015年12月14日,保定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作出保勞人仲案(2015)200號仲裁裁決書,確認譙建生與河北中保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存在勞動關系。原告河北中保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不服仲裁裁決,訴至法院。原告稱其承建的普蘭庭小區(qū)部分工程對外分包,被告實際是由工程木工班組長于炳書招用,譙建生與原告之間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原告認為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印發(fā)﹤全國民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的通知(法辦(2011)442號)第59條“建設單位將工程發(fā)包給承包人,承包人又非法轉包或者違法分包給實際施工人,實際施工人招用的勞動者請求確認與具有用工主體資格的發(fā)包人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的,不予支持”的規(guī)定,仲裁裁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有錯誤。被告提供保定市競秀區(qū)法律援助中心的證明一份,證明該法律援助中心與河北中保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就譙建生在工作過程中受傷進行過調解,但未能達成一致意見。原告不認可上述證明,認為證明沒有經(jīng)辦人簽字,也沒有原告公司的任何手續(xù)。原告申請于炳書作為證人出庭作證證明:是于炳書從裕民公司分包了部分普蘭庭小區(qū)的木工活,作為木工班長又招用的譙建生;于炳書和譙建生與原告、裕民公司均無勞動關系,裕民公司給于炳書結算后,他再給包括譙建生在內的工人按平米結算;譙建生住院治療的費用也是于炳書負擔的;后期關于譙建生賠償事宜也是于炳書參予調解的,原告沒有參予調解,但最終未能協(xié)商解決。被告譙建生不認可于炳書的證人證言。原告河北中保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認為譙建生自述受于炳書管理,譙建生是于炳書雇傭的勞動者,譙建生與原告不存在勞動關系。雙方未能協(xié)商解決為此成訟。
上述事實有原告提供的仲裁申請書、仲裁裁決書、于炳書出庭陳述的證人證言等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原告承建的普蘭庭小區(qū)部分工程對外分包,其中木工工程通過裕民公司對外違法分包給了沒有施工資質于炳書,被告譙建生實際是由于炳書招用,被告譙建生在仲裁申請書也自述受于炳書管理,由于炳書向其結算費用。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印發(fā)﹤全國民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的通知(法辦(2011)442號)第59條“建設單位將工程發(fā)包給承包人,承包人又非法轉包或者違法分包給實際施工人,實際施工人招用的勞動者請求確認與具有用工主體資格的發(fā)包人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的,不予支持”的規(guī)定,被告譙建生主張其與原告河北中保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存在事實勞動關系,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原告河北中保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被告譙建生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案件受理費10元,由被告譙建生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李娜
審判員 韓金毅
人民陪審員 李玲
書記員: 何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