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河北中倉物流有限公司,住所地:定州市明月店鎮(zhèn)趙家洼村。
法定代表人趙曉靜,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陳泊汀,河北歸元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戚亞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江蘇省。
被告金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保定市。
二被告委托代理人張愛英,定州市北城區(qū)順達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原告河北中倉物流有限公司訴被告戚亞某、金某運輸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代理人陳泊汀、被告戚亞某、金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張愛英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原告與河北中倉化肥有限公司簽訂承運合同書,負擔承運其公司的化肥運輸,并約定違約責任。2016年1月10日河北中倉化肥有限公司與新立鎮(zhèn)程明農(nóng)資商店簽訂了銷售化肥合同,貨物總價值86000元。2016年2月29日原告與被告戚亞某簽訂了委托運輸協(xié)議,將40噸化肥由定州送至吉林榆樹縣(2016年2月29日由定州裝貨至2016年3月2日到達榆樹縣卸貨),貨到結算運費,250元/噸。運輸車輛冀F×××××,車輛所有人系第二被告。第一被告將貨物拉走后,至今未將貨物送達,貨物也不知所蹤。原告因違反合同賠償合同對方貨款86000元,違約金25800元,原告遭受重大的經(jīng)濟損失,故訴至貴院,請求:二被告賠償原告經(jīng)濟損失共計111800元;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被告戚亞某庭審中辯稱,本案中,原告已向定州市環(huán)城刑警隊報案時稱,貨物已送達目的地,因運費問題產(chǎn)生爭議,戚亞某在當日晚12時,將貨物送到約定的目的地(北京市大興貨站);接收貨物為北京大興貨站,且該貨站按運費60元/噸支付給戚亞某,戚亞某已履行完運輸合同的義務,故不應承擔責任,應駁回對戚亞某的訴訟請求。
被告金某庭審中辯稱,我在北京物流網(wǎng)發(fā)現(xiàn),由從定州發(fā)往北京大興的40噸重貨,戚亞某就打電話給北京物流,通過北京大興貨站聯(lián)系的電話,協(xié)商60元/噸運至北京市大興貨站,從原告處裝貨,于當晚12時送到北京大興貨站,將貨物全部交于貨站,這一運輸合同全部履行完畢。
經(jīng)審理查明,2015年10月20日,原告與河北中倉化肥有限公司簽訂承運合同,由原告為河北中倉化肥有限公司提供運輸服務,合同中對違約責任進行了約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賠償對方全額貨款的基礎上再增加30%的違約金。合同簽訂后,原告接受了河北中倉化肥有限公司的運輸業(yè)務,將40噸(單價2180元/噸)化肥由定州裝貨至到達吉林省長春市榆樹縣卸貨,貨款總價值為86000元。2016年2月29日,原告將此運輸業(yè)務委托被告戚亞某運輸,并簽訂了委托運輸協(xié)議書,約定,將40噸化肥2016年2月29日由定州裝貨至2016年3月2日到達榆樹縣卸貨,貨到結算運費,運費為250元/噸。協(xié)議簽訂后,原告將40噸化肥裝到被告戚亞某駕駛的冀F×××××車上,由被告戚亞某運輸,因被告戚亞某未按協(xié)議約定將該貨物運至目的地,貨物至今下落不明,導致原告違反了與河北中倉化肥有限公司簽訂的運輸合同。2016年4月9日,原告按該運輸合同約定的違約責任賠償了河北中倉化肥有限公司貨款86000元,違約金為25800元(86000元ⅹ30%),共計111800元。原告賠償損失后,要求被告賠償,起訴來院。
又查明:被告金某是冀F×××××車主。被告戚亞某系被告金某雇傭的司機,其所從事的運輸服務是受被告金某的委托,處理被告金某的事務。庭審中,被告戚亞某稱,當日晚12時將貨物送到約定的目的地(北京市大興貨站),北京大興貨站按60元/噸支付了運費,運輸合同已履行完畢,但未提供相關證據(jù)。
以上事實,由原、被告的陳述、原告與河北中倉化肥有限公司簽訂的承運合同書、河北中倉化肥有限公司與新立鎮(zhèn)程明農(nóng)資商店簽訂的銷售合同及銀行轉賬清單、原、被告簽訂的委托運輸協(xié)議書等證據(jù)證實。
本院認為,原告與河北中倉化肥有限公司簽訂承運合同后,從事該公司的運輸業(yè)務。原告接受運輸業(yè)務后,于2016年2月29日委托被告戚亞某運輸,將40噸化肥由定州裝貨至吉林省榆樹縣卸貨,被告戚亞某接受原告的運輸業(yè)務后未將貨物運往目的地,給原告造成損失111800元,事實清楚,由運輸合同、銷售合同、有銀行轉賬憑證、委托運輸協(xié)議書證實,本院予以確認。被告戚亞某接受原告的委托承運服務后,應按協(xié)議約定,將貨物運往至吉林省榆樹縣卸貨,而被告戚亞某未將貨物送到合同約定地,顯系違約,由此給原告造成的損失,應予賠償。因被告戚亞某系被告金某雇傭的司機,其所從事的運輸服務是受被告金某的委托,處理被告金某的事務,其行為系受托行為,其結果應由委托人(即被告金某)承擔賠償責任。被告戚亞某雖在委托運輸協(xié)議書簽字,但其處理事務的行為是受托行為,故不應承擔賠償責任。被告以將貨物送到約定的北京市大興貨站,并按60元/噸支取了運費,運輸合同已履行完畢為由,不應承擔賠償責任,但未提供相關證據(jù),且與原告簽訂的委托運輸合同不符,本院對其主張不予支持。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二百八十八條、第三百九十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金某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日賠償原告河北中倉物流有限公司11180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536元,訴訟保全費1120元,由被告金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楊建立
審判員 張翠芹
審判員 李惠英
書記員: 王鶴學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