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滄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解放路支行,住所地河北省滄州市運河區(qū)解放西路31號,組織機構代碼9113090010669432XL。
法定代表人:孟朝輝,系該行行長。
委托代理人:王俊杰,男,河北衡泰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楊學峰,系該行副行長。
被告:河北華洋鋼管有限公司,住所地孟村回族自治縣希望新區(qū),組織機構代碼91130930779151514K。
法定代表人:張國清,系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劉玉剛,男,河北建平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張久綠,男,河北建平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滄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解放路支行(以下簡稱滄州銀行)與被告河北華洋鋼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洋公司)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1月2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滄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解放路支行及其委托代理人王俊杰、楊學峰,被告河北華洋鋼管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劉玉剛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滄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解放路支行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一、判令被告賠償原告損失6474681.03元。其中:借款本金5000000元,利息1269289.03元(暫計算至2017年9月20日,以后利息按照合同約定利率15.12%計算至履行完畢止);原告墊付的一審案件受理費47092元,保全費5000元,二審案件受理費3300元;終審判定的律師費150000元。二、本案訴訟費、公告費、律師費等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2015年2月13日,張國祥向原告借款5000000元,張建朋、吳振英、張建路、孫立明、河北葆通公路材料有限公司對張國祥還款承擔連帶責任。相互簽訂有《借款合同》,《保證合同》。同日,被告向原告出具《證明承諾書》,承諾張建朋在被告的30%的股權未經原告書面同意,不轉讓,不質押,不置換。否則,給原告造成損失由被告和張建朋全部承擔。借款合同、保證合同簽訂后,原告履行了放款義務,截止2015年10月20日,張國祥違約,未履行還本付息義務。
2015年10月23日,原告向滄州市運河區(qū)法院對被告及張國祥、張建朋、吳振英、張建路、孫立明、河北葆通公路材料有限公司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被告及張國祥、張建朋、吳振英、張建路、孫立明、河北葆通公路材料有限公司承擔清償借款相應民事責任。經運河區(qū)法院一審、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判決張國祥張建朋、吳振英、張建路、孫立明、河北葆通公路材料有限公司承擔清償借款相應民事責任,并判定如若確因轉股行為給滄州銀行解放路支行造成損失,滄州銀行解放路支行可依據(jù)承諾書中的約定主張損失賠償責任。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6年8月25日作出的(2016)冀09民終3896號《民事判決書》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
原告依據(jù)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生效的《民事判決書》,向運河區(qū)法院申請執(zhí)行張國祥、張建朋、吳振英、張建路、孫立明河北葆通公路材料有限公司的財產,經過運河區(qū)法院對以上被執(zhí)行人采取執(zhí)行措施,確認張國祥、張建朋、吳振英、張建路、孫立明、河北葆通公路材料有限公司未發(fā)現(xiàn)可供執(zhí)行的財產。運河區(qū)法院于2017年10月16日作出(2017)冀0903執(zhí)362號執(zhí)行裁定書,裁定終結(2015)運民初字第2595號民事判決書的本次執(zhí)行程序。
被告未履行《證明承諾書》承諾的義務,擅自對張建朋持有的被告公司30%的股權向常文博轉讓給予協(xié)助,并辦理了股權轉讓工商登記手續(xù)。2017年9月12日,黃驊市法院出具(2016)冀0983執(zhí)1387號之二和(2016)冀0983執(zhí)1388號之二《執(zhí)行裁定書》,將常文博持有的在被告的全部股權強制執(zhí)行抵頂張國祥、張建朋、常文博的債務。
被告的行為,已經導致原告不能執(zhí)行張建朋股權資產,給原告造成了經濟損失6269289.03元,為主張權利原告已墊付訴訟費55392元,判定的律師費150000元,上述損失和費用,被告應當承擔相應責任。本次訴訟發(fā)生的訴訟費、公告費、律師費等,亦應有由被告承擔。
原告為支持其訴求,提交以下證據(jù):1、證明原被告主體資格的材料;2、證明承諾書、運河區(qū)法院(2015)運民初字第2595號民事判決書、滄州市中院(2016)冀09民終字3896號民事判決書;3、黃驊市法院(2016)冀0983執(zhí)1387號之二、執(zhí)1388號之二執(zhí)行裁定書,運河區(qū)法院(2017)冀0903執(zhí)362號執(zhí)行裁定書,華洋公司的股東變動情況說明;4、滄州銀行解放路支行墊付訴訟費用單據(jù)、貸款欠款情況表、代理合同。
被告河北華洋鋼管有限公司辯稱,原告主張華洋公司承擔責任的唯一證據(jù)是一張《證明承諾書》,該承諾書不能成為華洋公司承擔責任的依據(jù),1、從承諾的性質看,不能成為華洋公司承擔責任的依據(jù)。華洋公司的承諾不是對借款合同的借款人張國祥進行擔保法規(guī)定的保證,即張國祥不能按照借款合同還款,則華洋公司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對方的認識是錯誤的。承諾的只是一種間接責任。如果張建朋在保證期間轉股,其轉股可能會對原告造成損失,且因轉股已經對原告造成損失,華洋公司對于此行為給銀行造成的損失承擔責任?;蛘哒f,華洋公司只是對張建朋的轉股行為給銀行造成的損失承擔一種損失賠償責任。轉股和損失之間必須存在根本的、唯一的因果關系。2、華洋公司的承諾沒有法律效力。(1)我國《公司法》第十六條第二款規(guī)定,公司為公司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的,必須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本案中,華洋公司的承諾沒有經過上述法定程序,明顯違反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應為無效;(2)根據(jù)我國《民事訴訟法》及相關規(guī)定,單位證明應當由負責人簽字確認。該承諾書存在如此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缺陷,同樣也不應當生效;(3)該承諾書上華洋公司的印章是張建朋和華洋公司一般工作人員違反公司規(guī)章制度私自加蓋,屬于無權處分甚至惡意,也應當無效。3、本案的轉股不可能產生損失。首先是股權沒有實質對外轉讓。本案中的轉股是在具有特殊身份關系的張建朋與常文博夫妻之間轉讓股份。轉股之后,對于夫妻雙方來說,只是持有人不同,對外債權債務不會產生任何影響。該轉讓不能構成實質意義上的轉讓,產生不了正常股權轉讓的法律后果。無異于一個人將物品從左兜放進右兜。這實際上只是一種名義上的變更。二是擔保股權沒有變化。本案中,張建朋將股權轉讓到其妻子常文博名下。如此“轉讓”,華洋公司30%的股權還是屬于張建朋夫妻共同所有。轉讓前后,屬于張建朋的股權比例,也就是用于擔保債權實現(xiàn)的股權比例沒有因轉讓產生任何變化。即常文博名下的股權仍有張建朋的一半。三是轉股與所謂的損失沒有關系。張建朋轉股時,原告沒有損失,轉股后原告也沒有立即損失,張建朋的股份之所以在原告執(zhí)行時沒有了,不是因為轉股造成的,是因為其股份被黃驊市法院在先查封、訴訟、執(zhí)行等合法程序執(zhí)行的。即使張建朋轉股,如果原告能都查封在先,其照樣有可能實現(xiàn)預先設定的權利。如果張建朋不轉股,有其他法院的在先查封,原告照樣有可能實現(xiàn)不了其權利。4、原告損失尚不確定。原告本次起訴的依據(jù)是滄州市運河區(qū)人民法院的一份執(zhí)行裁定,認為500萬元貸款的借款人及其他擔保人沒有財產可供執(zhí)行,其損失已經產生。單從裁定來說,運河法院只是暫時終結本次執(zhí)行,如果發(fā)現(xiàn)被執(zhí)行人還有財產,還是應執(zhí)行。
被告華洋公司提交以下證據(jù):1、承諾證明書;2、運河法院和滄州市中院的判決書,證明原告還沒有充分的證據(jù),證實其會產生損失和已經產生損失;3、孟村工商局的工商登記、張建朋與常文博的結婚證復印件及二人的身份證復印件,證明轉股發(fā)生在夫妻之間,該轉股不可能對原告的權利產生影響;4、黃驊市法院的民事裁定書兩份、調解書兩份、執(zhí)行裁定書兩份,證明張建朋與常文博的轉股是經法定程序被依法執(zhí)行的;5、運河區(qū)法院的民事裁定書送達回證一份、協(xié)助送達通知書一份,證明運河區(qū)法院于2016年4月29日對常文博財產的查封,屬于輪候查封;6、運河區(qū)法院兩份判決書,證明兩份判決已經生效,并進入執(zhí)行程序,在該案中,黃河路支行查封了葆通公司等被執(zhí)行人大量的財產,包括土地、房屋、設備等,執(zhí)行尚未終結。
原告稱,被告向原告做出的承諾,符合《公司法》第21條之規(guī)定,《證明承諾書》具有法律效力。被告違背《公司法》第6條誠實信用原則,違背承諾義務,配合張建朋將股權轉讓至常文博名下,損害了解放路支行控制張建朋股權,進而控制張建朋資產,保障張國祥在原告借款500萬元有張建朋資產可供償還的權益。被告配合張建朋轉股具有民事過錯,屬于違約行為。該違約行為已被生效的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所認定。張建朋將股權全部轉讓至常文博名下后,被黃驊市人民法院執(zhí)行給張建奎和張國清。該股權執(zhí)行行為,有黃驊市法院裁定所證實。按照《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九十三條規(guī)定,已為人民法院發(fā)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確認的事實,當事人無須舉證證明?!逗贤ā返?07條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本案中,被告的違約行為,使原告喪失了對張建朋股權的有效控制,導致張國祥在原告借款500萬元不履行還款義務時,不能用張建朋的股權價值承擔連帶償還責任,亦即原告受到實際損失如訴訟所請求金額647.468103元。被告應在此范圍內對協(xié)助張建朋轉股的過錯行為承擔賠償責任。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5年2月13日,張國祥向原告借款5000000元,張建朋、吳振英、張建路、孫立明、河北葆通公路材料有限公司對張國祥還款承擔連帶責任,同日,張建朋和被告向原告出具證明承諾書,承諾張建朋在華洋公司30%的股權未經原告書面同意,不轉讓、不質押、不置換,否則給原告造成損失由被告和張建朋全部承擔。
上述事實由運河區(qū)人民法院、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證明承諾書,原被告的當庭陳述等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原被告雙方所提交的證據(jù)主要分為以下幾類:一是張國祥向原告借款500萬元,張建朋等人和河北葆通公路材料有限公司承擔連帶還款責任的證據(jù);二是張建朋和被告華洋公司出具的《證明承諾書》及股權變更情況;三是張國祥的借款違約,使法院判決后暫無財產可供執(zhí)行;四是原被告及涉案相關人員身份關系的證據(jù)。這些證據(jù)雙方多是重疊提交,如運河區(qū)法院和滄州市中院的判決書、黃驊市法院和運河區(qū)法院的執(zhí)行裁定書等,故對這些證據(jù)的真實性雙方均無異議。但原告認為,張建朋和其妻子常文博之間的股權轉讓,被告華洋公司應經原告書面同意,正是因為華洋公司未經原告同意的該違約行為,使原告喪失了對張建朋股權的有效控制,導致張建朋對原告的連帶責任承擔不能,故被告應當承擔原告在借款本息及實現(xiàn)債權范圍內的所有費用。被告則主張張建朋與常文博之間的轉股系夫妻之間的轉股行為,該股權變更沒有造成實質上的股權變化。本院認為張建朋與常文博夫妻二人之間的轉股行為,未造成股權變動或股權比例增減,直至該股權被黃驊市法院和運河區(qū)法院查封時,仍處于穩(wěn)定可控的狀態(tài),運河區(qū)人民法院(2015)運民初字第2595-1號民事裁定書中,對張建朋和常文博所持華洋公司股權查封的變更也說明了這一點。因此華洋公司未違背《證明承諾書》的約定,至于后來的股權變更是被黃驊市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書所確認的,故這種轉股行為并不必然導致原告不能收回債權繼而遭受損失,而黃驊市人民法院和運河區(qū)人民法院對該股權查封的先后順序對原告?zhèn)鶛嗟膶崿F(xiàn)產生了實質的影響。且本案中原告所提交的證據(jù)不足以證明張建朋與常文博夫妻之間的轉股行為與原告目前遭受的損失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因此原告的訴訟請求證據(jù)不足,依法不能得到支持。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第九十條、第九十三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滄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解放路支行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28561元,由原告滄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解放路支行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劉俊勤
書記員: 尹美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