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反訴被告):滄州佳誠塑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東光縣于橋鄉(xiāng)菜園村,社會統(tǒng)一信用代碼91130923784096249L。法定代表人:馬治國,執(zhí)行董事。委托訴訟代理人:石樹崗,河北理蘊律師事務所律師。(全權代理)被告(反訴原告):樂陵市樂某棗制品有限公司,住所地樂陵市朱集鎮(zhèn)李胡馬村,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371481073013603R。法定代表人:宋某某,執(zhí)行董事。被告:宋某某(反訴原告),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山東省樂陵市。二被告(反訴二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李義水,北京市京師(德州)律師事務所律師。(全權代理)
原告(反訴被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被告立即支付定作款141712.55元;2、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原、被告間存在加工定作合同關系。被告長期在原告處定作“棗夾核桃合仁500g”、“真空白袋”等塑料包裝袋。原告按約定向被告交付了工作成果,截止到2018年3月23日被告欠定作款141712.55元未付。故原告具狀起訴,請人民法院判如所請。二被告(反訴二原告)向本院提出反訴請求并辯稱,1、反訴被告為反訴原告開具564757.2元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抵扣564757.2×17%=96008.72元);2、反訴被告賠償反訴原告因產(chǎn)品質量不合格造成的損失80000元;3、反訴案件受理費由反訴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反訴原告與反訴被告間存在加工定作合同關系,截止今日反訴被告尚有564757.2元貨物的發(fā)票未給反訴原告開具。同時,反訴被告提供的包裝袋存在嚴重質量問題,致使消費者向反訴原告索賠,給反訴原告造成了經(jīng)濟損失達80000元。反訴原告認為,開具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系收款方的合同附隨義務,反訴被告給反訴原告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應當賠償,故具狀反訴,請人民法院判如所請。原告(反訴被告)辯稱,1、反訴原告并沒有將已付款項匯入反訴被告基本賬戶,無法開具相應的發(fā)票,該反訴請求不屬于人民法院審理范圍;2、反訴原告以質量不合格索賠無據(jù),請求人民法院駁回其反訴請求。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7年11月12日至2018年2月4日期間,原告(反訴被告)佳誠公司為被告(反訴原告)樂某公司提供定作的塑料包裝袋,經(jīng)庭審中對賬,被告(反訴原告)樂某公司確認尚欠原告(反訴被告)佳誠公司貨款110212.55元未付。2017年9月29日,被告(反訴原告)樂某公司給付原告(反訴被告)佳誠公司貨款26000元。2018年1月25日,原告(反訴被告)佳誠公司為被告(反訴原告)樂某公司開具價稅合計30030元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一張。2018年3月21日,被告(反訴原告)樂某公司給付原告(反訴被告)佳誠公司貨款50000元,原告(反訴被告)佳誠公司未給被告(反訴原告)樂某公司開具相應增值稅專用發(fā)票。被告(反訴原告)樂某公司給付原告(反訴被告)佳誠公司的貨款中尚有54333.33元,未收到原告(反訴被告)佳誠公司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F(xiàn)被告(反訴原告)樂某公司以原告(反訴被告)佳誠公司未為其足額(包括未付貨款110212.55元在內共計564757.2元)開具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為由,拒絕支付尚欠貨款110212.55元。以上事實有原告(反訴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石樹崗、二被告(反訴二原告)委托訴訟代理李義水的當庭陳述,二被告(反訴二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李義水當庭提交的網(wǎng)銀電子回單二張、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復印件一張在卷佐證,本院予以確認。二被告(反訴二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李義水當庭提交破損包裝袋照片一張、聊天記錄截圖三張、退款記錄九張、包裝袋一個,擬證明原告(反訴被告)提供的包裝袋存在質量問題,給其造成了重大經(jīng)濟損失。原告(反訴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石樹崗對以上證據(jù)均不予認可。經(jīng)審查,以上證據(jù)與待證問題缺乏關聯(lián)性,本院不予采信。
原告(反訴被告)滄州佳誠塑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誠公司)與被告(反訴原告)樂陵市樂某棗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某公司)、宋某某定作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5月16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8年7月19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反訴被告)佳誠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石樹崗、被告(反訴原告)樂某公司與宋某某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李義水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告(反訴被告)佳誠公司與被告(反訴原告)樂某公司雙方雖未簽訂書面定作合同,但雙方均認可存在定作合同關系,且該合同關系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雙方均應按約履行義務。被告(反訴原告)樂某公司認可欠原告(反訴被告)佳誠公司貨款110212.55元未付,卻在原告(反訴被告)佳誠公司催要時拒絕支付,已經(jīng)違約,故原告(反訴被告)佳誠公司要求被告(反訴原告)樂某公司支付110212.55欠款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被告(反訴原告)宋某某作為被告(反訴原告)樂某公司唯一的股東,不能證明二者財產(chǎn)相互獨立,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原告(反訴被告)佳誠公司收到被告(反訴原告)樂某公司2017年9月29日、2018年3月21日支付的76000元貨款后,僅于2018年1月25日開具了25666.67元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尚有54333.33元已收貨款至今未開具相應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其行為違反了法律規(guī)定,故被告(反訴原告)樂某公司要求原告(反訴被告)佳誠公司開具54333.33元已收貨款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的請求,本院予以支持。被告(反訴原告)樂某公司、宋某某要求原告(反訴被告)佳誠公司同時開具110212.55元未支付貨款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的請求,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原告(反訴被告)佳誠公司與被告(反訴原告)樂某公司、宋某某的主張超出部分,證據(jù)不足,故本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零九條、第一百五十九條、第二百六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六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二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反訴原告)樂陵市樂某棗制品有限公司與被告(反訴原告)宋某某互負連帶責任,于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給付原告(反訴被告)滄州佳誠塑業(yè)有限公司欠款110212.55元;二、原告(反訴被告)滄州佳誠塑業(yè)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應向被告(反訴原告)樂陵市樂某棗制品有限公司開具54333.33元已收貨款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三、駁回本訴原告滄州佳誠塑業(yè)有限公司、反訴原告樂陵市樂某棗制品有限公司、宋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本訴案件受理費1567元(已減半收取),案件申請費1320元,共計2887元,由被告(反訴原告)樂陵市樂某棗制品有限公司、宋某某負擔2245元,原告(反訴被告)滄州佳誠塑業(yè)有限公司負擔642元;反訴案件受理費900元,由被告(反訴原告)樂陵市樂某棗制品有限公司、宋某某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耿藝凱
書記員:孫潔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