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滄縣杜某回族鄉(xiāng)倪某某村民委員會
法定代表人楊俊義,系該村村主任。
委托代理人李強,河北銘鑒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時富海,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滄縣。
委托代理人牛某某,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滄縣,系時富海之妻。
被告牛某某,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滄縣。
被告張樹軍,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滄縣。
被告張永臣,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滄縣。
委托代理人張樹軍,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滄縣,系張永臣之子。
被告張玉峰,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滄縣。
被告張龍,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滄縣。
二被告委托代理人高紅,系張玉峰之妻,張龍之母。
被告張冰,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滄縣。
委托代理人徐麗華,系張冰之妻。
被告呂金來,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滄縣。
被告呂金剛,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滄縣。
原告滄縣杜某回族鄉(xiāng)倪某某村民委員會(以下簡稱倪某某委)訴被告時富海、牛某某、張永臣、張樹軍、張玉峰、張龍、張冰、呂金來、呂金剛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糾紛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合并審理。原告倪某某委法定代表人楊俊義及其委托代理人李強,被告時富海委托代理人及被告牛某某、被告張玉峰及張龍委托代理人高紅、被告張冰委托代理人徐麗華、被告呂金來、被告呂金剛均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被告時富海、牛某某、張永臣、張樹軍系滄縣杜某回族鄉(xiāng)倪某某村民。2007年10月14日,原告方法定代表人張桂華與被告時富海簽訂土地承包合同書一份,明確載明:“一、承包面積及方位:原大化農場面積13.7畝。二、承包金額:每年每畝150元,一次交清6165元。四、承包期限:三年,自2007年10月15日至2010年10月15日止。十、本合同到期,乙方必須在15日前,將所承包土地上的附著物清理完畢,交付甲方”。合同簽訂后原告方由原告方法定代表人張桂華簽字并加蓋村委會公章予以確認,被告方由牛某某簽字確認。庭審中被告張永臣、張樹軍方認可與被告方時富海、牛某某分別共同耕種涉案土地。被告時富海、牛某某方耕種涉案土地的四至為東至張冰家耕地、西至道、南至賴莊子村耕地、北至張玉峰家耕地。被告張永臣、張樹軍方耕種涉案土地的四至為東至大化廠房、西至賴莊子村耕地、南至張冰家耕地、北至張永臣、張樹軍家責任田。
被告張玉峰、張龍、張冰系滄縣杜某回族鄉(xiāng)倪某某村民。2007年10月15日,原告方法定代表人張桂華與被告張玉峰簽訂土地承包合同書一份,明確載明:“一、承包面積及方位:原大化農場面積13.8畝。二、承包金額:每年每畝150元,一次交清6200元。四、承包期限:三年,自2007年10月15日至2010年10月15日止。十、本合同到期,乙方必須在15日前,將所承包土地上的附著物清理完畢,交付甲方”。合同簽訂后原告方由原告方法定代表人張桂華簽字并加蓋村委會公章予以確認,被告方由張龍簽字確認。庭審中被告張冰方認可與被告張玉峰、張龍方分別共同耕種涉案土地。被告張玉峰、張龍方耕種涉案土地的四至為東至道、西至時富海家耕地、南至賴莊子村耕地、北至張樹軍家耕地。被告張冰方耕種涉案土地的四至為東至廠房、西至道、南至時富海家耕地、北至張樹軍家耕地。
被告呂金來系滄縣杜某回族鄉(xiāng)倪某某村民。2009年3月25日,原告與被告呂金來簽訂協議書一份,約定由呂金來耕種三畝承包地,且明確約定“為了清除前三戶在承包期內種楊樹,部分地段又取過土,造成地面高低不平、樹根樹墩遍地,需要平整清理,村委班子決議在2010年10月15日前不收取承包費”協議書由原告方工作人員楊云鵬簽字且加蓋公章予以確認。庭審中,被告呂金來不認可其簽名的真實性,但未向本院提出書面鑒定意見,亦認可實際耕種涉案土地的事實。涉案土地的四至為東至張樹名家耕地、西至高速公路、南至呂建新家耕地、北至王秀江家耕地。
被告呂金剛系滄縣杜某回族鄉(xiāng)倪某某村民。2007年10月14日,原告方法定代表人張桂華與被告呂金剛簽訂土地承包合同書一份,明確載明:“一、承包面積及方位:原大化農場面積8畝。二、承包金額:每年每畝100元,一次交清2400元。四、承包期限:三年,自2007年10月15日至2010年10月14日止.此款抵頂法院判決原農場地青苗地。十、本合同到期,乙方必須在15日前,將所承包土地上的附著物清理完畢,交付甲方”。合同簽訂后原告方由原告方法定代表人張桂華簽字并加蓋村委會公章予以確認,被告方由呂金剛簽字確認。被告呂金剛方耕種涉案土地的四至為東至楊俊毅坑、西至廠房、南至道、北至時富海家和趙衛(wèi)星家耕地。
本院認為,依法成立的合同應予以保護,且對合同雙方當事人均有同等的法律約束力,雙方當事人均應按照合同的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的權利和義務。在本案中,原告你橋村委與各被告簽訂的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是雙方當事人出于自愿且協商一致的情況下簽訂,合同形式合法,內容真實,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應屬有效合同,原告倪某某委與各被告均應按合同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的權利和義務。另,被告張永臣、張樹軍、張冰雖未與原告之間簽訂書面土地承包合同,但庭審中均認可實際耕種涉案土地多年,故應認定與原告間形成事實合同關系,且其各自耕種的土地部分均系自原承包合同當事人時富海、張玉峰方流轉而來,故其應受原土地承包合同內容約束。
庭審中被告時富海、牛某某、張永臣、張樹軍方均辯稱因原告方的不當行為導致其權益受損,且原告方曾承諾其免于繳納承包費,但均未向本院提交證據予以證實,且原告方對此予以否認,故對相應抗辯理由,本院均不予采信。
被告張玉峰、張龍、張冰方辯稱已實際繳納部分承包費,因原告方的不當行為故未全額繳納,但未向本院提交相應證據予以證實,且原告方對此予以否認,故對相應抗辯理由,本院不予采信。
依據原告方提交的與被告呂金來方簽訂的協議書顯示,因呂金來承包的土地存在土地不平整等問題,“村委班子決議在2010年10月15日前不收取承包費”,故原告要求被告呂金來支付承包期的土地承包費的主張沒有事實以及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依據原告方提交的與被告呂金剛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書顯示“此款抵頂法院判決原農場地青苗地”,且被告方提交民事判決書一份與該項約定相互印證,故原告方要求被告呂金剛支付承包期內土地承包費的主張無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原告方主張各被告應按市場價格每年300元/畝支付土地承包合同到期后至今的土地承包費,但未向本院提交證據證實雙方就承包合同到期后的土地承包價格進行過協商,亦未提交證據證實以該價格發(fā)包土地的合理性,故對相應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原告方主張解除與各被告之間的土地承包合同,本院認為,各被告未及時足額繳納承包費系本案發(fā)生的直接原因,且雙方簽訂的承包合同書中明確約定合同到期后應將地上附著物清理后將土地交還村委會,現各承包合同均已屆滿,原告方要求解除承包合同,于法有據,本院依法予以支持。本案經調解無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條、第四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原告杜某回族鄉(xiāng)倪某某村委會與被告時富海、牛某某、張永臣、張樹軍、張玉峰、張龍、張冰、呂金來、呂金剛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
二、被告時富海、牛某某、張永臣、張樹軍、張玉峰、張龍、張冰、呂金來、呂金剛于2016年12月30日前自行清除地上附著物后將承包地返還原告杜某回族鄉(xiāng)倪某某村委會;
三、被告時富海、牛某某、張永臣、張樹軍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支付原告杜某回族鄉(xiāng)倪某某村委會拖欠承包費共計6165元;
四、被告張玉峰、張龍、張冰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支付原告杜某回族鄉(xiāng)倪某某村委會拖欠承包費共計6200元;
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未按本判決規(guī)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的義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應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00元,由被告時富海、牛某某、張永臣、張樹軍承擔50元,由被告張玉峰、張龍、張冰承擔50元,由被告呂金來承擔50元,由被告呂金剛承擔5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交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周寶康 代理審判員 薛紅偉 人民陪審員 常景志
書記員:張梁云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