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某某
朱某甲
朱某乙
劉鐵樂(河北秦鏡律師事務所)
朱某丙
李某
楊建華(河北楊建華律師事務所)
楊殿勇(河北楊建華律師事務所)
原告沈某某,經(jīng)商。
原告朱某甲,學生。系沈某某之子。
原告朱某乙,學生。系沈某某之子。
朱某甲、朱某乙的法定代理人沈某某,女,系朱某甲、朱某乙之母。
委托代理人劉鐵樂,河北秦鏡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朱某丙,農(nóng)民。
被告李某,農(nóng)民。系朱某丙的妻子。
二
被告
委托代理人楊建華,河北楊建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二
被告
委托代理人楊殿勇,河北楊建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沈某某、朱某甲、朱某乙訴被告朱某丙、李某為繼承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三原告的委托代理人劉鐵樂、被告朱某丙及二被告的委托代理人楊建華、楊殿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原告沈某某與朱向輝于××××年登記結婚。婚后生有兩個兒子朱某甲、朱某乙。被告朱某丙、李某系朱向輝的父母。原告與朱向輝婚后一直做皮毛生意,經(jīng)過十幾年的不懈堅持和艱辛努力,夫妻雙方取得了一點令人羨慕的成果。在2012年2月朱向輝因突發(fā)疾病去世。原被告均沉浸在失去親人的痛苦之中。沒有談及遺產(chǎn)繼承問題,現(xiàn)在雙方的心情逐漸從痛失親人的悲痛中平靜下來,應該協(xié)商遺產(chǎn)繼承問題,卻難以溝通。朱向輝生前與原告沈某某擁有一家皮毛制品公司,對于朱向輝在公司的份額,原被告雙方可依法分割繼承;公司的臨街門面房的房租一直由被告收取,作為公司收益,也應依法分割;朱向輝在生前有一些遺留債務,對此也應依法由繼承人在繼承遺產(chǎn)范圍內(nèi)償還。請求法院1、依法判決三原告對朱向輝生前在公司的份額的五分之三由三原告繼承。2、要求被告返還公司的臨街門面房的房租170000元中三原告應分得其中的二十五分之二十一,即為142800元。3、要求被告償還朱向輝生前的債務860000元中的五分之二即為344000元。
被告辯稱,一、原告未提供證明案件事實的基本證據(jù),被告不清楚原告所提出的訴訟請求的依據(jù)是什么,造成被告無法進行與訴求有關的事實方面的答辯。
被告及律師只看到原告提交的沈某某的身份證復印件及朱某甲及朱某乙的戶口本復印件,并未看到其提交的其他證據(jù),且在立案時填寫的提交證據(jù)目錄上,也只是顯示這些,明顯不符合民訴法119、120、121條之要求提供基本證據(jù)的規(guī)定。二、原告不適格,應予駁回。依據(jù)原告提出的第二項訴訟請求,要求被告返還公司的臨街門面房的房租170000元中的三原告應分得其中的二十五分之二十一,即為142800元。首先被告不明白原告所指的公司是哪個公司。其次,原告混淆了公司與股東的權利,原告要求將財產(chǎn)返還給個人,明顯侵犯了公司的權利及可能存在的債權人的利益,因此,原告是不適格的。三、原告要求被告承擔朱向輝的生前債務,也不屬于被告應予承擔的范圍。首先,原告并未提交任何債務存在的證據(jù),被告不知道債務為何?其次,原告稱為生前債務,那么該債務是公司債務還是個人債務,原告未提交任何證據(jù),被告不清楚。如果是公司債務,那么應由公司資產(chǎn)承擔。如果是個人債務,那么應由朱向輝的生前財產(chǎn)份額承擔,而且也只有在繼承范圍內(nèi)承擔。
綜上,原告應提供證據(jù)證明案件事實,而且原告不是適格主體,應駁回部分主張。
本院認為,本案被繼承人朱向輝已死亡,原被告均未提交證據(jù)證實朱向輝留有遺囑及遺贈撫養(yǎng)協(xié)議,因此,對于朱向輝的遺產(chǎn),應當按照法定繼承處理。本案的雙方當事人均為朱向輝的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有權依法繼承朱向輝的遺產(chǎn)。朱向輝在肅寧縣新盟裘革制品服裝有限公司的股東資格出資額應當均等分割;原告主張的肅寧縣新盟裘革制品服裝有限公司的臨街門面房的房租在本案中不予處理,原告要求分割房租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原被告在繼承遺產(chǎn)的同時對于朱向輝的個人債務應在繼承遺產(chǎn)的范圍內(nèi)予以償還,原告沈某某已經(jīng)償還的部分,二被告應在繼承遺產(chǎn)的范圍內(nèi)按每人五分之一的比例給付原告沈某某。原告提交的(2012)肅民初字第600號民事判決書及石磊打的收到條證實原告沈某某已還石磊21萬元,這21萬元的一半屬于朱向輝的個人債務。原告主張的已償還的其他債務證據(jù)不足,本院不予認定。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五條 ?、第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七十六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1、肅寧縣新盟裘革制品服裝有限公司股東朱向輝的股東資格由沈某某、朱某甲、朱某乙、朱某丙、李某繼承,沈某某名下的出資額為人民幣34萬元,其出資比例占注冊資本的64%;朱某甲、朱某乙、朱某丙、李某名下的出資額各為人民幣4萬元,其出資比例各占注冊資本的8%。
2、被告朱某丙在繼承遺產(chǎn)的范圍內(nèi)給付原告沈某某已償還朱向輝債務的五分之一為21000元。
3、被告李某在繼承遺產(chǎn)的范圍內(nèi)給付原告沈某某已償還朱向輝債務的五分之一為21000元。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4、駁回原告的其它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8680元由原告沈某某承擔5846元、被告朱某丙、李某承擔2834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本案被繼承人朱向輝已死亡,原被告均未提交證據(jù)證實朱向輝留有遺囑及遺贈撫養(yǎng)協(xié)議,因此,對于朱向輝的遺產(chǎn),應當按照法定繼承處理。本案的雙方當事人均為朱向輝的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有權依法繼承朱向輝的遺產(chǎn)。朱向輝在肅寧縣新盟裘革制品服裝有限公司的股東資格出資額應當均等分割;原告主張的肅寧縣新盟裘革制品服裝有限公司的臨街門面房的房租在本案中不予處理,原告要求分割房租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原被告在繼承遺產(chǎn)的同時對于朱向輝的個人債務應在繼承遺產(chǎn)的范圍內(nèi)予以償還,原告沈某某已經(jīng)償還的部分,二被告應在繼承遺產(chǎn)的范圍內(nèi)按每人五分之一的比例給付原告沈某某。原告提交的(2012)肅民初字第600號民事判決書及石磊打的收到條證實原告沈某某已還石磊21萬元,這21萬元的一半屬于朱向輝的個人債務。原告主張的已償還的其他債務證據(jù)不足,本院不予認定。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五條 ?、第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七十六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1、肅寧縣新盟裘革制品服裝有限公司股東朱向輝的股東資格由沈某某、朱某甲、朱某乙、朱某丙、李某繼承,沈某某名下的出資額為人民幣34萬元,其出資比例占注冊資本的64%;朱某甲、朱某乙、朱某丙、李某名下的出資額各為人民幣4萬元,其出資比例各占注冊資本的8%。
2、被告朱某丙在繼承遺產(chǎn)的范圍內(nèi)給付原告沈某某已償還朱向輝債務的五分之一為21000元。
3、被告李某在繼承遺產(chǎn)的范圍內(nèi)給付原告沈某某已償還朱向輝債務的五分之一為21000元。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4、駁回原告的其它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8680元由原告沈某某承擔5846元、被告朱某丙、李某承擔2834元。
審判長:李紅芳
審判員:周新苓
審判員:劉艷寧
書記員:蔣鳳穩(wěn)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