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沈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黃浦區(qū)。
原告:宗式嶽,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兩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忻浩,上海予湛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宗巍,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被告:陸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原告沈某某、宗式嶽與被告宗巍、陸某某確認合同無效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3月1日立案。
原告沈某某、宗式嶽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確認兩被告于2016年4月17日簽訂的《上海市房地產(chǎn)買賣合同》無效;2、將上海市靜安區(qū)共和新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以下簡稱系爭房屋)恢復登記。事實與理由:兩原告系夫妻,被告宗巍系兩原告之子。系爭房屋為兩原告出資購買,2002年12月13日取得房屋產(chǎn)權證書,該房產(chǎn)權利人登記為兩原告及被告宗巍共同共有。2018年3月,兩原告發(fā)現(xiàn)系爭房屋產(chǎn)權變更為被告陸某某,遂詢問被告宗巍才得知:2016年4月,被告宗巍因經(jīng)營需要資金,經(jīng)人介紹認識了被告陸某某,由被告宗巍代理兩原告與被告簽訂虛假的房屋買賣合同,2016年4月27日,系爭房屋過戶到被告陸某某名下。因系爭房屋屬于兩原告及被告共同共有,被告在兩原告不知情的情況下,通過找人冒充兩原告的方式向山西省朔州市明達公證處申請辦理了虛假的房屋所有權轉讓的委托公證。兩原告遂與山西省朔州市明達公證處取得聯(lián)系,該公證處回復:因委托書上的簽名并非委托人本人所寫,屬他人冒充申請人所為,欺騙公證員騙取公證書。根據(jù)有關法律規(guī)定,該公證處已于2017年6月15日撤銷了上述委托公證書。
綜上,兩原告沒有委托被告宗巍進行房屋所有權轉讓的事實和意思表示,且兩被告簽訂的《上海市房地產(chǎn)買賣合同》毫不知情。兩被告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所依據(jù)的委托公證書系假冒兩原告所為,且已被撤銷,該房屋買賣合同應屬無效。故原告為維護自身權益,故訴至法院,望判如所請。
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本案兩被告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所依據(jù)的委托公證書系假冒兩原告所為,且系爭房屋目前登記在被告陸某某名下,所涉事實有犯罪嫌疑,需要移交公安機關進行進一步偵查,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人民法院作為經(jīng)濟糾紛受理的案件,經(jīng)審理認為不屬經(jīng)濟糾紛案件而有經(jīng)濟犯罪嫌疑的,應當裁定駁回起訴,將有關材料移送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四)項、第一百五十四條第一款第(三)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零八條第三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審理經(jīng)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jīng)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一條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原告沈某某、宗式嶽的起訴。
如不服本裁定,可以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卓蕾蕾
書記員:魯佩侃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