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沈某某(系死者沈坤父親),1949月2月21日出生,漢族,住湘鄉(xiāng)市。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婧(未到庭),系湖南仁本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委托訴訟代理人:史文生,系湖南仁本律師事務所律師。一般代理。原告:李某某(系死者沈坤母親),1951月5月16日出生,漢族,住湘鄉(xiāng)市。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婧(未到庭),系湖南仁本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委托訴訟代理人:史文生,系湖南仁本律師事務所律師。一般代理。原告:李某(系死者沈坤配偶),1976月12月28日出生,漢族,住湘鄉(xiāng)市。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婧(未到庭),系湖南仁本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委托訴訟代理人:史文生,系湖南仁本律師事務所律師。一般代理。原告:沈丹妮(系死者沈坤女兒),2004月3月24日出生,漢族,住湘鄉(xiāng)市。法定代理人:李某(系李沈婷之母),1976月12月28日出生,漢族,住湘鄉(xiāng)市虞唐鎮(zhèn)黃里村第八村民組。公民身份號碼4303221976********。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婧(未到庭),系湖南仁本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委托訴訟代理人:史文生,系湖南仁本律師事務所律師。一般代理。原告:李沈婷(系死者沈坤女兒),2013月2月21日出生,漢族,住湘鄉(xiāng)市。法定代理人:李某(系李沈婷之母),1976月12月28日出生,漢族,住湘鄉(xiāng)市虞唐鎮(zhèn)黃里村第八村民組,公民身份號碼:4303221976********。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婧(未到庭),系湖南仁本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委托訴訟代理人:史文生,系湖南仁本律師事務所律師。一般代理。被告:北京京邦達貿易有限公司武漢漢陽分公司,住武漢市漢陽區(qū)七里廟小區(qū)407棟4單元1-2。法定代表人:廖曉艷,系該公司董事長。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坤,系該公司員工。特別授權。
原告沈某某、李某某、李某、沈丹妮、李沈婷共同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決被告參照工傷保險待遇賠付原告一次性工亡補助金727920元、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273422.16元、喪葬補助金30078元,共計1031420.16元。事實與理由:沈坤生前為被告職工,負責京東集團在湖南范圍內的貨品配送工作,擔任湘鄉(xiāng)站站長。2016年11月18日晚,京東公司雙十一大促之后,沈坤到湘潭參加公司團建聚餐活動,與湘潭地區(qū)站長一同總結雙十一工作經驗,活動后在返回途中發(fā)生交通事故當場死亡。事故發(fā)生后,被告為沈坤申請工傷認定,但因團建活動非公司組織而未被認定為工傷。但是,根據(jù)被告的《團建費管理制度》規(guī)定及其企業(yè)文化,被告設置了團建活動經費,支持并鼓勵配送員自行組織團建活動。事故發(fā)生后,參加了此次團建活動人員的團建費用已由被告報銷。沈坤因參加被告鼓勵的團建活動并遭受交通事故不幸身亡,被告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請求法院支持原告全部訴訟請求。被告京邦達漢陽分公司辯稱:公司確實有團建制度,也認可員工自行組建團建活動的形式,但沈坤在2016年11月18日晚參加的是同事間的私人聚餐,并非團建活動。事故發(fā)生后,當晚一同就餐的同事為幫沈坤獲得工傷認定作出了關于團建活動的虛假陳述,被告據(jù)此向湘潭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提出了沈坤的工傷認定申請,該委經調查確認沈坤不構成工傷,決定不予認定或視同工傷。隨后被告提起了行政復議,并由沈坤家屬聘請的代理律師草擬了《行政復議申請書》,但湘潭市人民政府經調查維持了湘潭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作出的《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該行政復議決定已發(fā)生法律效力。故沈坤參加的聚會是同事召集的私人聚餐活動,相關費用被告并未報銷,沈坤的死亡并非工亡,原告要求被告承擔工亡責任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請求予以全部駁回。本院認定的事實如下:沈坤生前系被告職工,負責京東集團在湖南范圍內的貨品配送工作,并擔任湘鄉(xiāng)站站長一職,雙方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被告已為沈坤依法繳納了社會保險。2016年11月18日晚,沈坤應同事官浩(系京東集團湘潭站站長)的邀請到湘潭參加聚餐,聚餐費用由官浩個人負責買單,未向被告申請報銷。聚餐結束后,沈坤駕駛湘C×××××號小型面包車從湘潭返回湘鄉(xiāng)市,行至320國道1222公里地段,與他人駕駛的渝B×××××號重型自卸貨車相撞,沈坤當場死亡。2016年11月30日,湘鄉(xiāng)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出具湘公交認字(2016)第00120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沈坤負此次事故同等責任。2016年12月16日,被告向湘潭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提交了沈坤的工傷認定申請,該局對官浩等當晚一同聚餐人員進行了調查詢問,認為沈坤是“在下班時間參加由同事私人召集的聚餐,在返回途中發(fā)生交通事故”,于2017年2月28日出具了潭工傷認字(2017)0177號《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被告對此不服,向湘潭市人民政府提起了行政復議申請。湘潭市人民政府經審查認為,“…對參與就餐人員及上級管理人員進行調查核實可以證實,聚餐為官浩自發(fā)召集,京東湘潭地區(qū)范圍內配送人員下班后自愿參與,由官浩個人買單,該筆費用在工傷認定程序中申請人未予報銷,并非是由申請人組織的與工作有關的活動,也不是事先經申請人批準或授權組織的活動。…”,據(jù)此于2017年8月8日出具了潭復決字(2017)第4號《行政復議決定書》,維持了湘潭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作出的潭工傷認字(2017)0177號《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并告知了申請人(被告)和第三人(原告李某)如不服該決定,可自接到該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依法向湘潭市岳塘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原告李某和被告在收到該復議決定書后均未提起行政訴訟,潭復決字(2017)第4號《行政復議決定書》現(xiàn)已發(fā)生法律效力。2017年12月20日,五原告向武漢市漢陽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遞交了仲裁申請書,請求裁令被告參照工傷保險待遇賠付其工亡補助金、喪葬補助金和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共計969726.61元,該委于2017年12月26日向原告出具了陽勞人仲不字(2018)第5號《不予受理通知書》,以原告的仲裁請求缺乏事實依據(jù)和不屬于勞動仲裁受理范圍為由決定不予受理。原告不服訴至來院。另查明:原告沈某某系沈坤之父,原告李某某系沈坤之母。原告李某系沈坤之妻,二人婚后生育女兒沈丹妮和女兒李沈婷。還查明:原告依據(jù)(2017)湘0381民初510號《民事判決書》獲得沈坤交通事故死亡的賠償款共計567662.25元。被告在進行工傷認定前已支付了原告100000元。上述事實,有原、被告的陳述、原告提交的陽勞人仲不字(2018)第5號《不予受理通知書》、湘公交認字(2016)第00120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潭工傷認字(2017)0177號《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潭復決字(2017)第4號《行政復議決定書》、戶口簿、結婚證、親屬關系證明等證據(jù)在案為證,足以認定。
原告沈某某、李某某、李某、沈丹妮、李沈婷訴被告北京京邦達貿易有限公司武漢漢陽分公司(以下簡稱京邦達漢陽分公司)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月17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柯亞蘭適用簡易程序于2018年4月1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沈某某、李某某、李某、沈丹妮、李沈婷及其共同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史文生、被告京邦達漢陽分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坤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當事人就自己的主張應當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原告提交的證據(jù)均證明沈坤未被認定或者視同工傷,而工傷認定是勞動者主張工傷保險待遇的前提條件,故原告要求享受工亡保險待遇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原告主張因被告的團建制度鼓勵員工自發(fā)組織活動是導致未被認定或者視同工傷的原因,但根據(jù)潭復決字(2017)第4號《行政復議決定書》確認的事實和意見,沈坤參加的是不具有工作內容的私人聚餐并非公司團建活動,可見被告的團建活動制度本身并非導致沈坤未被認定或者視同工傷的原因,原告的上述主張本院不予采信。即使原告認為沈坤屬于工亡,因被告在沈坤生前已依法為其繳納了社會保險,依照法律規(guī)定,其工亡保險待遇也是由社保經辦機構按照國家規(guī)定從社會保險基金中支付,原告應當向相關社保經辦機構提出申請,其要求被告直接向其支付工亡保險待遇缺乏法律依據(jù)。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四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沈某某、李某某、李某、沈丹妮、李沈婷的全部訴訟請求。本案訴訟費10元減半收取5元免于繳納。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柯亞蘭
書記員:吳永娟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