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沈某,住天津市薊州區(qū)。委托代理人:劉宏伯,天津市薊州區(qū)148專線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被告:高某,住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委托代理人:張占群,河北張占群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沈某與被告高某離婚后財產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月4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于2018年5月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沈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劉宏伯、被告高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張占群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原告沈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坐落于興隆縣大有開發(fā)區(qū)大有家園XX樓房歸被告高某所有,由被申請人給付申請人樓房折價款(除去房貸)280,000.00元整。2.訴訟費用及鑒定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我與被告網上相識并確定戀愛關系,于2012年4月同居生活,于××××年××月××日領取結婚證,后因感情不和,于2016年8月14日經法院判決離婚。根據(jù)該判決書認定:“原、被告的夫妻共同財產有位于興隆縣大有家園XX樓房一套?!币螂p方對該樓房價值協(xié)商不一致,也未提出評估申請,法院判決該樓房另案處理?,F(xiàn)雙方對該樓房價值仍存在嚴重分歧,請求依法判決。被告高某辯稱,原告認為整個樓房為夫妻共同財產沒有法律依據(jù)。興隆縣法院生效的判決中并沒有對樓房的性質作出規(guī)定。原、被告登記結婚后并實際共同生活期間所償還的按揭貸款,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依法進行分割。但是原告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存在重大過錯,依法應當不分或少分夫妻共同財產。鑒定費為原告為支持自己訴訟請求所申請,應當由申請人自行承擔。綜上所述,應當依法駁回原告訴訟請求。原告沈某為支持其訴訟請求,提交如下證據(jù):1號證,興隆縣法院(2016)冀0822民初1460號民事判決書一份。證明樓房購買時間。2號證,個體工商戶營業(yè)執(zhí)照和稅務登記證復印件各一份。證明原告經營果蔬店以及收入情況。3號證,資產評估報告和繳費單據(jù)。證明爭議房屋的價值。被告高某對原告沈某提交的證據(jù)發(fā)表如下質證意見:對1號證沒有異議,但被告在××××年××月××日即交付定金5萬元,雙方登記結婚的時間是××××年××月××日。在××××年××月××日簽訂購房合同時應付首付款13萬元,所交定金轉為首付款,即首付款13萬中包括定金5萬元,該款是被告?zhèn)€人出的。對2號證有異議,原告只領取了營業(yè)執(zhí)照,但是沒有實際經營。對3號證的真實性沒有異議,對評估結論及原告的證明目的有異議。第一,這份結論缺乏客觀公正性,評估基準日的條件發(fā)生了重要變化,將該小區(qū)與天佑醫(yī)院毗鄰為重要依據(jù),但是該醫(yī)院已經在2017年搬遷。第二,這份評估報告忽略了爭議房屋沒有任何手續(xù)這一重要特點,單純假設該樓房一切手續(xù)齊全。證明報告明確寫明“經原告沈某和興隆縣法院委托”,不能以被告配合工作就認為被告承認該房屋為共同財產。關于評估費9000元,這項支出是原告為了達到自己獲得相應財產的目的而支出的費用,應當由原告自行承擔。被告高某為支持其抗辯主張,提交如下證據(jù):1號證,興隆縣法院判決書一份。證明樓房首付款13萬,××××年××月××日被告給付定金5萬,其余8萬是被告向其親屬所借。2號證,交付樓房定金的復印件和購房合同復印件。證明樓房首付款都是被告所出。3號證,興隆縣法院(2015)興民初字第1196號判決書一份。證明原、被告于2014年3、4月份因感情不和而分居。4號證,償還銀行貸款明細表。證明償還貸款人是高某以及剩余貸款的情況。5號證,(2017)冀0822民申3號裁定書和受理通知書。證明高某對兩份判決書進行過再審申請。6號證,天津市寶坻區(qū)人民法院(2016)津0115刑初174號刑事判決書。證明原告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存在重大過錯,依法應當少分或者不分夫妻共同財產。補充證據(jù),截止到2018年4月償還貸款明細表一份。證明至2018年4月份剩余貸款的數(shù)額。原告沈某對被告高某提交的證據(jù)發(fā)表如下質證意見:對1號證的證明目的不認可,認為13萬首付款是在原、被告登記結婚后交付的。對2、3號證據(jù)沒有異議。對4號證真實性沒有異議,對證明目的不認可。截止2016年7月24日前,訴爭房產償還的貸款均系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償還,體現(xiàn)不出由被告的父母進行出資。以被告名義購買的房屋,所有手續(xù)均由被告進行履行,對于被告陳述的還剩的貸款金額應由被告提供證據(jù)。被告說原告離家出走的事實,以往的法院判決書中均沒有認可,因此原告不予認可,這也與本案無關。對5號證的真實性沒有異議,對證明目的不認可,該裁定并沒有否認訴爭房產不是夫妻共同財產,在審理過程中,原、被告委托興隆縣法院對該房屋進行評估,評估結果載明均是自愿買方和自愿賣方委托專業(yè)鑒定機構進行鑒定,如果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被告不可能配合進行評估。對6號證的真實性沒有異議,認為該份證據(jù)與本案無關,與如何分割訴爭房產沒有關聯(lián)性,在該刑事犯罪成立前,原、被告夫妻關系已經無和好可能,在這之前原告也主張過離婚的請求,該組證據(jù)不能作為原告不應分割財產的證據(jù)。對補充證據(jù)真實性沒有異議。經庭審質證,原告提交的1、3號證據(jù)能夠證明樓房購買時間、交付款項情況及樓房現(xiàn)有價值,予以認可。原告提交的2號證據(jù)系營業(yè)執(zhí)照副本,被告稱原告領取營業(yè)執(zhí)照后并未實際營業(yè),該執(zhí)照副本不能證明原告的收入情況,達不到原告的證明目的,不予采信。被告提交的1-2號證,能夠證明樓房購買時間及交付款項情況,予以采信;原告對被告提交的3、4號證據(jù)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予以采信;被告提交的5號證與本案無關,不予采信;被告提交的6號證系天津市寶坻區(qū)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書,能夠證明原告沈某在與被告高某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隱瞞已婚事實以與他人處對象為名進行詐騙而被天津市寶坻區(qū)人民法院判處刑罰并處罰金的事實,予以采信;被告提交的補充證據(jù),能夠證明截止到2018年4月剩余貸款的數(shù)額,予以采信。經審理查明,原告沈某與被告高某通過網絡聊天相識并確定戀愛關系,于××××年××月××日登記結婚。2014年4月原告沈某以雙方感情不和為由回娘家居住,原、被告自此分居并各自經濟獨立。原告沈某于2015年4月1日向本院提起離婚訴訟,要求與被告高某離婚。本院經審理認為雙方感情并未破裂,以(2015)興民初字第1196號民事判決書判決不準許原、被告離婚。2016年4月28日原告沈某再次向本院提起離婚訴訟,本院經審理于2016年10月24日作出(2016)冀0822民初1460號民事判決,判決原告沈某與被告高某離婚。因原、被告未能對夫妻共同財產即位于興隆縣××大××家園××樓××單元××室樓房的價值協(xié)商一致,且原告亦未能在案件審理期間提出房屋價值評估的申請,興隆縣法院在離婚判決中對該樓房的分割未作處理?,F(xiàn)原告沈某要求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位于興隆縣××大××家園××樓××單元××室樓房一套訴至本院。該樓房系被告高某于××××年××月××日向興隆縣天慶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交付定金50,000.00元預訂。2013年9月13日被告高某與興隆縣天慶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以按揭方式購買位于興隆縣××大××家園××樓××單元××室樓房一套,并于當日交付首付款130,000.00元,其中包括被告高某于××××年××月××日交付的定金50,000.00元。為購買該樓房以被告高某為借款人于2013年10月28日在中國工商銀行借按揭貸款290,000.00元。截止到2018年4月28日,已還本金38,374.21元、利息76,124.74元,貸款余額251,625.79元。其中,2013年10月28日至2014年4月28日,原、被告共同生活期間償還本金3,307.18元、利息10,394.96元,原、被告共同償還貸款本息共計13,702.14元。2014年5月28日至今,一直由被告高某償還貸款本金及利息。原告沈某于2017年1月4日向本院申請對涉案樓房的價值進行評估,本院依法委托承德坤元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對該樓房的價值進行評估,評估結論為:在評估基準日,位于興隆縣××大××家園××樓××單元××室樓房的評估價值為821,445.00元,單價每平方米6,900.00元。涉案樓房至今未取得《房屋所有權證》。另查明,原、被告在離婚訴訟過程中,原告對被告提交的為購買爭議樓房繳納的各項其他費用共計17,213.50元無異議。本院認為,位于興隆縣××大××家園××樓××單元××室的樓房是原、被告于婚后購買,系夫妻共同財產,但該樓房系按揭購買,原、被告共同交付首付款130,000.00元,原告沈某在2013年10月28日至2014年4月28日與被告共同償還貸款本息13,702.14元,2014年5月至今的貸款均由被告高某獨自償還,該房屋備案登記在被告高某名下且現(xiàn)由被告高某居住使用,綜合考慮,該樓房歸被告高某所有為宜,雙方為購買該樓房交付的首付款、共同償還的貸款本息及房屋增值部分,應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該樓房成本為首付款130,000.00元+已支付貸款本息114,498.95元+未還貸款251,625.79元+其他費用17,213.50元,共計513,338.24元,該樓房現(xiàn)值821,445.00元,增值率=現(xiàn)值821,445.00元÷成本513,338.24元=1.6,原、被告各應分得共同財產折價款為共同支付款130000.00元+13702.14元×增值率1.6÷2,即原、被告平均分得114,961.71元。原告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折價款280,000.00元,無法律及證據(jù)支持。綜上所述,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十八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坐落于興隆縣興隆鎮(zhèn)大有家園xx樓房一套歸被告高某所有,該房屋的剩余貸款由被告高某自行償還。被告高某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原告沈某房屋折價款114,961.71元。二、駁回原告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2,300.00元,鑒定費9,000.00元,共計11,300.00元,原告沈某負擔9,000.00元,被告高某負擔2,300.00元。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