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梁某某。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汪某某。
委托代理人成曉鵬,河北林平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梁某某因名譽權糾紛一案,不服石家莊市長安區(qū)人民法院(2016)冀0102民初103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查明,2014年5月27日,被告梁某某主訴腦外傷后左耳耳鳴兩個月到石家莊市第一醫(yī)院耳鼻喉科就診,原告汪某某接診。經過檢查后原告發(fā)現被告外耳有血塊,若不取出將可能造成感染,經被告同意后在被告配合下取出血塊。后被告認為原告的行為給其造成了鼓膜穿孔傷害,多次給原告夫妻及醫(yī)院打電話、發(fā)短信,給原告生活造成了困擾,致使原告無法正常工作。原告曾于2015年11月13日以名譽權糾紛為由向本院起訴被告,要求被告停止侵權,賠禮道歉,并要求被告支付精神撫慰金1元,后稱因被告打電話向原告保證不再騷擾原告,原告于2016年1月19日撤回起訴。2016年春節(jié)前夕,被告繼續(xù)給原告打電話,原告無奈之下又訴至本院。
原告稱,神經性耳鳴不可能是外耳造成的,其不可能弄傷原告的中耳及鼓膜,被告聽力不好和耳鳴是內耳的原因。在接診被告后,原告給被告拍了鼓膜穿孔的照片以及愈合的照片,如果被告認為原告的行為給被告造成了傷害,可以采取正常的途徑維權,且原告已經將相關材料備齊。原告對其主張?zhí)峤唬鹤C據一門診病歷,證明原告給被告看病的過程以及被告鼓膜愈合的過程;證據二醫(y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載明“。七、分析意見根據醫(yī)患雙方提供的材料、陳述及現場調查,專家鑒定組經充分討論,分析如下:(一)患者梁某某,男,41歲,主因“左耳外傷伴耳鳴2月”于2014年5月27日就診于石家莊市第一醫(yī)院耳鼻喉科門診。醫(yī)方給予“電測聽、聲導抗、耳聲發(fā)射、耳纖維內鏡”等檢查,診斷為“1.左外傷性鼓膜穿孔;2.雙感音神經性聾”。治療中,給予取出外耳道陳舊性血痂。當時,患者出現疼痛,是治療的常見癥狀,未出現出血、耳鳴等鼓膜損傷癥狀。整個診療過程中,醫(yī)方的醫(yī)療行為符合耳部疾病的診療常規(guī)。(二)患者2014年5月27日就診當日耳纖維內鏡檢查顯示,左耳鼓膜穿孔邊緣圓鈍、增厚、無新鮮出血,非新發(fā)穿孔表現。2015年3月10日的耳纖維內鏡檢查顯示,患者左耳鼓膜已愈合。(三)醫(yī)方的醫(yī)療行為××患者所述耳鳴、耳聾的后果,醫(yī)療行為未違規(guī),故不構成醫(yī)療事故。八、結論綜上分析,根據《醫(y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條、第三十三條等,本例不屬于醫(yī)療事故。二0一五年六月二十三日”,證明原、被告之間不存在醫(yī)療糾紛,原告不存在醫(yī)療過失,不會造成被告耳鳴的后果;證據三被告的部分短信,“如果你兩口死了,我找你后代”、“你隨便,我奉陪”、“你丫問問醫(yī)院此時舒服嗎”、“我沒錢生活也沒錢起訴,你家要是能送我5萬,事情或許好辦一些”、“你家和醫(yī)院已經把我致殘,你們想推卸責任,那都是僥幸心理,我得不到應有的補償,我能放過這件事嗎?要是你家人被致殘了,你家能不追究?”,證明被告威脅原告,對原告造成了精神傷害;證據四拉條幅影像資料,證明被告給醫(yī)院拉條幅,到原告單位鬧事;××患者梁某某診療及事件處置情況的匯報,證明被告的行為給原告造成了困擾,使原告無法正常工作;證據六2014年5月27日、2015年3月10日的內窺鏡檢查報告單,證明被告鼓膜就診當日情況及生長愈合情況。被告梁某某質證稱,對門診病歷的真實性認可;對醫(y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的真實性不認可,該醫(yī)療事故技術鑒定有瑕疵,前后矛盾;對短信內容的真實性認可,是被告發(fā)給原告的;對影像資料的真實性認可;××患者梁某某診療及事件處置情況的匯報的真實性不認可,與事實不符;對被告2014年5月27日、2015年3月10日的內窺鏡檢查報告單的真實性不認可,與事實不符。
被告稱,其給原告打電話不是騷擾原告,而是正常溝通協商,正常的維權行為。原告說從其耳朵內掏出的是血塊,需要提供證據。醫(y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中鑒定人的身份沒有公開,存在瑕疵。原告曾于2016年1月19日撤訴,表明雙方之間的糾紛已經解決,原告撤訴后又起訴,屬于無理取鬧。其在2016年1月19日之前給原告打電話不存在威脅恐嚇的內容,不存在侵權行為。相反,在2016春節(jié)前一天原告對其進行了人身攻擊。被告對其主張未提交證據。
原審法院認為:公民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的名譽。公民名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侵害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本案中,被告對原告提交的短信記錄、視頻資料真實性予以認可,該證據能夠證實被告采取了給原告打電話、發(fā)短信、向醫(yī)院拉條幅等行為。被告雖稱其采取的是正常的維權行為,但其行為給原告造成了精神損害,致使原告無法正常生活和工作,故本院對原告要求被告停止侵害、賠禮道歉之主張予以支持。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guī)定,自然人因名譽權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以受理。結合原告提交的部分短信記錄、××患者梁某某診療及事件處置情況的匯報,本院酌情支持由被告給付原告精神損害撫慰金200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第一百二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八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被告梁某某立即停止侵權,并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向原告汪某某書面道歉。二、被告梁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向原告汪某某支付精神撫慰金200元。案件受理費300元減半收取150元,由被告梁某某負擔。
經審理查明,上訴人不予認可的短信復印件內容和影像記錄資料,是被上訴人原審作為證據3、證據4提交的證據。上訴人原審庭審中質證意見,“被告的部分短信,真實性認可,是我發(fā)給原告的;給醫(yī)院拉條幅的影像記錄,庭下閱看質證”。上訴人庭后對影像資料閱看后,對于該份影像資料的真實性無異議。其他事實與原審查明基本一致。
本院認為,上訴人原審已對短信復印件內容和影像記錄資料的真實性認可,原審以該證據可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并無不當,依據誠實信用原則,現上訴人否認該證據的真實性,不予支持。《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一十四條第一款規(guī)定,“原告撤訴或者人民按撤訴處理后,原告以同一訴訟請求再次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由此,被上訴人于本案撤訴后再行起訴,符合法律規(guī)定。上訴人主張因被上訴人的行為給上訴人及其家人造成傷害,要求精神損害賠償的訴求,因與本案并非同一法律關系,上訴人欲主張權利可另行起訴。綜上,上訴人的上訴理由均不能成立,原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300元,由上訴人梁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李榮水 審判員 劉云峰 審判員 周玉杰
書記員:郭智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