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一審被告):汪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陽新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伍淑良(系汪某某丈夫),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陽新縣。
被上訴人(一審原告):明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陽新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成誠,湖北富川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上訴人汪某某因與被上訴人明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陽新縣人民法院(2017)鄂0222民初31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10月24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F(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本院經(jīng)審理查明:2013年1月26日,汪某某向明某某借款73600元并出具借條,約定6個月內(nèi)還清。汪某某于2013年2月3日、2014年4月11日償還了共計50000元借款本金。2015年1月26日,汪某某又向明某某出具了一張借條,載明“今借到明某某40000元,2014年農(nóng)歷年底還款20000元,余下20000元一年內(nèi)還清,未還按月息3%計息;如能在一年內(nèi)還清,按月息2%計息(農(nóng)歷年底還20000元后退還一切條子,重新再打20000元條子)?!?015年1月16日,明某某以2013年1月26日的73600元借條為依據(jù),向陽新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汪某某償還借款本金43600元和利息。該院于2015年7月3日立案受理,并于2015年9月28日作出(2015)鄂陽新民一初字第00246號民事判決,判令汪某某償還明某某借款本金23600元及利息。雙方當(dāng)事人均未上訴,該判決已經(jīng)生效且已履行完畢。2017年1月16日,明某某以2015年1月26日的借條為依據(jù),再次向陽新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汪某某償還借款本金40000元。
本院認(rèn)為:當(dāng)事人應(yīng)當(dāng)如實地陳述案件事實,并對自己的訴訟主張負(fù)有舉證義務(wù)。本案中,明某某在起訴狀中主張汪某某償還借款本金40000元,并未提供借款本金實際交付的證據(jù),而在一審?fù)彆r卻自認(rèn)只出借32000元或33000元本金,對出借本金數(shù)額不能確定,且其主張前后相互矛盾。同時,汪某某2015年1月26日出具的40000元借條中載明“還款20000元后退回一切條子”,說明明某某在汪某某出具該40000元借條時,其仍然持有汪某某出具的其他借條,與汪某某關(guān)于該40000元借條是在之前2013年1月26日的73600元借條基礎(chǔ)上償還了部分本金后,再加上利息結(jié)算而來的抗辯主張相互印證。另外,明某某在2015年1月16日具狀起訴汪某某償還73600元借款,又于2015年1月26日要求汪某某出具40000元借條,其在一審?fù)徶修q解為何沒有在2015年將40000元借條一并起訴時所陳述“我們約好,所以沒起訴”的理由顯然違背常理。綜上,明某某僅提供2015年1月26日雙方結(jié)算后出具的借條主張汪某某償還40000元借款本金的證據(jù)不足,且不能排除與陽新縣人民法院(2015)鄂陽新民一初字第00246號民事判決確認(rèn)的73600元借條的關(guān)聯(lián)。故一審判決汪某某償還32000元借款本金不當(dāng),本院對此予以糾正。汪某某關(guān)于其不應(yīng)承擔(dān)還款責(zé)任的上訴請求成立,本院予以支持。
綜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審判長 江建
審判員 汪飛林
審判員 聶瀟
書記員: 黃潔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