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湯某有,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住懷來縣。委托代理人:姚樹明,河北京張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懷來縣王家樓回民鄉(xiāng)人民政府,住所地懷來縣王家樓回民鄉(xiāng)人民政府王家樓村。法定代表人:吳鵬,職位鄉(xiāng)長。委托代理人:范春明,河北范春明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懷來縣林業(yè)局,住所地懷來縣沙城鎮(zhèn)京張公路東大街。法定代表人:莘瑞寶,職位局長。委托代理人:李炎坤,河北博遠律師事務所律師。委托代理人:張守云,男,漢族,林業(yè)局股長。
湯某有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申請法院確認兩被告給付原告因造林種植樹木利益所得人民幣四十一萬六千七百九十四元(416794元)。具體賠償金額待司法鑒定后確認;2.判令被告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原告湯某有于1980年4月在原杏林堡公社黨委的安排下,擔任公社造林隊隊長兼任林場場長,林場經濟性質屬人民公社集體經濟。1982年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征得本人同意的情況下林場由四同志承包經營,原告等四位同志白手起家,建工棚,育樹苗邊種樹,邊建設,一年植樹1000畝,1984年與懷來縣水利局簽訂了小流域治理合同,由于工作成績突出,受到張家口地委的獎勵。在多種經營以付養(yǎng)林的道路上探索出了一條新路,被共青團地委授予《青字號湯某有工程林》獎。1990年9月20日原告與被告鄉(xiāng)政府簽訂了五年植樹造林承包合同,合同約定“期滿可再續(xù)”,“受益分配再行研究”。在合同期內,原告依據合同決定,投入了大量資金和人力物力,認真完成了合同約定的義務,造林1000多畝,苗圃5畝。原告承包林場18年來,合計造林3000多畝,投入現金416794元。現在,3000多畝樹木挺拔翠綠,樹木已經成才,平均直徑都在20厘米,樹高10米以上。見照片。經濟價值幾千萬元。原告要求通過伐木銷售,彌補投入損失,但王家樓回民鄉(xiāng)政府不同意,說是縣林業(yè)局不批準,縣林業(yè)局把原告植樹化作退耕還林水土保持工程。就原告的損失一事,原、被告經過多次協商,雙方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無奈,原告訴至法院,懇請人民法院查明事實,依法保障原告的合法利益。
原告湯某有與被告懷來縣王家樓回民鄉(xiāng)人民政府、懷來縣林業(yè)局不當得利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4月13日立案后,依法公開進行審理。
本院經審查認為,原告所主張的即得利益,即林木砍伐所得利益,而林木砍伐屬行政審批,原被告之間不存在民事糾紛。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四項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湯某有的起訴。訴訟費3776元予以退還。如不服本裁定,可以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林 林
書記員:孟慶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