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湯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qū)。原告:柳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qū)。法定代理人:湯某,系柳某母親。委托訴訟代理人:趙齊宏,北京市傲雪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調解,代收法律文書。被告:十堰東城經濟開發(fā)區(qū)許家棚村村民委員會,住所地: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qū)東城經濟開發(fā)區(qū)許家棚村七組。法定代表人:許偉峰,該村委會主任。委托訴訟代理人:陳曉琴,該村委會法律顧問。代理權限為一般代理。
原告湯某、柳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支付原告駝鞍溝征地安置費15228元;2.本案全部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2012年1月因市政建設的需要,政府有償征收了原告所居住的村的集體土地。2017年5月政府將征地安置費直接支付給了被告,被告將所取得的金額分配給了部分村民。被告以2015年1月20日的《安置費實施方案》上未有符合原告應分配的權利拒絕支付。2017年6月15日原告再次找被告請求支付,被告以2015年1月20日的分配方案有瑕疵,讓九組村民重新制定分配方案,九組村民重新制定了《許家棚村九組項目征地安置費分配方案征求意見》,被告拒不履行。被告許家棚村委會辯稱:對原告所陳述的事實基本沒異議,但原告起訴主體有錯誤。被告對所爭議的財產權益無所有權且無代為處分權。十堰市茅箭區(qū)人民政府有償征用了被告所管理的集體土地,政府所補償?shù)耐恋匕仓觅M屬被告所管理的每個組所有,每個組的征地補償安置費屬每個組全體組民所有,被告沒有任何留存。請求法院駁回原告對被告的起訴。本院經審理認定案件事實如下:2012年1月因市政建設的需要,十堰市茅箭區(qū)人民政府有償征收柳海平(原告湯某丈夫、柳某父親)所居住的十××經濟開發(fā)區(qū)××村集體土地。2017年5月政府將征地安置費直接支付給被告許家棚村委會,被告經過研究確定了分配方案,原告方沒有被納入該分配方案中。后被告以前次分配方案有瑕疵,讓該村委會九組重新制定了分配方案,九組村民重新制定了《許家棚村九組項目征地安置費分配方案征求意見》,該分配方案經過了群眾戶代表審定并簽字認可公示。根據(jù)該分配方案,包括湯某、柳某在內的17人應當分配征地安置費,被告卻遲遲沒有分配,原告索要無果訴至本院。
原告湯某、柳某訴被告十堰東城經濟開發(fā)區(qū)許家棚村村民委員會(以下簡稱許家棚村委會)承包地征收補償費用分配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湯某、柳某委托代理人趙齊宏、被告許家棚村委會委托訴訟代理人陳曉琴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農民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只要合法居住在本村且戶口亦在本村即為該村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對土地等自然資源享有平等的權利,對于全體村民共有的收益分配應一律平等。原告湯某、柳某屬于許家棚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且已納入征地安置費分配方案中,依法享有分配土地安置費的權利。許家棚村委會九組沒有獨立的財產,不符合訴訟主體資格。故原告湯某、柳某要求被告許家棚村委會給付15228元征地安置費的訴請,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五十九條、第六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四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二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六十八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十堰東城經濟開發(fā)區(qū)許家棚村村民委員會在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原告湯某、柳某征地安置費15228元。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81元,由被告十堰東城經濟開發(fā)區(qū)許家棚村村民委員會承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申請執(zhí)行的期間為二年,該期間從指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