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湯文義,男,1955年8月21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周雙虎,上海市順盈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璠寶新材料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青浦區(qū)。
法定代表人:徐福成,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昆,上海卓冉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謝兵,上海卓冉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湯文義與被告上海璠寶新材料有限公司承攬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2月12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湯文義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周雙虎、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楊昆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湯文義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判令被告返還原告貨款人民幣12,200元,賠償原告損失27,800元。事實和理由:2018年8月原告在被告處訂購28張板,5張木質板皮等共計12,200元用于裝修“昆山時代悅庭168戶型樣板房”,產(chǎn)品質量按原告提供的樣板質量確定。被告收到樣品后制作產(chǎn)品并發(fā)貨至原告承包的工地。2018年8月15日,原告發(fā)現(xiàn)被告所供貨物與樣品不符,隨后被告提供油漆再次粉刷,但最終因品質與樣品不符未通過發(fā)包方驗收,現(xiàn)被發(fā)包方全部拆除。被告違反雙方約定造成被告損失,雙方協(xié)商不成,原告遂訴至法院。
被告上海璠寶新材料有限公司辯稱,原、被告確有承攬關系,原告去被告處提貨時對貨物當場驗收未提出異議,之后原告以不符合其客戶要求向被告提出有色差,被告認為,原告與其客戶的糾紛與被告無關,原告提貨時未與客戶核對直接將板皮進行切割安裝,責任在于原告自身,被告不承擔責任。
原告提供以下證據(jù)證明其主張的事實:
證據(jù)1、微信記錄打印件,以證明雙方的承攬關系及被告未按小樣制作貨品,存在色差,導致原告損失;
證據(jù)2、木制品制作安裝合同,以證明原告向被告購買板皮用于樣板房;
證據(jù)3、建筑工程聯(lián)系單照片打印件,以證明因被告提供的板皮不合格已被客戶拆除;
證據(jù)4、樣品和貨品,以證明被告供貨與樣品存在色差;
證據(jù)5、銷貨清單和營業(yè)執(zhí)照,以證明原告購買與板皮壓合的多層板全部報廢,加上運費損失共27,800元。
被告質證后對上述證據(jù)均提出異議,認為:證據(jù)1無法判斷原告聊天對象是被告法定代表人,被告向原告支付的2,000元并非如原告所說是被告承認有色差給原告買油漆,而是原告向被告提出損失很大,要求被告也承擔點,被告出于人道主義給付;證據(jù)2、3是原告與案外人之某,真實性無法判斷;證據(jù)4代理人不清楚,原告已加工板皮,因其客戶提出有色差才向被告提出,被告不予認可;證據(jù)5真實性由法院審核,與本案無關。
本院認證如下:證據(jù)1、雖然被告對原告提供的微信記錄真實性提出異議,但被告并未提供其法定代表人手機內與原告微信記錄,且雙方確認的付款等相關事實與微信記錄所載轉款事實相符,對真實性本院予以采信,經(jīng)審查,微信記錄除簡單的付款、提示到貨內容外,并不能證明原告所稱被告支付2,000元是其確認色差質量問題給原告買油漆所作的賠償;證據(jù)2、3系原告與案外人之間的合同及聯(lián)系函,未經(jīng)相關當事人確認本院難以判斷真實性,且與本案處理結果無關,不予采信;證據(jù)4小樣上并無被告簽字或蓋章,本院難以采信,但被告確認原告提供過小樣,對該節(jié)事實本院予以采信;證據(jù)5無法看出與本案關聯(lián),但原告購買板皮確與多樣板壓合加工,對購買事實本院予以認可。
經(jīng)開庭審理查明:2018年8月3日,原告向被告訂購28張板、5張木質板皮,并向被告提供小樣。雙方通過微信溝通,被告法定代表人告知被告其個人賬戶,原告付款5,000元,2018年8月9日又付款7,200元。被告完成定制,原告至被告處提貨,之后原告自行切割加工完畢安裝于樣板房。2018年8月13日,原告以貨物與小樣存在色差為由向被告提出異議,被告告知原告油漆品名,原告自行修補。2018年8月17日被告支付原告2,000元。之后,原告修補不成要求被告退款賠償,被告未予同意。原告遂訴至本院。
本院認為,原告所述本案定作物色差問題屬標的物外觀質量范疇,應受合同法規(guī)定的買受人檢驗義務的約束。雙方并未簽訂書面合同,原告應在提貨時當場驗收,合格后簽收。原告稱因提貨時被告未交付小樣故其無法比對驗收,出于對被告的信任將板皮切割加工,之后發(fā)現(xiàn)有色差。本院認為,在此類合同中,原告要求訂購的板皮顏色屬合同重要條款,雙方均應持謹慎態(tài)度履行該項合同內容,作為委托方的原告應在提貨時與小樣顏色進行比對,如當時無法比對小樣也應及時與其客戶確認,但原告收貨后怠于履行上述義務,直接將板皮切割加工進行了安裝,故即使被告提供的貨物與小樣確實存在色差,原告加工完畢的行為也應視為認可被告交付的定作物符合約定。原告請求予法無據(jù),本院難以支持。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湯文義的全部訴訟請求。
本案案件受理費800元,減半收取,計400元,由原告湯文義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張??靜
書記員:鄧??椏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