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江銅國際商業(yè)保理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qū)業(yè)盛路XXX號XXX-XXX室。
法定代表人:蘇黎,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周瑋,上海虹橋正瀚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磊,上海虹橋正瀚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深圳市廣業(yè)盛實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廣東省深圳市。
法定代表人:蘇媛。
被告:劉海景,男,1971年12月26日生,漢族,住廣東省深圳市。
被告:唐其文,男,1968年7月9日生,漢族,住江蘇省江陰市。
原告江銅國際商業(yè)保理有限責任公司與被告深圳市廣業(yè)盛實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業(yè)盛公司)、劉海景、唐其文其他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0月18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于2019年7月2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周瑋到庭參加訴訟,三名被告經本院依法傳喚,均未到庭應訴,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確認原告與廣業(yè)盛公司之間的《國內保理合同》解除;2.判令廣業(yè)盛公司返還原告保理預付款本金人民幣7,000萬元(以下幣種同),并賠償原告利息損失385萬元;3.判令廣業(yè)盛公司以7,385萬元為基數,按年利率24%計算,支付原告自2018年1月11日起至上述第2項中的款項實際清償日止的滯納金;4.判令廣業(yè)盛公司賠償原告律師費5萬元;5.判令唐其文對廣業(yè)盛公司的上述第2、3、4項付款義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6.判令原告有權對劉海景名下位于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qū)新秀路新秀村瑞思大廈二層的房產行使抵押權;7.判令本案案件受理費、財產保全費、公告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2016年9月5日,原告與廣業(yè)盛公司簽訂《國內保理合同》,約定廣業(yè)盛公司將其享有的應收賬款轉讓給原告,原告支付保理預付款7,000萬元,并約定保理融資期限為2016年9月12日至2017年9月11日,廣業(yè)盛公司按年利率11%支付保理預付款的利息,若原告在應收賬款到期日未能全額收回保理預付款以及其他應收賬款的,原告有權要求將應收賬款反轉讓給廣業(yè)盛公司。合同并約定當廣業(yè)盛公司違約時,原告享有解除合同、要求支付滯納金、賠償損失等權利。嗣因應收賬款債務人未能如期向原告清償債務,故原告發(fā)函通知廣業(yè)盛公司于2018年1月10日履行應收賬款回購義務,但對方遲未履行。原告遂于2019年4月12日通知廣業(yè)盛公司解除合同,并在本案中主張返還保理預付款、賠償原告利息損失、支付滯納金及承擔原告的律師費。為擔保上述《國內保理合同》項下廣業(yè)盛公司債務的履行,唐其文與原告訂有《最高額保證合同》,提供連帶責任保證,劉海景與原告訂有《最高額抵押合同》,以其所有的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qū)新秀路新秀村瑞思大廈二層房產提供抵押擔保,故原告訴請該兩名被告承擔擔保責任。
三名被告均未作答辯。
原告圍繞其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了下列證據:1.《國內保理合同》、《應收賬款轉讓申請暨確認書》、《應收賬款轉讓通知書》、回執(zhí)、公證書、《電解銅購銷合同》、入庫單、發(fā)票;2.《最高額抵押合同》及公證書;3.《最高額保證合同》;4.抵押登記證明;5.結算憑證、賬戶對賬單;6.《應收賬款反轉讓通知書》及快遞憑證;7.拖欠本息清單;8.《訴訟專項法律服務委托協議》、律師費發(fā)票、付款憑證;9.廣業(yè)盛公司確認通知送達地址的《確認書》;10.《不予出具執(zhí)行證書決定書》;11.《合同解除通知書》及快遞憑證。
三名被告均未到庭舉證、質證。
本院對原告的證據認證如下:證據7系原告自行制作的對其訴訟請求計算方式的說明,不作為證據采納。其余證據經本院審查,均予以采納。
結合上述證據認定,本院查明事實如下:
2016年4月14日,廣業(yè)盛公司與案外人上海裕雅實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裕雅公司)簽訂《電解銅購銷合同》,約定裕雅公司向廣業(yè)盛公司購買電解銅2,074.32噸,價款共計78,369,106.05元。
2016年9月5日,原告與廣業(yè)盛公司簽訂《國內保理合同》(合同編號:JF2016LX008_BL002),約定廣業(yè)盛公司將其在上述《電解銅購銷合同》項下對裕雅公司享有的應收賬款債權78,369,106.05元轉讓給原告,原告為此支付保理預付款7,000萬元,保理融資期限為2016年9月12日至2017年9月11日,保理預付款的利息按年利率11%計算,由廣業(yè)盛公司分兩期向原告支付,第一期支付日為自保理預付款實際支付日后第6個月的第20日,最后一期利息與保理預付款本金一并結清。該《國內保理合同》第9.3條約定,若應收賬款到期日原告未全額收回保理預付款,或者發(fā)生本合同第11.1條約定的違約情形,原告有權將已受讓、未受償的應收賬款反轉讓給廣業(yè)盛公司;第9.4條約定,發(fā)生第9.3條規(guī)定的反轉讓時,廣業(yè)盛公司應向原告支付回購款,回購款=原告向廣業(yè)盛公司發(fā)放的保理預付款-原告實際收回的應收賬款+廣業(yè)盛公司應付未付的款項+應收賬款債務人應付未付的款項;第11.1條約定,廣業(yè)盛公司未按合同約定支付保理預付款利息的,或者未按第9.4條規(guī)定支付反轉讓價款的,構成違約;第11.2條約定,出現第11.1條規(guī)定的違約情形時,原告有權采取下列措施中的一項或幾項:……(4)要求違約方以應付未付款項為基數按每日萬分之七向原告支付滯納金……(7)宣布中止或解除本合同……(9)要求違約方賠償給原告造成的全部經濟損失和追索債權與附屬權利而發(fā)生的費用(包括催告費、訴訟或仲裁費用、財產保全費、公告費、律師費、強制執(zhí)行費、差旅費等)……;第13.1條約定,訴訟中的任何通知、要求或信息,發(fā)送至本合同首頁所載通訊地址的,即為完成送達。任何一方變更其通訊地址的,應以書面形式通知其他方,否則應自行承擔無法送達的后果和責任。經查,合同首頁當事人信息欄中記載的廣業(yè)盛公司地址為: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qū)京基100大廈5103室(以下簡稱京基大廈地址)。該《國內保理合同》所附《應收賬款轉讓申請暨確認書》和《應收賬款轉讓通知書》中均記載應收賬款到期日為2017年9月11日。裕雅公司于2016年9月5日蓋章出具回執(zhí),記載已收到《應收賬款轉讓通知書》,并對應收賬款信息予以確認。
2016年9月5日,原告與唐其文簽訂《最高額保證合同》,約定唐其文為廣業(yè)盛公司在前述《國內保理合同》項下的義務向原告提供連帶責任保證。該《最高額保證合同》第一條約定,被擔保的主債權為最高債權余額不超過7,000萬元的保理預付款的返還義務,該最高債權余額為本金余額最高限額,在本金不超過該限額的前提下,本合同第二條約定范圍內的所有款項,唐其文均承擔擔保責任;第二條約定,保證范圍為主合同項下全部債務,包括但不限于廣業(yè)盛公司根據主合同應返還的全部保理預付款,以及應付的利息、手續(xù)費、滯納金、違約金、賠償金、補償金、原告追索主債權與擔保權利而發(fā)生的費用(包括但不限于訴訟費、仲裁費、財產保全費、差旅費、執(zhí)行費、評估費、拍賣或變賣費、公證費、送達費、公告費、律師費等);第五條約定保證期間為兩年;第六條約定,主合同被解除不影響本合同的效力。如主合同被解除,則唐其文對于廣業(yè)盛公司因返還財產或賠償損失而形成的債務也承擔連帶責任。
2016年9月5日,原告與劉海景簽訂《最高額抵押合同》,約定劉海景以其所有的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qū)新秀路新秀村瑞思大廈二層房產為廣業(yè)盛公司在前述《國內保理合同》項下的義務向原告提供抵押擔保。該《最高額抵押合同》第一條約定,被擔保的主債權為最高債權余額不超過7,000萬元的保理預付款的返還義務,該最高債權余額為本金余額最高限額,在本金不超過該限額的前提下,本合同第三條約定范圍內的所有款項,劉海景均承擔擔保責任;第三條約定,擔保范圍為主合同項下全部債務,包括但不限于廣業(yè)盛公司根據主合同應返還的全部保理預付款,以及應付的利息、手續(xù)費、滯納金、違約金、賠償金、補償金、原告追索主債權與擔保權利而發(fā)生的費用(包括但不限于訴訟費、仲裁費、財產保全費、差旅費、執(zhí)行費、評估費、拍賣或變賣費、公證費、送達費、公告費、律師費等);第六條約定,主合同被解除不影響本合同的效力。如主合同被解除,則劉海景對于廣業(yè)盛公司因返還財產或賠償損失而形成的債務也承擔連帶責任。2016年9月6日,上述房產辦畢最高額抵押登記,登記的債權數額為7,000萬元。
2016年9月12日,原告向廣業(yè)盛公司支付保理預付款7,000萬元。至2017年9月11日應收賬款到期,裕雅公司未向原告清償債務。另,廣業(yè)盛公司按《國內保理合同》約定向原告支付了第一期利息385萬元,但未按約支付第二期利息385萬元。原告于2017年12月27日向廣業(yè)盛公司發(fā)送《應收賬款反轉讓通知書》,要求廣業(yè)盛公司回購應收賬款,于2018年1月10日向原告支付回購款項,該通知書中并記載“反轉讓原因:買方未按合同約定的到期日向我司履行應收賬款付款義務”??爝f憑證顯示,該通知書于2017年12月28日被簽收。嗣因廣業(yè)盛公司遲未履行回購義務,原告分別于2019年4月12日、6月10日向廣業(yè)盛公司發(fā)送《合同解除通知書》,但相應快遞均被退回。
另查明:1.上述《國內保理合同》簽訂時在上海市東方公證處辦理公證,為此,廣業(yè)盛公司向上海市東方公證處出具《確認書》,確認其聯系地址為深圳市羅湖區(qū)沿河北路瑞思國際大廈X座X樓(以下簡稱瑞思大廈地址),并確認如聯系地址發(fā)生變更的,廣業(yè)盛公司應自變更的事實發(fā)生之日起十日內,以掛號信函的方式通知公證機構和原告。原告2017年12月27日及2019年4月12日向廣業(yè)盛公司發(fā)送的《應收賬款反轉讓通知書》、《合同解除通知書》均系發(fā)往瑞思大廈地址。原告另于2019年6月10日發(fā)送的《合同解除通知書》系發(fā)往京基大廈地址。2.原告為本案訴訟支出律師費5萬元。
本院認為,原告與廣業(yè)盛公司之間的《國內保理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雙方均應恪守。該合同附件中記載涉案應收賬款到期日為2017年9月11日,債務人裕雅公司亦出具回執(zhí),對應收賬款信息予以確認。但是應收賬款到期之后,裕雅公司未能向原告清償債務,而且廣業(yè)盛公司未按合同約定支付第二期利息,故原告有權按照合同第9.3條將涉案應收賬款反轉讓給廣業(yè)盛公司。雖然《國內保理合同》首頁當事人信息欄內記載的廣業(yè)盛公司住所為京基大廈地址,但是當事人就該合同至公證機關進行公證時,廣業(yè)盛公司專門出具《確認書》,確認其聯系地址為瑞思大廈地址,且承諾如有變更,將以掛號信函的方式通知公證機構和原告。因此原告于2017年12月27日向瑞思大廈地址發(fā)送《應收賬款反轉讓通知書》,并無不當。該通知書于2017年12月28日被簽收,應視為相應的意思通知已經到達廣業(yè)盛公司并發(fā)生法律效力,但廣業(yè)盛公司未能按通知書要求履行反轉讓義務、支付反轉讓價款,故原告有權依合同第11.2條解除合同。經查,原告已分別于2019年4月12日、6月10日將《合同解除通知書》發(fā)往瑞思大廈地址和京基大廈地址,且原告要求解除合同的訴訟請求本院也已通過公告方式送達廣業(yè)盛公司,故本院確認系爭《國內保理合同》解除。合同解除后,廣業(yè)盛公司應將原告按合同約定支付的保理預付款7,000萬元返還原告,故原告的相應訴請本院予以支持。廣業(yè)盛公司未按合同約定支付的385萬元利息,屬原告因對方違約而遭受的履行利益損失,原告有權依據合同第11.2條主張廣業(yè)盛公司予以賠償,相應訴請本院亦予支持。合同第11.2條中同時約定,原告有權要求違約方以應付未付款項為基數按每日萬分之七支付滯納金,該違約金標準折合年利率為25.55%,現原告自愿降低至按年利率24%主張違約金,與法無悖,本院予以準許。因原告通知廣業(yè)盛公司于2018年1月10日履行應收賬款反轉讓義務,而廣業(yè)盛公司遲未履行,故2018年1月11日起構成違約,另根據合同第9.4條約定的回購款計算方式,廣業(yè)盛公司應支付的回購款為7,000萬元+385萬元=7,385萬元,原告現主張以廣業(yè)盛公司應付未付的回購款7,385萬元為基數,自2018年1月11日起支付違約金至實際清償日止,符合合同約定,本院予以支持。原告另訴請廣業(yè)盛公司賠償原告律師費5萬元,有合同第11.2條約定為據,本院亦予支持。
唐其文與原告簽訂《最高額保證合同》,為廣業(yè)盛公司在前述《國內保理合同》項下的義務提供連帶責任保證。該《最高額保證合同》約定,被擔保的主債權為最高債權余額不超過7,000萬元的保理預付款的返還義務,并明確約定該最高債權余額為本金余額最高限額,在本金不超過該限額的前提下,對利息、手續(xù)費、滯納金、違約金、賠償金、補償金、原告追索主債權與擔保權利而發(fā)生的費用等,唐其文均承擔擔保責任,另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規(guī)定,主合同解除后,擔保人對債務人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仍應承擔擔保責任。但是,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本案《最高額保證合同》亦約定,主合同被解除時,唐其文仍需就廣業(yè)盛公司因合同解除而對原告負有的義務承擔擔保責任。因此,原告要求唐其文對本案中廣業(yè)盛公司的給付義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依約有據,本院予以支持。
劉海景與原告簽訂《最高額抵押合同》,以其所有的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qū)新秀路新秀村瑞思大廈二層房產為廣業(yè)盛公司在前述《國內保理合同》項下的義務向原告提供抵押擔保。另根據上述《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的規(guī)定,主合同解除后,擔保人對債務人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仍應承擔擔保責任。但是,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本案《最高額抵押合同》亦約定,主合同被解除時,劉海景仍需就廣業(yè)盛公司因合同解除而對原告負有的義務承擔擔保責任。且該抵押權已經登記有效設立,故原告訴請行使抵押權,于法有據,本院予以支持。雖然該《最高額抵押合同》中約定在本金不超過7,000萬元的前提下,利息、手續(xù)費、滯納金、違約金、賠償金、補償金、原告追索主債權與擔保權利而發(fā)生的費用等均在擔保范圍內,從而使實際擔保范圍超過7,000萬元,但是最高額抵押登記的債權數額為7,000萬元,鑒于抵押權屬于可對抗第三人的絕對權,抵押登記具有公示功能,借此使第三人得以知悉抵押物的權利狀態(tài),因此,若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擔保額度與最高額抵押登記記載不符,則應以抵押登記為準,以維護登記的公信力和交易安全。故本院認定,原告在本案中行使抵押權應限于最高額7,000萬元范圍之內。
三名被告經本院依法傳喚,無正當理由不到庭應訴,本院依法缺席判決。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九十七條、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九十五條、第一百九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確認原告江銅國際商業(yè)保理有限責任公司與被告深圳市廣業(yè)盛實業(yè)有限公司于2016年9月5日簽訂的《國內保理合同》(合同編號:JF2016LX008_BL002)解除;
二、被告深圳市廣業(yè)盛實業(yè)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江銅國際商業(yè)保理有限責任公司返還保理款7,000萬元,并賠償原告江銅國際商業(yè)保理有限責任公司利息損失385萬元;
三、被告深圳市廣業(yè)盛實業(yè)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以7,385萬元為基數,按年利率24%計算,向原告江銅國際商業(yè)保理有限責任公司支付自2018年1月11日起至本判決第二項規(guī)定的金錢給付義務實際清償之日止的違約金;
四、被告深圳市廣業(yè)盛實業(yè)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江銅國際商業(yè)保理有限責任公司律師費5萬元;
五、被告唐其文就被告深圳市廣業(yè)盛實業(yè)有限公司依本判決第二、三、四項規(guī)定所負的義務向原告江銅國際商業(yè)保理有限責任公司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清償后可以在其清償的范圍內向被告深圳市廣業(yè)盛實業(yè)有限公司追償;
六、如果被告深圳市廣業(yè)盛實業(yè)有限公司不履行本判決第二、三、四項所定義務的,原告江銅國際商業(yè)保理有限責任公司可以與被告劉海景協議,以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qū)新秀路新秀村瑞思大廈二層房產折價,或者申請以拍賣、變賣該抵押物所得價款在最高限額7,000萬元范圍內優(yōu)先受償。抵押物折價或者拍賣、變賣后,其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被告劉海景所有,不足部分由被告深圳市廣業(yè)盛實業(yè)有限公司繼續(xù)清償。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05,828元、財產保全費5,000元、公告費1,050元,均由被告深圳市廣業(yè)盛實業(yè)有限公司、劉海景、唐其文共同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盛宏觀
書記員:朱穎琦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