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江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徐匯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許宏偉,上海市尚偉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袁慧萍,上海市尚偉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李雄飛,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所在地上海市楊浦區(qū),現(xiàn)住上海市松江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周永強,上海市名旗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黃一偉,上海市名旗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江某與被告李雄飛其他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5月6日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qū)徖恚⒂?019年6月2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庭審。原告江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許宏偉、被告李雄飛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周永強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江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支付原告擔保報酬440,000元。事實和理由:2010年2月,因原告購房,案外人范某(范某系被告的生意合伙人,當時原告與范某系戀愛關系,于2015年初分手)同意出資300,000元,為此范某向被告借款300,000元,同年2月25日,被告通過其公司財務將300,000元匯入范某賬戶,范某將該300,000元轉(zhuǎn)給原告。應范某要求,原告向被告出具了250,000元的借款協(xié)議,范某承諾該借款由其歸還,與原告無關,后范某歸還了被告150,000元,范某又讓原告于2010年4月14日簽署補充借款協(xié)議,確認借款150,000元未歸還,利率為每月2%,還款期限至2011年10月13日,原告原以為上述借款系范某向被告所借,還款也是范某。2011年,被告向案外人上海金山眾鑫小額貸款余下公司(以下簡稱“眾鑫公司”)借款需要擔保,應范某要求,原告于2011年7月6日與眾鑫公司簽訂最高額抵押合同,以自有房產(chǎn)為被告擔保800,000元。對此,被告承諾按月息1%支付原告擔保費,并于7月11日與原告簽署《借款協(xié)議》一份,以確認向原告借款800,000元及月息1%的方式,向原告反擔保及支付擔保費。后被告稱因前述150,000元借款,范某尚未歸還,因此以每月8,000元擔保費沖抵150,000元借款的每月利息3,000元,差額5,000元沖抵借款本金150,000元,因為認為借款150,000元應由范某歸還,鑒于當時與范某的關系,因此同意了被告的沖抵方案,再也未過問此事,被告及范某也從未向原告提及此事。后眾鑫公司在放棄其他抵押權(quán)的情況下起訴原告,要求原告為被告承擔800,000元的抵押擔保責任。2016年2月3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判決原告不必要再承擔抵押擔保責任,駁回了眾鑫公司的訴請。2017年,被告又起訴原告要求歸還150,000元借款及利息,由于該150,000元的借款協(xié)議是原告簽字的,法院支持了被告的訴請?,F(xiàn)原告認為,被告未遵守承諾將應支付給原告的每月8,000元擔保費抵扣150,000元的借款及利息,被告應向原告支付擔保費(2011年7月6日至2016年2月6日,共計55個月),為維護自身合法權(quán)益,原告訴至法院要求判如訴請。
被告李雄飛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請。1、原告與范某對被告一直以夫妻自居,2010年1月,范某向被告借款買房,被告發(fā)現(xiàn)購房合同只有原告的名字,被告要求原告出具借款協(xié)議,并將出借的300,000元打入原告的賬戶,后因被告需資金周轉(zhuǎn),被告向范某催討還款,但范某表示暫時無法歸還,但可以將原告名下房屋為被告抵押借款,因此,被告向眾鑫公司借款,原告的房屋作抵押擔保,借款800,000元由被告使用。因范某擔心被告無法按時歸還借款,眾鑫公司行使抵押權(quán)給原告造成損失,要求被告提供反擔保,為此被告向原告出具了一份800,000元的借款協(xié)議。作為反擔保,約定借款月息1%為利息,期限為1年(2011年7月11日至2012年7月10日),該借款協(xié)議名為借款實為反擔保,只有在原告的房屋被實現(xiàn)抵押后才生效;2、2012年7月26日,被告歸還了眾鑫公司的全部借款本息,原告房屋為此設立的抵押已結(jié)束,反擔保協(xié)議即借款協(xié)議未生效;3、2012年7月30日,范某因生意周轉(zhuǎn)急需用錢,眾鑫公司稱變更借款人需公證,耗時較長,故范某與被告協(xié)商,由被告出面借款,繼續(xù)用原告的房屋做抵押擔保,借款本息由范某歸還,因該次實際借款人是范某,原告也沒有要求被告提供反擔保,該筆借款被告于2012年7月31日開始轉(zhuǎn)賬給范某,后于2013年7月借款到期后,范某遲遲沒有歸還并最終失去聯(lián)系;4、2015年7月,眾鑫公司起訴至法院,此時原告聲稱其與范某不是夫妻關系,被告最終歸還了該筆借款;5、2015年年底,被告訴至法院,要求原告歸還借款,后于2019年2月20日達成執(zhí)行和解,在此次訴訟期間,原告否認其向被告借款;6、借款協(xié)議約定的期限為1年,被告已歸還借款800,000元,未給原告造成損失,該借款協(xié)議已終止。也不存在抵沖的事實,原告提供的通話記錄為其自問自答,無任何書證相佐證;7、原告提起本次訴訟,已超過民訴法規(guī)定的三年訴訟時效。
經(jīng)審理查明:2011年7月11日,原告作為甲方與被告作為乙方、案外人上海今一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作為擔保方簽訂《借款協(xié)議》一份,載明:乙方因個人投資需要,特向甲方借款人民幣捌拾萬元整。借款期限從2011年7月11日至2012年7月10日,借款利息以每月1%計。上海今一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為此次借款提供擔保。此借款用于上海宇體光電有限公司的融資,該公司以將在建工程抵押給上海唯凱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有限公司。所有款項都將匯入上海唯凱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有限公司在建設銀行徐匯支行的委貸賬戶。
另查明,2011年7月6日,被告與案外人上海金山眾鑫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鑫公司”)簽訂《借款合同》一份,約定被告向眾鑫公司借款800,000元,借款期限均從2011年7月6日起至2012年7月6日止。同日,原告與眾鑫公司簽訂《最高額抵押合同》一份,約定江某以其所有的上海市閔行區(qū)永德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為被告自2011年7月6日起至2014年7月6日期間與眾鑫公司簽訂的最高債權(quán)余額在800,000元范圍的所有貸款合同提供抵押擔保。2012年7月30日,眾鑫公司與被告及案外人吉某某簽訂《借款合同》一份,約定被告、吉某某向眾鑫公司借款800,000元,借款期限從2012年7月30日起至2013年7月30日止。
后眾鑫公司訴至上海市金山區(qū)人民法院,請求判令李雄飛、吉某某歸還尚欠借款本金800,000元、相應的利息及違約金,并請求判令江某承擔抵押擔保責任。2016年2月3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出具(2015)滬一中民六(商)終字第633號民事判決書,認定江某不必再承擔抵押擔保責任,判決駁回眾鑫公司要求對上海市閔行區(qū)永德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行使抵押權(quán)的訴訟請求。該判決書于2016年2月5日送達江某。
再查明,2017年1月17日,李雄飛訴至上海市閔行區(qū)人民法院(以下簡稱“閔行法院”),請求判令江某歸還借款150,000元并支付相應利息。江某辯稱,其未向李雄飛借款,其購房資金來源于其父母出售建國西路的售房款。借條雖然是其所寫,但其沒有收到借款。范某轉(zhuǎn)帳的300,000元,其收到了。其與范某曾合伙做生意,上述款項是范某向其轉(zhuǎn)帳歸還的投資款。后閔行法院于2018年1月3日作出(2017)滬0112民初2758號民事判決,判決江某歸還李雄飛借款150,000元并支付李雄飛以150,000元為基數(shù),自2010年4月14日起至實際清償之日止,按年利率24%計算的利息。該判決已生效。
庭審中,原、被告一致確認,原告在閔行法院的2017年那次訴訟中,主張過本案涉及的擔保報酬。
審理中,原告明確,其基于雙方于2011年7月6日簽訂的《借款協(xié)議》所約定的每月1%作為計算擔保報酬的依據(jù),該借款協(xié)議用于原告向被告提供最高額抵押擔保的反擔保,并提供原、被告的通話錄音及被告在(2015)閔民一(民)初字第24739號訴訟中向法院提交的范某出具的對賬單,證明被告承諾以擔保報酬抵扣150,000元借款本金和利息;對此,被告則認為,未答應給原告每月8,000元的擔保報酬,錄音為原告自問自答,未讓被告進行申辯,對錄音內(nèi)容不予認可。范某所書寫的對賬單內(nèi)容,被告對此是不同意,要求將賬目核對清楚,故范某在對賬單最后書寫了以查銀行憑證為準,被告也未在該對賬單上簽名。
以上事實,有借款協(xié)議、借款合同、最高額抵押合同、(2015)滬一中民六(商)終字第633號民事判決書、送達回證、(2017)滬0112民初2758號民事判決書、(2018)滬01民終5418號民事判決書、通話錄音、對賬憑證及當事人的陳述等證據(jù)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關于訴訟時效問題,因被告確認原告在閔行法院(2017)滬0112民初2758號案件審理過程中,主張過本案所涉的擔保報酬,故原告的訴訟請求,未超過訴訟時效。而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且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本案,原告以其所有的房屋為被告向案外人眾鑫公司的借款在最高限額內(nèi)承擔抵押擔保責任,且原、被告均確認于2011年7月11日所簽訂的《借款協(xié)議》系被告就原告上述抵押擔保行為向其作出的反擔保,該《借款協(xié)議》約定的款項并未實際交付。并且,后經(jīng)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原告亦未承擔抵押擔保責任,在原告未承擔擔保責任的前提下,原告就所謂的反擔保也即不存在相應的請求權(quán)?,F(xiàn)原告主張被告應向其支付擔保報酬,就擔保報酬的支付條件、支付時間、支付標準等,均無充分證據(jù)予以證明雙方已形成合意,被告現(xiàn)對此也不予認可,故對該項訴請,本院不予支持。
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江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7,900元,減半收取3,950元,財產(chǎn)保全費1,270元,合計訴訟費5,220元,由原告江某負擔(已付)。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李??娜
書記員:諸金輝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