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漢川市金人數碼廣告圖文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紹軍,經理。
被告黃某。
委托代理人陳建華,湖北諦益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上列原告漢川市金人數碼廣告圖文有限公司與被告黃某勞動爭議糾紛議案,本院于2015年6月8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5年7月2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法定代表人王紹軍,被告黃某及其委托代理人陳建華均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完畢。
原告訴稱:被告訴原告經濟補償,雙倍工資和養(yǎng)老保險勞動爭議一案,經漢川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審理作出川勞人裁(2015)第10號裁決書。原告認為該裁決書認定事實錯誤,導致裁決結論錯誤,具體理由如下:原被告之間并非勞動合同關系,原告并非用工單位,被告并非原告的工人。被告與王紹軍合伙經營漢川市金人數碼廣告圖文有限公司,被告作為合伙人,后退出合伙體,雙方之間不存在用工關系,被告在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的中有雙倍工資、經濟標準、養(yǎng)老保險等均以勞動法成立為前提,因漢川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的點子事實錯誤,故裁決結論明顯錯誤。原告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撤銷漢川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川勞人裁(2015)第10號裁決書;駁回被告在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的所有訴訟請求。
原告為支持其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
證據一:裁決書。
證據二:特快專遞送達回執(zhí)。
證據三:個體戶營業(yè)執(zhí)照。
證據四:電子郵件(打印件)。證明10萬元是股東。
證據五:QQ對話截屏(打印件)。證明被告是自動離職。
被告辯稱:被告與原告法人并沒有合伙經營成為公司股東。
被告與原告法人王紹軍之間沒有簽訂合伙協(xié)議,被告交給原告漢川市金人數碼廣告圖文有限公司的10萬元是借款而不是股金,該借款糾紛已經過漢川法院調解結案。退一萬步說,即或被告是原告公司的股東,這并不影響公司職工既可以作為股東分紅,也可以在公司上班工作領取相應的勞動報酬而成為公司員工,法律沒有規(guī)定公司員工不能入股公司成為公司股東。
被告與原告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被告與原告之間雖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但根據人社部發(fā)(2005)12號《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規(guī)定,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但具備以下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主體資格;(二)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yè)務的組成部分。本案被告與原告完全符合人社部規(guī)定的情形(一)、原告是經依法登記注冊的有限公司,具備用人單位的主體資格;被告的身份證證明,被告是已滿18周歲未到法定退休年齡的自然人,且被告具有勞動能力,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符合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勞動者的主體要件;(二)、被告按照原告的要求按時上下班、代表公司外出到東莞簽訂設備購銷合同和收取貨物,領取勞動報酬,符合《通知》第一條第二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的要求。
被告2013年4月份進入原告公司從事廣告安裝工作,每月工資2500元(法庭審理筆錄第4頁),剛上班,原告公司經理王紹軍就派被告到東莞為原告購買印刷機械設備,作為公司員工代表公司與賣方東莞商田印刷公司簽訂買賣合同。2013年7月原告安排被告為潔波公司制作廠區(qū)噴繪廣告牌、黨員活動室宣傳欄,為潔波公司步行街嘉榮置業(yè)公司制作廣告裝飾牌匾。以上事實充分證明,被告與原告雖然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但存在事實勞動關系。2014年7月被告因為原告不支付加班費、不辦理職工養(yǎng)老保險提出辭職。
三、被告要求原告支付經濟補償金5000元,支付雙倍勞動工資27500元,補繳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的職工養(yǎng)老保險。
被告與原告雖然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但存在事實勞動關系,根據《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因原告過錯導致被告辭職,被告工作滿2年,原告應支付2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由于被告與原告沒有簽訂勞動合同,應支付11個月雙倍工資27500元,補繳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的職工養(yǎng)老保險。
另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規(guī)定:“因用人單位作出的開除、除名、辭職、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fā)生的勞動爭議,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痹瓌趧硬俊豆べY支付暫行規(guī)定》第六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并保存兩年以上備查。用人單位在支付工資時應向勞動者提供一份其本人的工資清單”。因此,關于被告在原告處的工作年限、工資標準以及支付情況應當由原告承擔舉證責任。故原告在本案中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關于本案的法律適用問題。1、關于經濟補償問題?!秳趧雍贤ā返谄邨l規(guī)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第八十七條的規(guī)定,原告應當支付被告經濟補償。關于二倍工資問題?!秳趧雍贤ā返诎耸l規(guī)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被告的主張符合法律規(guī)定。漢川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的仲裁裁決并無不當。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為支持其抗辯理由,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
證據一:裁決書。
證據二:就業(yè)失業(yè)登記證。擬證明原告為被告辦理營業(yè)執(zhí)照是想利用被告失業(yè)登記證享受優(yōu)惠待遇,被告不是老板,也不是合伙人;
證據三:原告股東姓名。擬證明被告不是股東;
證據四:法庭審理筆錄。擬證明被告入職時間;
證據五:買賣合同。擬證明被告作為原告職工到廣東東莞購買設備。
上列原、被告提交的證據,經庭審舉證、質證,被告對原告提交的證據一、二、三、四無異議,對證據五不認可;原告對被告提交的政績一、三、四、五無異議,對證據二認為原告并未使用該證享受優(yōu)惠。
經審理查明:被告于2013年5月在原告處工作,雙方未簽勞動合同。月均工資2500元2014年7月8日,被告向原告法定代表人發(fā)出了一份電子郵件,要求終止與原告的勞動關系。后被告就雙方的勞動爭議糾紛向漢川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該委員會作出了川勞人裁(2015)第10號裁決書,裁決:原告支付被告11個月本人平均工資的雙倍工資的未付部分27500元;二、原告為被告辦理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間的養(yǎng)老保險。原告不服該裁決,向本院提起訴訟,請求:一、撤銷漢川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川勞人裁(2015)第10號裁決書;二、駁回被告在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的所有訴訟請求。
另查明:被告與原告間的10萬元借款,雙方已經本院以民間借貸糾紛于2014年11月27日調解處理完畢。
本院認為:原告認為被告是作為合伙人的身份參與原告經營活動的訴訟理由,應由原告提供證據證明上述事實的存在,現原告未提供該事實的存在,應承擔舉證不能的后果。關于10萬元是否是股金的問題,因該10萬元已由法院認定雙方為民間借貸關系,并不是作為合伙糾紛進行處理,故此10萬元本院不能認定是被告繳納的股金,也就不能認定被告是原告的股東。被告作為原告的員工,雙方存在勞動關系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原告作為用人單位,應依法與被告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繳納社會保險?!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即11個月*2500元/月=27500元。用人單位為勞動者辦理養(yǎng)老保險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故原告應給被告辦理養(yǎng)老保險。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駁回原告漢川市金人數碼廣告圖文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
二、原告漢川市金人數碼廣告圖文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20日內支付被告黃某11個月本人平均工資的雙倍工資的未付部分27500元;
二、原告漢川市金人數碼廣告圖文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20日內為被告黃某辦理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間的養(yǎng)老保險。
本案件受理費10元由原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孝感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孫志華
審判員 龔衛(wèi)東
審判員 朱文濤
書記員: 劉信樵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