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永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峨山路91弄120號1幢7樓701室。
法定代表人:劉雄,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樹森,浙江甬望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熊耀,浙江甬望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凡華,男,生于1972年7月29日,漢族,住湖北省潛江市人,職業(yè)不詳,住潛江市江漢油田五七慶豐路。
原告永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與被告凡華保險人代位求償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5月10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永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樹森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凡華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永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返還原告保險理賠款212066.66元;2、判令被告以212066.66元為基數,按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4.35%支付原告自2016年12月12日起計算至判決確定的實際給付之日止的經濟損失。事實和理由:2015年12月11日,被告通過廣東網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開發(fā)并運營的寧波銀行投融資平臺向投資人劉英借款200000元,約定年利率6.00%,起息日2015年12月11日,到期日2016年12月6日,還款方式為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被告根據寧波銀行《投融資平臺服務協(xié)議(融資人版)》約定,向永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投保了永安白領融個人借款保證保險,被保險人為投資人劉英;《投融資平臺服務協(xié)議(投資人版)》約定,投資人劉英同意為被保險人。被告在約定的到期日后未按約定返還借款支付利息,原告作為保險人在接到廣東網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索賠申請書后于2016年12月12日支付了保險金212066.66元,廣東網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代為被保險人向原告出具了權益轉讓書。根據法律的規(guī)定,原告在向被保險人賠償后有權向被告追償。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原告圍繞訴訟請求依法向本院提交了二組證據,第一組證據,融資款清單、投資款清單、支付證明、直銷銀行投融資平臺服務協(xié)議(融資人版、投資人版)、借貸關系證明,上述證據共同證明,2015年12月11日,被告通過廣東網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開發(fā)并運營的寧波銀行投融資平臺向投資人劉英借款200000元,約定年利率6.00%,起息日2015年12月11日,到期日2016年12月6日,還款方式為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第二組證據,永安白領融個人借款保證保險單、索賠申請書、未還款證明、定損協(xié)認書、中國建設銀行網上銀行電子回執(zhí)、權益轉讓書,上述證據共同證明,被告按寧波銀行《投融資平臺服務協(xié)議(融資人版)》約定,向永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投保了永安白領融個人借款保證保險,被保險人為投資人劉英;《投融資平臺服務協(xié)議(投資人版)》約定,投資人劉英同意為被保險人,被告在約定的到期日后未按約定返還借款支付利息,原告作為保險人在接到廣東網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索賠申請書后于2016年12月12日支付了保險金212066.66元,廣東網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代為被保險人向原告出具了權益轉讓書的事實。
原告向本院提交的上述證據來源合法,能夠證明原、被告之間存在保險人代位求償關系,上述證據與本案具有關聯(lián)性,本院依法予以采信。原告提交上述證據與其當庭陳述相互印證,本院對原告所述事實予以確認。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拒不到庭,亦未作答辯,事實上已放棄抗辯原告所主張事實的的權利。
本院認為,被告凡華通過廣東網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開發(fā)并運營的寧波銀行投融資平臺進行互聯(lián)網融資,投資人、借款人與廣東網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開發(fā)并運營的寧波銀行投融資平臺鑒訂了服務協(xié)議,形成合法借貸關系。被告凡華在約定的到期日后未按約定返還借款支付利息,構成違約。原告作為保險人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之日起,在賠償金范圍內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第三者請求賠償權利,其主張判令被告返還原告保險理賠款212066.66元及經濟損失之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原告于2016年12月12日支付保險金212066.66元,該日的次日即2016年12月13日應為被告凡華給原告造成經濟損失的起算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凡華返還原告永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保險理賠款212066.66元;
二、被告凡華以212066.66元為基數,按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4.35%支付原告永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自2016年12月13日起計算至判決確定的寬限期內的實際給付之日止的經濟損失;
上述具有給付內容的款項,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履行。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4480元,減半收取2240元,由被告凡華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漢江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吳緒華
書記員:劉雅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