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畢某某
委托代理人陳新文、陳開運,系老河口市張集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委托權限:一般代理。
被告李榮強
委托代理人陳文勝,系湖北宏義律師事務所律師,委托權限:特別授權。
原告畢某某訴被告李榮強因承包經(jīng)營權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畢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陳新文、陳開運和被告李榮強及其委托代理人陳文勝均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畢某某訴稱:1993年原告與老河口市張集鎮(zhèn)高灣村、蔣灣村簽訂了承包《合同書》,兩個村將其共有的土地嶺水壩發(fā)包給原告畢某某,承包期限到2023年12月底終止。合同生效后,原告投入人力物力進行承包經(jīng)營。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上述水壩被薛國平侵占,原告于2005年訴至老河口市人民法院,老河口市人民法院于2006年1月26日作出(2005)河張民初字第132號民事判決書,判決薛國平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返還原告畢某某土地嶺水壩的承包經(jīng)營權。薛國平(已去世)及其兒子薛彬也同意將水壩返還給原告,但被告李榮強強行霸占。經(jīng)原告與被告李榮強交涉,被告李榮強拒不返還,特請求法院判令被告李榮強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返還原告畢某某土地嶺水壩承包經(jīng)營權。
原告為證明所陳述的事實及支持其訴訟主張,向本院提供了如下證據(jù):
1、承包《合同書》一份。證明1993年5月1日原告與高灣村、蔣灣村簽訂了承包合同,承包期限為三十年。
2、老河口市人民法院作出的(2005)河民初字第132號民事判決書和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的(2006)襄中民一終字第184號民事裁定書各一份,證明原告承包土地嶺水壩的合法性。
3、蔣灣村收條一張。證明蔣灣村收到原告交納的2002年至2023年二十一年的承包款,每年200元,二十一年承包費共計4200元;該村高世俊經(jīng)辦。
4、高灣村收條一張。證明高灣村收到原告交納的2013年至2023年十年的承包款每年200元,十年承包費合計2000元;該村梁元林經(jīng)辦。
5、老河口市公安局張集派出所的接處警證明。證明被告侵占原告合法承包土地嶺水壩經(jīng)營權的事實。
6、照片四張。證明被告李榮強侵占原告承包土地嶺水壩合法承包經(jīng)營權的事實。
被告李榮強辯稱:原告的訴訟請求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原告的合同已到期,被告并沒有侵占原告土地嶺水壩的承包經(jīng)營權,請求法院依法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為證明所陳述的事實及支持其抗辯理由,向本院提供了如下證據(jù):
1、老河口市公證處作出的公證書一份。證明原告與高灣村、蔣灣村于1993年5月7日簽訂的《漁業(yè)承包合同》是二十年,此合同經(jīng)老河口市公證處進行公證,原告的承包期限已屆滿。
2、老河口市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和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民事裁定書各一份。證明原告的承包期限為二十年,已被法院判決確認,現(xiàn)原告的承包期限已屆滿。
3、收條四張。證明原告交承包款的情況;證明原告交承包款給高灣村交到2004年;給蔣灣村交到2004年。
經(jīng)庭審質(zhì)證,被告對原告所舉的證據(jù)2、5、6無異議,本院予以采信;對原告所舉的證據(jù)1有異議,認為系無效合同。后原告與高灣村、蔣灣村又簽訂了一份《漁業(yè)承包合同》,期限為二十年,且經(jīng)過公證處公證。對原告所舉的證據(jù)3、4有異議,認為系白條,承包款未入高灣村、蔣灣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帳目。原告很多年沒交承包款,現(xiàn)一次性交清十年、二十一年的承包款,不符合常理。本院認為,原告所舉的證據(jù)1是《合同書》,1993年5月1日簽訂的,合同期限為三十年。1993年5月7日原告與高灣村、蔣灣村又簽訂了一份《漁業(yè)承包合同》,承包期限變更為二十年,且經(jīng)過公證處公證,對原告所舉的證據(jù)1不予以采納;原告所舉的證據(jù)3、4系白條,本院不予處理。原告對被告所舉的證據(jù)1、2、3無異議,本院予以采信。
經(jīng)審理查明,位于老河口市張集鎮(zhèn)高灣村、蔣灣村交界處的“土地嶺”水壩屬于兩個村集體經(jīng)濟組成的成員共同所有。1993年5月1日原告畢某某與高灣村、蔣灣村簽訂了《合同書》一份,合同約定承包期限為三十年,每年承包款為400元,每年上交給高灣村200元承包款;每年上交給蔣灣村200元承包款。于1993年5月7日原告畢某某又與高灣村、蔣灣村簽訂了《漁業(yè)承包合同》一份,該合同經(jīng)公證處公證,合同規(guī)定:蔣灣村、高灣村將位于土地嶺面積為三十畝的水壩發(fā)包給畢某某管理、收益,承包期限為二十年,即從1993年1月1日起2012年12月底為止。單方撕毀合同,罰款5000元。每年的承包款為400元,于每年12月底以前交清蔣灣村200元、高灣村200元。若拖欠一天罰款5元等權利和義務。合同簽訂后,原告畢某某從1993年開始至1999年分別購買魚苗往水壩內(nèi)投放,經(jīng)營管理水壩,并按合同規(guī)定的承包款分別向高灣村、蔣灣村交納。1999年后原告因孩子上學,沒有經(jīng)營管理好水壩,也沒有捕過魚,土地嶺水壩處于閑置狀態(tài)。2001年3月1日蔣灣村在沒有與畢某某解除合同的情況下單方面將土地嶺屬于蔣灣村的一半水面交給薛國平(已去世)使用,并簽訂了《庫區(qū)使用協(xié)議》,使用期限為15年,即從2001年4月至2016年為止。協(xié)議約定:蔣灣村允許薛國平從事魚類養(yǎng)殖,薛國平不交任何費用,薛國平必須看護蔣灣村的財產(chǎn)安全。若財產(chǎn)被損壞或被盜,按實際損失價格給予賠償。而高灣村不予認可薛國平承包。2001年至2004年原告畢某某并不知道薛國平在經(jīng)營水壩,未阻攔過薛國平經(jīng)營。原告畢某某繼續(xù)向高灣村、蔣灣村交承包費。原告的承包費交到2004年,高灣村、蔣灣村分別出具了收條。
2005年7月7日因天下暴雨,洪水猛漲,造成土地嶺水壩決口。薛國平以從決口處跑走大批成魚為由要求引丹工程管理局賠償,并予以阻攔不讓引丹工程管理局施工。此時,原告畢某某得知此事后,以自己是合法承包人,并簽訂有承包合同為由,要求薛國平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返還其合法的水壩承包經(jīng)營權。并于2005年向老河口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在訴訟過程中,原告畢某某當時并沒有舉證1993年5月1日所簽訂的三十年的《合同書》,而是舉證了1993年5月7日所簽訂的二十年的《漁業(yè)承包合同》。本院于2006年1月26日依法作出(2005)河張民初字第132號民事判決書,判決確認了1993年5月7日原告畢某某與高灣村、蔣灣村簽訂的承包期限為二十年,且經(jīng)過公證處公證的《漁業(yè)承包合同》系有效合同。判令薛國平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返還原告畢某某土地嶺水壩的承包經(jīng)營權。薛國平不服該判決向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06年6月27日依法作出(2006)襄中民一終字第184號民事裁定書,本案接薛國平自動撤回上訴處理。法院作出的判決生效后,原告畢某某未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薛國平也沒有將土地嶺水壩的承包經(jīng)營權交付給畢某某,從2007年起,土地嶺水壩又處于閑置狀態(tài)。后薛國平因欠被告李榮強岳父孫傳斌的錢未還,于2009年3月1日薛國平私自將土地嶺水壩轉(zhuǎn)包給李榮強承包經(jīng)營,薛國平與李榮強簽訂了魚塘承包合同,約定承包期限為三年,截止2012年底為止。李榮強在承包經(jīng)營期間,原告畢某某及高灣村、蔣灣村沒有阻攔制止過李榮強承包經(jīng)營。薛國平死亡后,薛國平兒子薛彬、妻子王小風對薛國平生前所欠孫傳斌的款予以認可,于2012年1月29日給被告李榮強岳父孫傳斌出具借到50000元現(xiàn)金的借條一張,并注明魚塘從2013年1月起至2020年1月為止,由孫傳斌使用,以上借款不在付息。由于孫傳斌沒有精力經(jīng)營,孫傳斌又讓李榮強繼續(xù)經(jīng)營管理土地嶺水壩。被告李榮強在承包經(jīng)營管理期間,原告畢某某從未阻攔過,而高灣村、蔣灣村也未制止過。被告李榮強在土地嶺水壩邊建蓋了三間房屋,在水庫內(nèi)投放有魚苗,并購置了輪船、漁網(wǎng)、增養(yǎng)機等用于養(yǎng)魚、撲魚的設施。
2013年1月4日,原告畢某某向高灣村交納2013年至2023年土地嶺水壩十年的承包款2000元;2013年1月5日,原告畢某某向蔣灣村交納2002年至2023年土地嶺二十一年的承包款(注:畢某某向蔣灣村交承包款原來已交到2004年);高灣村、蔣灣村分別在1993年5月1日與畢某某所簽訂的三十年的《合同書》上蓋章。2013年4月19日被告李榮強雇傭挖掘機在土地嶺水壩靠南邊的位置施工攔壩,原告畢某某稱該水壩屬自己承包經(jīng)營為由向老河口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報警,老河口市公安局張集派出所及時出警,民警經(jīng)調(diào)查詢問,認為畢某某與李榮強存在承包土地嶺水壩的合同糾紛,無法解決,故原告畢某某以自己所簽訂的承包合同是三十年,前二十年已過,不在追究了,所有損失自愿放棄,要求繼續(xù)承包合同期內(nèi)后十年的土地嶺水壩為由訴至本院,要求被告李榮強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返還土地嶺水壩承包經(jīng)營權。而被告李榮強以原告畢某某的合同已到期,原告畢某某沒有訴權,自己是善意的取得土地嶺水壩的承包經(jīng)營權,現(xiàn)購買有船只、魚網(wǎng)、建蓋的有房屋三間等設施設備,共投資了95310元,自己遭受很大損失為由,而不同意返還土地嶺水壩承包經(jīng)營權。經(jīng)本院主持調(diào)解,被告提出自己投資很大,損失應由原告賠償,原告畢某某以被告的損失是誰造成的,誰就應該賠償,被告應找死者薛國平或薛國平的兒子、妻子賠償,原告不同意賠償,雙方爭議較大,無法達成一致意見。
本院認為,合法的承包關系受法律保護,該案土地嶺水壩的承包經(jīng)營權屬于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的范疇,土地嶺水壩的承包經(jīng)營權屬于用益物權,依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承包法》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予以調(diào)整。本案原告畢某某與高灣村、蔣灣村于1993年5月1日簽訂的《合同書》雖然約定承包期限為三十年,但1993年5月7日原告畢某某與高灣村、蔣灣村又簽訂了一份《漁業(yè)承包合同》將合同約定的承包期限變更為二十年,該合同又經(jīng)過公證處公證,已被生效的(2005)河張民初字第132號民事判決書及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06)襄中民一終字第184號民事裁定書確認,足以證明原告畢某某與高灣村、蔣灣村所簽訂的《漁業(yè)承包合同》的期限為二十年,故經(jīng)過公證處公證的二十年的《漁業(yè)承包合同》系有效合同,原告畢某某與高灣村、蔣灣村于1993年5月1日所簽訂的《合同書》已失去法律效力,原告畢某某不享有承包經(jīng)營權。土地嶺水壩屬于高灣村、蔣灣村兩個村的集體經(jīng)濟組織的村民所有,故農(nóng)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有權依法承包由本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發(fā)包的水壩,本案原告畢某某不屬于兩個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的成員,依法無權承包集體經(jīng)濟組織的土地。2013年1月份,原告畢某某分別向高灣村、蔣灣村交清后十年和后二十一年的承包款后,高灣村、蔣灣村又在失去法律效力的《合同書》上蓋章,追認合同的效力及承包期限,沒有法律依據(jù),亦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nóng)村土地承包法》的規(guī)定,高灣村、蔣灣村的這種追認屬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高灣村、蔣灣村明知水壩存在糾紛,在沒有與原告畢某某續(xù)簽合同的情況下,收取原告畢某某的承包款,系雙方當事人自愿行為,系另一法律關系,本案不作處理。故原告主張以1993年5月1日與高灣村、蔣灣村所簽訂的三十年的《合同書》屬有效合同,要求被告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返還土地嶺水壩承包經(jīng)營權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經(jīng)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四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七條、第一百三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農(nóng)村土地承包法》第五條、第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nóng)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一款第(二)項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畢某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500元,由原告畢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500元,款匯湖北省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襄陽萬山支行。戶名:湖北財政預算外資金襄陽分戶,帳號17-451701040001338;上訴人也可以將上訴案件受理費交給老河口市人民法院或直接到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交費。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七日內(nèi)仍未預交訴訟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長 馮選榮
審判員 盧勇
審判員 程勇
書記員: 單俊嶺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