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畢有均,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襄陽市襄城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桂富新,湖北百龍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余金芝,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襄陽市襄州區(qū)。
被告: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址,系余金芝丈夫。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曙輝,湖北三顧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襄陽市天元俊毅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住所:襄陽市襄州區(qū)雙溝鎮(zhèn)肖坡村。
法定代表人:岳某某,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原告畢有均與被告余金芝、岳某某、襄陽市天元俊毅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元農業(yè)公司)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8月15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7年1月19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畢有均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桂富新、被告岳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曙輝到庭參加訴訟,被告余金芝、天元農業(yè)公司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庭后,原告與被告岳某某申請庭外和解,但未達成和解協(xié)議。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畢有均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余金芝、岳某某夫婦共同償還原告借款本金750000元及利息(其中200000元自2013年4月8日起、50000元自2013年4月24日起、200000元自2013年5月13日起、200000元自2013年5月22日起、100000元自2013年8月1日起,均按年利率24%計算至還清之日止);訴訟過程中,原告將借款本金數(shù)額由750000元變更為700000元;2.判令被告天元農業(yè)公司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3.判令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
事實和理由:2013年,原告畢有均受聘于被告天元農業(yè)公司擔任融資經(jīng)理期間,被告岳某某以其妻余金芝的名義分六次向原告借款750000元(分別為2013年4月8日借款200000元、2013年4月24日借款50000元、2013年5月13日借款200000元、2013年5月22日借款50000元、150000元,2013年8月1日借款100000元),用于天元農業(yè)公司周轉。上述六筆借款,均由被告余金芝向原告出具借條,借條上“擔保人”一欄均有被告岳某某和被告天元農業(yè)公司印章。上述借款期限屆滿后,被告岳某某于2016年5月11日分別在六份借條上簽名,以重新計算訴訟時效,并口頭承諾于2016年7月中旬還本付息。但逾期未償還,引起本案訴訟。
被告余金芝、天元農業(yè)公司未向本院提交答辯意見。
被告岳某某辯稱:1.其不是本案借款人。涉案借條上清楚載明借款人系余金芝,借條上只有岳某某蓋章,并無岳某某簽字。雖然原告出借的款項部分匯入岳某某賬戶,但系原告依借款人余金芝要求將借款匯入指定的岳某某賬戶。2.其亦不是本案擔保人。擔保行為必須有擔保人簽字和捺印確認才能成立,而案涉借條上“擔保人”一欄只有岳某某個人私章,并無岳某某簽字;岳某某于2016年5月11日在六份借條上的簽名,并非是在“借款人”或“擔保人”欄所簽,意為只是知道、認可借款這件事,而非提供擔保。3.即使岳某某是擔保人,本案的主合同和擔保合同也已超過訴訟時效和保證期間。4.被告天元農業(yè)公司對外提供擔保,未經(jīng)股東會決議,擔保行為應屬無效,且已超過保證期間。5.2013年4月24日的借款50000元,原告未提交相應的付款憑證。綜上,請求駁回原告對被告岳某某的訴訟請求。
經(jīng)審理查明:被告天元農業(yè)公司系由被告岳某某和岳立杰為股東成立的(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岳某某。2013年,原告畢有均受聘于被告天元農業(yè)公司擔任融資經(jīng)理。被告岳某某、余金芝系夫妻關系,雙方于2008年3月17日登記結婚。
2013年4月8日、4月24日、5月13日、5月22日、5月22日、8月1日,被告余金芝向原告畢有均分別借款200000元、50000元、200000元、50000元、150000元、100000元,并出具借條六份,約定借款期限分別為:2013年4月8日至2014年4月8日、2013年4月23日至2014年4月23日、2013年5月13日至2014年5月13日、2013年5月22日至2014年5月22日、2013年5月22日至2014年5月22日、2013年8月1日至2014年8月1日;年利率分別為:36%、36%、36%、36%、30%、30%。被告余金芝在上述六份借條上的“借款人”處簽名,被告岳某某在上述六份借條上的“擔保人”處加蓋個人私章,被告天元農業(yè)公司在上述六份借條上的“擔保人”處加蓋公司印章。2016年5月11日,被告岳某某在上述六份借條上的空白處簽名。
2013年4月8日、5月13日、5月22日、8月1日,原告畢有均通過建行轉賬分別向被告岳某某的賬戶匯入200000元、200000元、200000元、100000元,以上合計700000元。
借款后,被告岳某某于2013年6月5日至2014年4月21日通過建行轉賬共向原告畢有均的賬戶匯入239712元;被告余金芝于2014年2月20日至2014年6月20日通過農行轉賬共向原告畢有均的賬戶匯入31744元。綜上,被告岳某某、余金芝于2013年6月5日至2014年6月20日共計向原告畢有均的賬戶匯入271456元。
本院認為,綜合原、被告的訴辯意見,本案的爭議焦點為:1.被告岳某某究竟是本案的借款人還是擔保人?2.原告提起本案訴訟是否超過法定訴訟時效期間?3.擔保人被告天元農業(yè)公司的擔保行為是否有效?保證期間是否已過?4.借款本金數(shù)額應如何認定?5.被告已償還的利息數(shù)額應如何認定?
關于爭議焦點1.被告岳某某究竟是本案的借款人還是擔保人?本院認為: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本案被告余金芝向原告畢有均出具的六份借條,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除約定的年利率30%、36%過高,依法應調整為法定高限標準即年利率24%外,其他內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本院予以確認。原告訴請被告余金芝、岳某某夫婦對案涉借款本息共同承擔償還責任。被告岳某某與被告余金芝系夫妻關系,且在案涉六份借條上簽名,說明岳某某也有向原告借款的共同合意。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解釋(二)》第二十四條:“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guī)定情形的除外”之規(guī)定,本案所涉借款發(fā)生在被告余金芝、岳某某夫妻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且被告余金芝、岳某某沒有提供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的證據(jù),也未提供能夠證明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guī)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財產(chǎn)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chǎn)清償”情形或所借債務并非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證據(jù),故本院認定該借款應為夫妻共同債務,被告余金芝、岳某某應予共同償還。原告依約向被告岳某某履行了借款出借義務,原告與被告余金芝、岳某某之間的借貸關系成立。被告余金芝、岳某某未按照約定的期限償還原告借款本息,依法應承擔還本付息的民事責任。
關于爭議焦點2.原告提起本案訴訟是否超過法定訴訟時效期間?本院認為:有約定履行期限的債權請求權,從期限屆滿之日的第二日開始起算兩年。本案六筆借款中第一筆借款約定借款期限至2014年4月8日止,最后一筆借款約定借款期限至2014年8月1日止。原告于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即2016年8月15日向本院起訴,但被告岳某某于2016年5月11日分別在六份借條上簽名,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二條:“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或者自愿履行義務后,又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之規(guī)定,因此,原告提起本案訴訟并未超過法定訴訟時效期間。
關于爭議焦點3.擔保人被告天元農業(yè)公司的擔保行為是否有效?保證期間是否已過?被告岳某某認為天元農業(yè)公司對外提供擔保,未經(jīng)股東會決議,擔保行為應屬無效。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六條規(guī)定“公司為公司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的,必須經(jīng)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其立法本意在于限制公司主體行為,其實質是內部控制程序,不能以此約束交易相對人;且此規(guī)定宜理解為管理性規(guī)范,違反該規(guī)范不宜認定擔保無效。故被告天元農業(yè)公司為被告余金芝的債務向原告提供擔保系其真實意思的表示,未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應屬有效。關于保證期間是否已過?本院認為:被告天元農業(yè)公司在案涉六份借條上的“擔保人”處加蓋公司印章,該公司作為擔保人的身份明確,應當承擔保證責任。原、被告雖未約定保證方式,但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九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保證方式?jīng)]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連帶責任保證承擔保證責任”,故被告天元農業(yè)公司應當對案涉借款本息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同時,原、被告亦未約定保證期間,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6個月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和前款規(guī)定的保證期間,債權人未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因案涉六筆借款中最后一筆借款約定借款期限至2014年8月1日止,則本案主債務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日即為2014年8月1日,保證期間自2014年8月2日起至2015年2月1日止?,F(xiàn)原告在保證期間屆滿后即2016年8月15日向本院起訴要求被告天元農業(yè)公司承擔保證責任,同時其亦未舉證證明曾于保證期間屆滿前要求被告天元農業(yè)公司承擔保證責任,故被告天元農業(yè)公司依法應免除保證責任。
關于爭議焦點4.本案借款本金金額應如何認定?本院認為:因原告提供的證據(jù)只能證明其通過建行轉賬分別向被告岳某某的賬戶匯入200000元、200000元、200000元、100000元,以上合計700000元。余款50000元(即2013年4月24日發(fā)生的借款50000元)原告主張以現(xiàn)金方式支付給被告,除借條外未提供其他證據(jù)予以佐證。訴訟中原告放棄對該50000元借款本金的主張,屬其對自己民事權利的處分,本院予以確認,故本案借款本金金額應當認定為700000元。
關于爭議焦點5.被告已償還的利息數(shù)額應如何認定?借款后,被告岳某某、余金芝于2013年6月5日至2014年6月20日共計向原告畢有均的賬戶匯入271456元。被告認為其中包含:①還息252258元;②原告在任職被告天元農業(yè)公司融資經(jīng)理期間,為天元農業(yè)公司向他人融資的業(yè)績提成19198元。原告認為所付271456元中包含:①還息231473.6元;②業(yè)績提成38332.4元;③2013年6月5日被告應報銷原告因業(yè)務接待客戶墊付的招待費1650元。雙方有爭議的款項為:業(yè)績提成是19198元還是38332.4元和招待費1650元。本院認為,在該事實真?zhèn)尾幻鞯那闆r下,依據(jù)合同履行的舉證責任分配原則,應由負有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故對上述爭議款項數(shù)額,原告應負舉證責任,而原告未能舉證,因此本院對原告主張的業(yè)績提成數(shù)額為38332.4元和招待費數(shù)額為1650元不予支持;對被告主張的業(yè)績提成數(shù)額為19198元予以采納。但業(yè)績提成和招待費,與本案不屬同一法律關系調整范疇,權利人可另案主張權利。據(jù)此,本院認定被告已償還的利息數(shù)額為252258元。此款系被告于2013年6月5日至2014年6月20日期間分14筆償還的,應如何計算抵充的本金和利息部分?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第二款“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之規(guī)定,被告已支付的利息以不超過年利率36%計算的數(shù)額為限。本案中,原、被告間六份借條約定的利率分別有年利率30%和36%,均未超過自然債務區(qū)年利率24%-36%的上限。被告已經(jīng)按上述年利率償還的利息,屬自愿履行范疇,本院不予干預。另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條“債務人的給付不足以清償其對同一債權人所負的數(shù)筆相同種類的全部債務,應當優(yōu)先抵充已到期的債務;幾項債務均到期的,優(yōu)先抵充對債權人缺乏擔保或者擔保數(shù)額最少的債務;擔保數(shù)額相同的,優(yōu)先抵充債務負擔較重的債務;負擔相同的,按照債務到期的先后順序抵充;到期時間相同的,按比例抵充。但是,債權人與債務人對清償?shù)膫鶆栈蛘咔鍍數(shù)殖漤樞蛴屑s定的除外?!薄⒌诙粭l“債務人除主債務之外還應當支付利息和費用,當其給付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時,并且當事人沒有約定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下列順序抵充:(一)實現(xiàn)債權的有關費用;(二)利息;(三)主債務?!敝?guī)定,本案應按照先還息后還本、優(yōu)先抵充已到期的債務的原則,優(yōu)先抵充第一筆債務。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⑴.至2013年6月5日,被告尚欠借款本金200000元及利息11400元,被告償還1650元,下欠借款本金200000元及利息9750元;
⑵.至2013年6月20日,尚欠借款本金200000元及利息12550元,被告償還3835元,下欠借款本金200000元及利息8715元;
⑶.至2013年7月20日,尚欠借款本金200000元及利息14515元,被告償還46993元,下欠借款本金167522元;
⑷.至2013年8月20日,尚欠借款本金167522元及利息5026元,被告償還6047元,下欠借款本金166501元;
⑸.至2013年9月20日,尚欠借款本金166501元及利息4995元,被告償還8464元,下欠借款本金163032元;
⑹.至2013年10月21日,尚欠借款本金163032元及利息4891元,被告償還53147元,下欠借款本金114776元;
⑺.至2013年11月20日,尚欠借款本金114776元及利息3329元,被告償還7083元,下欠借款本金111022元;
⑻.至2013年12月20日,尚欠借款本金111022元及利息3220元,被告償還7494元,下欠借款本金106748元;
⑼.至2014年1月20日,尚欠借款本金106748元及利息3202元,被告償還52937元,下欠借款本金57013元;
⑽.至2014年2月20日,尚欠借款本金57013元及利息1710元,被告償還9562元,下欠借款本金49161元;
⑾.至2014年3月20日,尚欠借款本金49161元及利息1327元,被告償還8562元,下欠借款本金41926元;
⑿.至2014年4月21日,尚欠借款本金41926元及利息1258元,被告償還52062元,抵充完第一筆借款200000元本息后,結余8878元。加上最后兩筆還款即2014年5月20日、6月20日償還的6810元、6810元,共計結余22498元,本應繼續(xù)抵充第二筆借款。但因被告14筆還款總額合計271456元中不僅包含償還利息部分252258元,還包含業(yè)績提成19198元。庭審中,原、被告對此14筆還款中哪些是業(yè)績提成、哪些是償還利息部分均陳述不清。本院酌定被告還款抵充第一筆債務本息后剩余款項和業(yè)績提成數(shù)額19198元相近部分也即22498元為業(yè)績提成。但業(yè)績提成數(shù)額只有19198元,則多出的3300元視為結余的利息。然后繼續(xù)抵充第三筆即2013年5月13日的借款200000元(因第二筆借款即2013年4月24日發(fā)生的借款50000元,本院未予認定且原告已放棄)。經(jīng)本院計算,已還了17天[3300元÷(200000元×36%÷360天)]即至2013年5月30日的利息,故第三筆即2013年5月13日的借款200000元計算利息的起始日應為2013年5月31日。因雙方只約定了借期內利率,未約定逾期利息,對于逾期利率該如何確定?本院認為,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九條第二款第(二)項“約定了借期內的利率但未約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張借款人自逾期還款之日起按照借期內的利率支付資金占用期間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之規(guī)定,本案中,原、被告間的六份借條約定的利率分別有年利率30%和36%,均超過了法律規(guī)定,故本案對于原告主張的逾期利息應當按照年利率24%來計算。
綜上,被告尚欠原告借款本金500000元及利息(其中借款本金200000元自2013年5月31日起、借款本金50000元自2013年5月22日起、借款本金150000元自2013年5月22日起、借款本金100000元自2013年8月1日起,均按年利率24%計算至還清之日止)。
綜上所述,本院對于原告的訴訟請求能夠成立的部分予以支持,不能成立部分予以駁回。被告余金芝、天元農業(yè)公司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視為自行放棄抗辯權利,不影響本案的審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第二百一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九條、第二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一條第一款、第九條第(二)項、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九條第二款第(二)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缺席判決如下:
一、被告余金芝、被告岳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償還原告畢有均借款本金500000元及利息(其中借款本金200000元自2013年5月31日起、借款本金50000元自2013年5月22日起、借款本金150000元自2013年5月22日起、借款本金100000元自2013年8月1日起,均按年利率24%計算至還清之日止);
二、駁回原告畢有均對被告襄陽市天元俊毅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
三、駁回原告畢有均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不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6750元,減半收取計8375元,由被告余金芝、岳某某共同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何峰
書記員: 辛進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