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飛遠科技有限公司
謝浩(湖北浩頌律師事務所)
劉濤(湖北浩頌律師事務所)
蔡淑潔
葉子盛
張文慧代理權限特別授權
原告:武漢飛遠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地:武漢市洪山區(qū)獅子山1號。
法定代表人:袁宗輝,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謝浩、劉濤,湖北浩頌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被告:蔡淑潔,現(xiàn)無職業(yè)。
委托代理人:葉子盛、張文慧。代理權限:特別授權。
原告武漢飛遠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原告)與被告蔡淑潔(下稱被告)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施余芳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代理人劉濤、被告委托代理人葉子盛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原告自用工之日起就與被告簽訂了勞動合同,合同屆滿后,被告沒有要求提出續(xù)簽,因此原告無需向被告支付雙倍工資差額。因為原告經營困難,且被告曠工,違反公司考勤紀律,故原告解除勞動合同符合法律規(guī)定,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被告休假天數(shù)超過了應休年休假天數(shù),原告沒有義務再支付被告帶薪年休假工資,且超過時效。仲裁裁決錯誤。請求判決:1、原告沒有義務向被告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二倍工資27068.33元、2014年1月工資3150元、經濟補償7662.51元以及帶薪年休假工資3522.99元,社會保險損失2009.36元及辦理失業(yè)保險申領手續(xù);2、本案的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原告為支持其訴稱,庭審中提交以下證據(jù):
證據(jù)一、勞動合同,證明員工累計曠工達3日或以上,原告有權解除勞動合同。
證據(jù)二、考勤表,證明被告2013年度曠工6天。
證據(jù)三、2010年-2013年度利潤表,證明原告連續(xù)四年沒有利潤,持續(xù)虧損,經營困難。
被告辯稱:原告在合同到期后,沒有與被告續(xù)簽勞動合同,應當支付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被告沒有曠工,沒有違反規(guī)章制度,原告是因經營困難而解除勞動關系,因此,被告符合享受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shù)臈l件。原告沒有證據(jù)證明被告享受了年休假或者支付了年休假工資,且被告主張帶薪年休假工資的訴請沒有超過訴訟時效,因此應當支付被告帶薪年休假工資。原告仲裁中認可拖欠被告2014年1月份工資及數(shù)額,故應按仲裁裁決的工資標準支付被告2014年1月份工資。原告要求沒有義務向被告支付社會保險損失及辦理失業(yè)保險申領手續(xù)的訴請,屬一裁終局,法院不應受理。仲裁裁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請求參照仲裁裁決做出判決。
被告為支持其辯稱,庭審中提交以下證據(jù):
證據(jù)一、勞動合同,證明被告于2011年2月11日入職原告處,2013年2月10日勞動合同到期后,原告未與被告續(xù)訂勞動合同,但雙方勞動關系繼續(xù)。
證據(jù)二、員工工資單,證明原告至今拖欠被告2014年1月份工資,雙方勞動關系解除前十二個月被告月平均工資為3150元,原告未支付帶薪年休假工資,被告沒有遲到、早退、曠工。
證據(jù)三、社會保險費參保記錄,證明原告在2014年1月23日辭退被告之前已經停繳了社保,同時證明被告自行繳納了2011年2月至2011年5月的養(yǎng)老及醫(yī)療保險費2009.36元。
上述證據(jù)經庭審質證,被告對原告提交證據(jù)一的真實性無異議,但合同到期后,原告沒有與被告續(xù)簽合同,被告遵守了原告的規(guī)章制度及沒有遲到曠工的情形;對證據(jù)二的真實性、合法性有異議,與被告提交工資表中的出勤天數(shù)不一致;對證據(jù)三不予質證,該證據(jù)與本案無關。原告對被告提交證據(jù)一、證據(jù)三的真實性和證明目的均無異議;對證據(jù)二中工資發(fā)放數(shù)額沒有異議,其他的內容為被告?zhèn)卧?,不予認可。本院對原告提交的證據(jù)一及被告提交的證據(jù)一、證據(jù)二、證據(jù)三的真實性予以認定。
經審理查明:2011年2月11日,被告應聘至原告處從事生產技術員工作。雙方簽訂了勞動合同,約定勞動合同的終止期限為2013年2月10日。合同到期后,雙方未續(xù)簽勞動合同,但被告仍繼續(xù)在原告處工作。2014年1月23日,原告因經營困難,與被告解除勞動關系,被告離職。2014年1月26日,被告申請仲裁。仲裁裁決如下:1、原告自裁決書生效之日起七日內支付被告未簽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差額27068.33元(2554.17元/月×10個月+2533.33元/月÷21.75天×13天);2、原告自裁決書生效之日起七日內支付被告2014年1月工資3150元;3、原告自裁決書生效之日起七日內支付被告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7662.51元(2554.17元/月×3個月);4、原告自裁決書生效之日起七日內支付被告年休假工資3522.99元(2554.17元/月÷21.75天×5天×300%×2年);5、原告自裁決書生效之日起七日內支付被告社會保險損失2009.36元(502.34元/月×4個月);6、原告為被告辦理失業(yè)保險申領手續(xù);7、駁回被告要求賠償金的仲裁請求;8、雙方解除勞動關系。原告不服仲裁裁決,訴至本院,訴請如前。
另查明:原告未支付被告2014年1月工資。被告未休年休假,原告未支付被告年休假工資。被告離職前十二個月月平均工資為2836元。原告自2011年6月起為被告繳納了社會保險,被告自行在流動窗口繳納了2011年2月至2011年5月的基本養(yǎng)老和基本醫(yī)療保險共計1981.36元。
本院認為:原告在合同到期后繼續(xù)與被告建立勞動關系,但自合同到期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被告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應向被告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由于被告對仲裁裁決未提起訴訟,扣除已支付的工資,故原告應支付被告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差額27068.33元。因被告在2014年1月1日至離職前,為原告提供了正常勞動,故原告應支付被告2014年1月工資2086元(2836元/月÷21.75天×16天)。原告因經營困難,與被告解除勞動關系,應按被告在原告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的工資標準以及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的標準向被告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但由于被告對仲裁裁決未提起訴訟,故原告應支付被告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7662.51元。原告提出被告曠工,不應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shù)闹鲝?,因沒有證據(jù)證實被告曠工,故不能成立,不予采信。自2008年1月1日起,單位職工享受帶薪年休假。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為5天。原告未安排被告休年休假,也未支付年休假工資,但被告主張2012年1月23日之前年休假工資的請求已超過二年的訴訟時效,扣除已支付的工資,故原告應支付被告年休假工資為2607.81元(2836元/月÷21.75天×5天/年×2年×200%)。原告提出被告休假天數(shù)超過了應休年休假天數(shù)的主張,因沒有證據(jù)證實,故不能成立,不予采信。勞動關系建立,雙方應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原告未為被告繳納2011年2月至2011年5月的社會保險,但被告自行在個人流動窗口繳納了社會基本養(yǎng)老和基本醫(yī)療保險,故原告應支付被告自行在流動窗口繳納的2011年2月至2011年5月基本養(yǎng)老和基本醫(yī)療保險費1981.36元。被告自行繳納的大額醫(yī)療保險,依法由其自行承擔。原告要求沒有義務向被告辦理失業(yè)保險申領手續(xù)的訴訟請求,因辦理失業(yè)保險申領手續(xù)屬行政部門管轄范圍,不屬于法院管轄范圍,故本案不作處理。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 ?、第四十六條 ?、第四十七條 ?、第八十二條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五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武漢飛遠科技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被告蔡淑潔未簽訂勞動合同雙倍工資27068.33元;
二、原告武漢飛遠科技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被告蔡淑潔2014年1月工資2086元;
三、原告武漢飛遠科技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被告蔡淑潔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7662.51元;
四、原告武漢飛遠科技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被告蔡淑潔年休假工資2607.81元;
五、原告武漢飛遠科技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被告蔡淑潔自行在流動窗口繳納的基本養(yǎng)老和基本醫(yī)療費1981.36元;
六、駁回原告武漢飛遠科技有限公司其他訴訟請求。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本院免于收取。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0元,款匯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收款單位全稱:武漢市財政局非稅收入匯繳專戶市中院訴訟費分戶;賬號:07×××93;開戶行:農行武漢市民航東路分理處832886。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訴訟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經審理查明:2011年2月11日,被告應聘至原告處從事生產技術員工作。雙方簽訂了勞動合同,約定勞動合同的終止期限為2013年2月10日。合同到期后,雙方未續(xù)簽勞動合同,但被告仍繼續(xù)在原告處工作。2014年1月23日,原告因經營困難,與被告解除勞動關系,被告離職。2014年1月26日,被告申請仲裁。仲裁裁決如下:1、原告自裁決書生效之日起七日內支付被告未簽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差額27068.33元(2554.17元/月×10個月+2533.33元/月÷21.75天×13天);2、原告自裁決書生效之日起七日內支付被告2014年1月工資3150元;3、原告自裁決書生效之日起七日內支付被告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7662.51元(2554.17元/月×3個月);4、原告自裁決書生效之日起七日內支付被告年休假工資3522.99元(2554.17元/月÷21.75天×5天×300%×2年);5、原告自裁決書生效之日起七日內支付被告社會保險損失2009.36元(502.34元/月×4個月);6、原告為被告辦理失業(yè)保險申領手續(xù);7、駁回被告要求賠償金的仲裁請求;8、雙方解除勞動關系。原告不服仲裁裁決,訴至本院,訴請如前。
另查明:原告未支付被告2014年1月工資。被告未休年休假,原告未支付被告年休假工資。被告離職前十二個月月平均工資為2836元。原告自2011年6月起為被告繳納了社會保險,被告自行在流動窗口繳納了2011年2月至2011年5月的基本養(yǎng)老和基本醫(yī)療保險共計1981.36元。
本院認為:原告在合同到期后繼續(xù)與被告建立勞動關系,但自合同到期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被告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應向被告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由于被告對仲裁裁決未提起訴訟,扣除已支付的工資,故原告應支付被告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差額27068.33元。因被告在2014年1月1日至離職前,為原告提供了正常勞動,故原告應支付被告2014年1月工資2086元(2836元/月÷21.75天×16天)。原告因經營困難,與被告解除勞動關系,應按被告在原告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的工資標準以及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的標準向被告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但由于被告對仲裁裁決未提起訴訟,故原告應支付被告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7662.51元。原告提出被告曠工,不應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shù)闹鲝垼驔]有證據(jù)證實被告曠工,故不能成立,不予采信。自2008年1月1日起,單位職工享受帶薪年休假。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為5天。原告未安排被告休年休假,也未支付年休假工資,但被告主張2012年1月23日之前年休假工資的請求已超過二年的訴訟時效,扣除已支付的工資,故原告應支付被告年休假工資為2607.81元(2836元/月÷21.75天×5天/年×2年×200%)。原告提出被告休假天數(shù)超過了應休年休假天數(shù)的主張,因沒有證據(jù)證實,故不能成立,不予采信。勞動關系建立,雙方應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原告未為被告繳納2011年2月至2011年5月的社會保險,但被告自行在個人流動窗口繳納了社會基本養(yǎng)老和基本醫(yī)療保險,故原告應支付被告自行在流動窗口繳納的2011年2月至2011年5月基本養(yǎng)老和基本醫(yī)療保險費1981.36元。被告自行繳納的大額醫(yī)療保險,依法由其自行承擔。原告要求沒有義務向被告辦理失業(yè)保險申領手續(xù)的訴訟請求,因辦理失業(yè)保險申領手續(xù)屬行政部門管轄范圍,不屬于法院管轄范圍,故本案不作處理。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 ?、第四十六條 ?、第四十七條 ?、第八十二條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五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武漢飛遠科技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被告蔡淑潔未簽訂勞動合同雙倍工資27068.33元;
二、原告武漢飛遠科技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被告蔡淑潔2014年1月工資2086元;
三、原告武漢飛遠科技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被告蔡淑潔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7662.51元;
四、原告武漢飛遠科技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被告蔡淑潔年休假工資2607.81元;
五、原告武漢飛遠科技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被告蔡淑潔自行在流動窗口繳納的基本養(yǎng)老和基本醫(yī)療費1981.36元;
六、駁回原告武漢飛遠科技有限公司其他訴訟請求。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本院免于收取。
審判長:施余芳
書記員:胡呈慧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