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精測電子衡器有限公司
郭德超(湖北宜昌伍家崗區(qū)長江法律服務所)
宜昌華捷路橋工程有限公司
張廣(湖北楚雄律師事務所)
羅某國
宜昌宜量儀器有限公司
羅某國、宜昌宜量儀器有限公司
陳云飛(湖北楚雄律師事務所)
原告武漢精測電子衡器有限公司,住所地武漢吳家山臺商投資區(qū)銀湖科技產業(yè)園特102號。
法定代表人張松華,該公司經理。
委托代理人郭德超(特別授權),宜昌市伍家崗區(qū)長江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宜昌華捷路橋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當陽市壩陵辦事處荊當路。
法定代表人劉華,該公司經理。
委托代理人張廣(特別授權),湖北楚雄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羅某國,宜昌宜量儀器有限公司公司員工。
被告宜昌宜量儀器有限公司,住所地宜昌市開發(fā)區(qū)廈門路2號。
法定代表人羅某國,該公司經理。
被告羅某國、宜昌宜量儀器有限公司
委托代理人陳云飛(特別授權),湖北楚雄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武漢精測電子衡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精測公司)訴被告宜昌華捷路橋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宜昌華捷公司)、羅某國、宜昌宜量儀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宜昌宜量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4年10月21日立案受理后,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七條 ?的規(guī)定,本案依法適用簡易程序,由審判員張玉菊獨任審判,于2014年12月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武漢精測公司委托代理人郭德超,被告宜昌華捷公司委托代理人張廣,被告宜昌宜量公司、羅某國及其委托代理人陳云飛到庭參加訴訟。訴訟中,雙方當事人均申請庭外和解三個月,現(xiàn)和解未果。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2007年1月1日,原告武漢精測公司出具授權書,載明:“茲我公司正式在宜昌市設立辦事處,且任命羅某國先生為經理,全權處理宜昌地區(qū)的一切相關事宜!有效期: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绷_某國根據(jù)原告出具的授權委托書持有加蓋武漢精測公司公章的產品購銷合同與多家公司簽訂購銷合同,出售電子汽車衡。2012年9月12日,羅某國持有加蓋武漢精測公司公章的產品購銷合同與被告宜昌華捷公司分別在產品購銷合同中簽名,合同約定,原告武漢精測公司向被告宜昌華捷公司提供電子汽車衡一臺,價款為146000元。合同簽訂后,原告武漢精測公司如約向被告宜昌華捷公司提供了貨物,被告宜昌華捷公司已將貨款支付給被告宜昌宜量公司。2013年4月23日,原告武漢精測公司通過電子郵件向被告宜昌宜量公司、羅某國發(fā)出最后一次對賬單,對賬單載明:截止2013年4月10日,被告宜昌宜量公司共欠武漢精測公司貨款167810元。2013年5月9日,原告武漢精測公司向被告宜昌宜量公司、羅某國發(fā)出催告函,催告函上載明:截至目前為止,被告宜昌宜量公司尚有167810元貨款未支付。被告宜昌宜量公司表示認可。
本院認為,根據(jù)原告武漢精測公司出具的授權委托書,委托羅某國代理武漢精測公司在宜昌簽訂購銷合同為其銷售電子汽車衡產品,委托時間從2007年1月1日起至2009年12月31日止,之后羅某國仍然以武漢精測公司的名義從事銷售活動,與宜昌華捷公司簽訂產品購銷合同,并且武漢精測公司與宜昌宜量公司還多次進行對賬,視為武漢精測公司認可其代理活動。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二條規(guī)定:“無權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訂立合同,被代理人已經開始履行合同義務的,視為對合同的追認?!备鶕?jù)該條規(guī)定,視為原告武漢精測公司對該合同的追認。現(xiàn)原告武漢精測公司請求由宜昌華捷公司支付貨款146000元,被告宜昌華捷公司已將貨款146000支付給宜昌宜量公司,因原告武漢精測公司與羅某國是委托關系,羅某國注冊登記設立宜昌宜量公司,又以宜昌宜量公司的名義在外從事委托代理活動。羅某國作為宜昌宜量公司法定代表人與包括宜昌華捷公司在內的多家公司簽訂買賣合同。根據(jù)武漢精測公司給宜昌宜量公司、羅某國發(fā)的對賬單表明原告武漢精測公司與被告宜昌宜量公司、羅某國多次進行對賬和結算。原告武漢精測公司最后一次發(fā)給被告宜昌宜量公司、羅某國的對賬單和催告函載明的金額為167810元,對于本案訟爭的貨款146000元已經和宜昌宜量公司出售電子汽車衡所收其他多家公司的貨款經過對賬和結算混同在一起,被告宜昌宜量公司共計欠原告武漢精測公司所收貨款167810元。現(xiàn)原告武漢精測公司認為被告宜昌宜量公司欠其單筆貨款146000元,并請求被告宜昌宜量公司支付本案訟爭的單筆貨款146000元與本院查明的事實不符,故對原告武漢精測公司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百九十六條 ?、第四百零九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第一款 ?、第六十五條 ?第一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武漢精測電子衡器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1700元(原告武漢精測電子衡器有限公司已預交),由原告武漢精測電子衡器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及副本四份,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根據(jù)原告武漢精測公司出具的授權委托書,委托羅某國代理武漢精測公司在宜昌簽訂購銷合同為其銷售電子汽車衡產品,委托時間從2007年1月1日起至2009年12月31日止,之后羅某國仍然以武漢精測公司的名義從事銷售活動,與宜昌華捷公司簽訂產品購銷合同,并且武漢精測公司與宜昌宜量公司還多次進行對賬,視為武漢精測公司認可其代理活動。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二條規(guī)定:“無權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訂立合同,被代理人已經開始履行合同義務的,視為對合同的追認?!备鶕?jù)該條規(guī)定,視為原告武漢精測公司對該合同的追認。現(xiàn)原告武漢精測公司請求由宜昌華捷公司支付貨款146000元,被告宜昌華捷公司已將貨款146000支付給宜昌宜量公司,因原告武漢精測公司與羅某國是委托關系,羅某國注冊登記設立宜昌宜量公司,又以宜昌宜量公司的名義在外從事委托代理活動。羅某國作為宜昌宜量公司法定代表人與包括宜昌華捷公司在內的多家公司簽訂買賣合同。根據(jù)武漢精測公司給宜昌宜量公司、羅某國發(fā)的對賬單表明原告武漢精測公司與被告宜昌宜量公司、羅某國多次進行對賬和結算。原告武漢精測公司最后一次發(fā)給被告宜昌宜量公司、羅某國的對賬單和催告函載明的金額為167810元,對于本案訟爭的貨款146000元已經和宜昌宜量公司出售電子汽車衡所收其他多家公司的貨款經過對賬和結算混同在一起,被告宜昌宜量公司共計欠原告武漢精測公司所收貨款167810元?,F(xiàn)原告武漢精測公司認為被告宜昌宜量公司欠其單筆貨款146000元,并請求被告宜昌宜量公司支付本案訟爭的單筆貨款146000元與本院查明的事實不符,故對原告武漢精測公司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百九十六條 ?、第四百零九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第一款 ?、第六十五條 ?第一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武漢精測電子衡器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1700元(原告武漢精測電子衡器有限公司已預交),由原告武漢精測電子衡器有限公司負擔。
審判長:張玉菊
書記員:祝賀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