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武漢新天地塑木包裝有限公司,住所地:鄂州市華容區(qū)廟嶺鎮(zhèn)發(fā)展大道158號。
法定代表人:張勇,該公司董事長。
被告:鮑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陽新縣人,系鄂A×××××重型自卸貨車實際所有人,住湖北省陽新縣。
委托代理人:肖禮軍,湖北多能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武漢創(chuàng)捷開元汽車運輸服務有限公司,住所地:武漢市漢南區(qū)漢南大道233號。
法定代表人:劉政,該公司經理。
委托代理人:肖平,該公司員工。
被告:被告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武昌友誼大道營銷服務部,住所地:武漢市武昌區(qū)友誼大道特8號。
負責人:熊江林,該服務部經理。
委托代理人:劉杰,該公司員工。
原告武漢新天地塑木包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天地公司)訴被告鮑某某、武漢創(chuàng)捷開元汽車運輸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創(chuàng)捷開元公司)、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武昌友誼大道營銷服務部(以下簡稱太平洋保險公司追償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12月5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7年2月24日第一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新天地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張勇、被告鮑某某的委托代理人肖禮軍、被告創(chuàng)捷開元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肖平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太平洋保險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劉杰提交書面答辯狀后未到庭參加訴訟。2017年3月24日,本院第二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新天地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張勇、被告鮑某某的委托代理人肖禮軍、被告太平洋保險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劉杰,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創(chuàng)捷開元公司經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2013年7月5日12時,新天地公司的司機楊休駕駛鄂A×××××重型普通貨車,沿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fā)區(qū)佛祖嶺三路由南向北行駛至港邊田二路口時,與喻光有駕駛的鄂A×××××重型自卸貨車發(fā)生碰撞,造成鄂A×××××重型普通貨車上乘客張東波(xxxx年xx月xx日出生,育有一子張熠,xxxx年xx月xx日出生)、汪德云(曾用名汪云桂,xxxx年xx月xx日出生)、張高賢(xxxx年xx月xx日出生)死亡,范良成、肖俊偉、楊休受傷。2013年7月11日,武漢市公安局東湖新技術開發(fā)區(qū)交通大隊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楊休負此次事故主要責任,喻光有負次要責任,肖俊偉、范良成、張東波、汪德云、張高賢無責任。
事故發(fā)生后,在東湖新技術開發(fā)區(qū)交通大隊主持下,原告的法定代表人張勇與張東波、汪德云、張高賢的近親屬達成調解協(xié)議,約定由原告先行向張東波、汪德云、張高賢的近親屬賠償損失后再向其他責任人追償,協(xié)議簽訂后,張東波、汪德云、張高賢的家屬各獲取賠償款450000元,共1350000元,其中包括鄂A×××××重型自卸貨車投保的公司,即案外人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支付的車上人員乘客險20000元以及太保友誼大道服務部支付的交強險限額范圍內110000元(太平洋保險公司將交強險限額范圍內另10000元醫(yī)療費作為傷者范良成的醫(yī)療費支付至廣州軍區(qū)武漢總醫(yī)院),鮑某某支付的賠償款10000元,原告實際賠償三名死者近親屬損失1210000元,后張東波、汪德云、張高賢的近親屬訴至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fā)區(qū)人民法院,向責任人主張賠償,東湖新技術開發(fā)區(qū)人民法院以原告的法定代表人張勇與張東波、汪德云、張高賢的近親屬調達成的解協(xié)議合法有效,原告已經按照協(xié)議約定支付了全部賠償款項,張東波、汪德云、張高賢的近親屬主張賠償的基礎條件已經不存在為由,駁回了張東波、汪德云、張高賢近親屬的訴請。
另查明,鄂A×××××重型普通貨車實際車主系原告新天地公司,掛靠于武漢祥瑞汽車運輸有限公司,楊休系原告的司機(發(fā)生事故后,被追究刑事責任),喻光有駕駛的鄂A×××××重型自卸貨車實際車主為被告鮑某某,喻光有系被告鮑某某聘請的司機,該車由被告鮑某某以融資租賃方式從被告創(chuàng)捷開元公司處取得,登記在被告創(chuàng)捷開元公司名下,鄂A×××××重型自卸貨車在被告太平洋保險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限額500000元商業(yè)險和不計免賠率險,保險合同約定,負事故主要責任的承擔70%的賠償責任,負事故次要責任的承擔30%的賠償責任。
又查明,事故發(fā)生后,楊休、范良成、肖俊偉向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fā)區(qū)人民法院起訴,三起案件審理過程中,楊休、肖俊偉均向法院表示:因太平洋保險公司在交強險限額范圍內的賠償款已分別給付給了傷者范良成及三名死者家屬,故自愿放棄要求太平洋保險公司在交強險限額范圍內先行賠償的權利。經審理,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fā)區(qū)人民法院分別作出了(2014)鄂武東開民一初字第00208號、(2013)鄂武東開民一初字第00802號、(2014)鄂武東開民一初字第00119號民事判決書,判令太平洋保險公司在商業(yè)險限額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太平洋保險公司以喻光有無道路運輸從業(yè)資格證,根據商業(yè)險合同約定其不應承擔商業(yè)險賠償責任為由提起上訴,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認定太平洋保險公司對于免責條款已向投保人創(chuàng)捷開元公司盡到了告知義務,故太平洋保險公司在商業(yè)第三者責任保險中不應承擔賠償責任。喻光有駕駛的車輛的保險手續(xù)是由創(chuàng)捷開元公司辦理,創(chuàng)捷開元公司在簽署和持有車輛投保單、機動車輛保險投保提示書后,并未向實際車主鮑某某進行告知和說明,對喻光有駕駛的車輛因保險公司免賠所造成的損失存在過錯,鮑某某并不知曉保險條款的免賠事項,保險免賠條款所產生的風險不應由鮑某某承擔,該部分損失應由創(chuàng)捷開元公司承擔賠償責任。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分別作出(2015)鄂武漢中民二終字第00377、00378、00379號民事判決書,判令太平洋保險公司承保的商業(yè)險賠償責任改判由創(chuàng)捷開元公司承擔。上述判決作出后,創(chuàng)捷開元公司不服,就該三案向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2015年12月25日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裁定駁回創(chuàng)捷開元公司對該三案的再審申請。
本案爭議的焦點在于:一、原告新天地公司是否享有追償權以及向誰行使追償權;二、若新天地享有追償權,追償金額如何確定。
本院認為,關于爭議的焦點一、原告新天地公司是否享有追償權以及向誰行使追償權。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規(guī)定:“同時投保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和第三者責任商業(yè)保險的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同時起訴侵權人和保險公司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下列規(guī)則確定賠償責任:(一)先由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二)不足部分,由承保商業(yè)三者險的保險公司根據保險合同予以賠償;(三)、仍有不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guī)定由侵權人予以賠償。
根據上述法條規(guī)定,先由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即被告太平洋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本案中,被告太平洋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已經承擔了120000元的賠償責任。由于同一事故中三名傷者楊休、范良成、肖俊偉向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fā)區(qū)人民法院起訴,該院三份判決書均判令商業(yè)三者險由太平洋保險公司承擔賠償責任,太平洋保險公司以喻光有無道路運輸從業(yè)資格證,根據商業(yè)險合同約定商業(yè)險不應由其承擔賠償責任為由提起上訴,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以(2015)鄂武漢中民二終字第00377、00378、00379號民事判決書改判由創(chuàng)捷開元公司承擔商業(yè)險的賠償責任,太平洋保險公司不承擔商業(yè)險賠償責任,太平洋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的原因是由被告創(chuàng)捷開元公司的過錯造成,該免責的損失由被告創(chuàng)捷開元公司承擔。創(chuàng)捷開元公司就該三案申請再審,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以(2015)鄂民申字第01737、01738、01739號民事裁定書裁定駁回創(chuàng)捷開元公司再審申請。同理同一事故中三名死者的商業(yè)險,保險公司也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免賠的損失也應當由被告創(chuàng)捷開元公司賠償。
事故發(fā)生后,原告與本事故中的三名死者近親屬達成調解協(xié)議,按照協(xié)議約定三名死者近親屬均可獲取賠償款450000元,共計1350000元,其中包括鄂A×××××重型自卸貨車投保的公司,即案外人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支付的車上人員乘客險20000元、太平洋保險公司支付的交強險傷殘賠償金限額范圍內110000元、鮑某某支付的賠償款10000元、原告實際支付賠償款1210000元。根據商業(yè)險合同約定,負事故主要責任的承擔70%的賠償責任,負事故次要責任的承擔30%的賠償責任,原告已代創(chuàng)捷開元公司承擔了賠償責任。故原告新天地公司有向創(chuàng)捷開元公司行使追償的權利。
關于爭議的焦點二、若原告新天地公司享有追償權,追償金額如何確定。由于原告與本事故中的三名死者近親屬達成賠償協(xié)議時創(chuàng)捷開元公司并未參加,賠償協(xié)議中所依據的標準的高低將直接涉及創(chuàng)捷開元公司利益,如果所依據的標準過高將損害創(chuàng)捷開元公司利益。本案在審理過程中,由于原告難以收集三名死者及近親屬完整的身份信息,造成部分法定賠償項目是按照農村居民的標準計算還是按照城鎮(zhèn)居民的標準計算難以提供證據證明,為此,本院就上述難以確定的賠償標準問題向原告進行了釋明,原告明確表示:三名死者死亡補償金均按照農村居民的賠償標準計算,超出農村居民的賠償標準的部分原告自愿承擔,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誤工費等合理費用及其他法定賠償項目由法院酌情處理。由于原告與三名死者近親屬達成的調解協(xié)議是按照交通事故發(fā)生時的賠償標準計算的,法定的賠償項目應當按照當年的賠償標準計算,其中張東波、張德賢死亡補償金(7852元/年×20年)×2=314080元,汪德云死亡補償金7852元/年×17年=133484元,三人死亡補償金合計447564元;喪葬費35179元÷12×6=17589.50元,三人喪葬費合計52768.50元;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誤工費等合理費用酌情認定各3000元,三人交通費、住宿費、誤工費等合理費用合計9000元;張東波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5723元÷2=2861.5元;死者近親屬精神損害撫慰金酌情各認定200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合計60000元。三人賠償金額共計572194元。事故發(fā)生后,由于鄂A×××××重型自卸貨車投保的公司,即案外人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支付的車上人員乘客險20000元、太平洋保險公司支付的交強險傷殘賠償金限額110000元,鮑某某支付的賠償款10000元,本案在審理過程中對鮑某某支付的賠償款進行了釋明,三名死者的賠償費并未超過商業(yè)三者險,應當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由原告新天地公司和被告創(chuàng)捷開元公司承擔賠償責任,鮑某某表示同意支付該賠償款10000元。綜上,原告新天地公司和被告創(chuàng)捷開元公司承擔賠償的金額為432194元(572194元-20000元-110000元-10000元),根據商業(yè)險合同約定,原告新天地公司應承擔432194元×70%=302535.8元,被告創(chuàng)捷開元公司承擔129658.2元。
綜上所述,原告新天地公司享有向創(chuàng)捷開元公司行使追償權金額為129658.2元。
據此,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三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規(guī)定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武漢創(chuàng)捷開元汽車運輸服務有限公司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武漢新天地塑木包裝有限公司129658.2元。
二、駁回原告武漢新天地塑木包裝有限公司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的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130元,由被告武漢創(chuàng)捷開元汽車運輸服務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額及《訴訟費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款匯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收款單位全稱: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賬號:17×××67;開戶行:農行武漢民航東路支行。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七日內仍未預交訴訟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 判 長 王傳平 人民陪審員 徐世國 人民陪審員 周春芳
書記員:章嵐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