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志發(fā)塑膠有限公司
江政
湖北飛某科技有限公司
程職春(湖北橫空律師事務所)
原告武漢志發(fā)塑膠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方常錦,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江政,該公司員工。
代理權限:代為起訴,應訴,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簽收法律文書等特別授權。
被告湖北飛某科技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聶小飛,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程職春,湖北橫空律師事務所律師。
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原告武漢志發(fā)塑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志發(fā)公司)訴被告湖北飛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
本院于2014年4月8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丁政芳擔任審判長,審判員黃明、人民陪審員謝義斌參加評議的合議庭,于2014年5月29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原告志發(fā)公司法定代表人方常錦,被告飛某公司委托代理人程職春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志發(fā)公司訴稱:2010年2月5日,被告飛某公司通過電話聯(lián)系原告志發(fā)公司購買PVC五型樹脂,隨后原告向被告發(fā)貨,但被告未履行支付人民幣10萬元貨款義務。
此后被告又多次通過電話聯(lián)系原告購買PVC五型樹脂,并累計拖欠原告貨款人民幣458783元。
2013年7月10日被告與原告協(xié)商收回2010年2月5日起向原告出具的所有欠條并向原告出具一張總金額的欠條。
為此,原告多次向被告催收貨款,被告無故推諉拒不支付。
為維護原告合法權益,特起訴至法院請求,1、判令被告飛某公司立即向原告志發(fā)公司返還貨款458783元;2、判令被告飛某公司向原告志發(fā)公司支付逾期還款期間的罰息(自2010年2月5日起至還清之日止,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四倍計算);3、本案訴訟費及其他費用由被告飛某公司承擔。
原告志發(fā)公司為支持其訴訟請求,向法庭提交如下證據(jù):
證據(jù)1、“欠條”一份。
證明飛某公司欠志發(fā)公司PVC五型樹脂貨款人民幣458783元。
證據(jù)2、“賬冊”一份。
證明志發(fā)公司從2012年以來一直與飛某公司有業(yè)務往來。
被告飛某公司在答辯期內未提交書面答辯意見,庭審口頭答辯稱,1、原告志發(fā)公司訴請缺乏事實法律依據(jù),因欠條的經辦人胡勁松(系飛某公司副經理)、聶友元(系被告公司業(yè)務員)二人因侵占飛某公司財產出逃,本案事實有待查實。
2、原告志發(fā)公司第二項訴訟請求缺乏法律依據(jù)。
被告飛某公司對于上述抗辯意見未向法庭提交證據(jù)。
審理中,本院于2014年6月10日找到作為經辦人之一的胡勁松進行了調查并制作一份調查筆錄。
在該調查筆錄中被調查人胡勁松陳述“欠條”形成的主要過程是:在2013年7月10日上午十時許,武漢志發(fā)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方常錦等人到其辦公室找聶小飛索要貨款,當時聶小飛在現(xiàn)場,聶小飛讓聶友元(飛某公司負責采購的副經理)出面處理。
雙方對賬后,因無資金給付貨款,方常錦要求飛某公司出具總欠條并將以前形成的貨款欠條作廢撕毀。
由方常錦起草,胡勁松書寫總欠條,然后電話通知聶小飛認可同意后,由胡勁松和聶友元二人作為經辦人在“欠條”上共同簽字和捺手印。
至于“欠條”上加蓋的飛某公司財務專用章,胡勁松因沒有參與蓋章經過,所以不清楚。
經組織質證,被告飛某公司對原告所舉證據(jù)1的真實性有異議、認為“欠條”上所述買賣事實有待查實以及加蓋的飛某公司財務專用章是私刻的,并申請法庭對印章真實性進行鑒定。
對證據(jù)2認為“賬冊”是原告志發(fā)公司自己制作的,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性。
對本院的調查筆錄,原告志發(fā)公司認為是真實的,充分說明飛某公司下欠貨款的事實。
被告飛某公司因本院多次電話和發(fā)手機短信通知其法定代表人聶小飛到庭發(fā)表質證意見,但沒有到庭。
本院對以上有異議的證據(jù)認定如下:原告所舉證據(jù)1“欠條”一份,經法庭與原件核對一致,該欠條形式完備、內容清楚并由被告飛某公司自認的員工胡勁松、聶友元二人作為經辦人在欠條上簽字并捺手印,因此該證據(jù)具備證據(jù)的真實性、合法性且與本案有關聯(lián),故本院對原告所舉該份證據(jù)認為可作為查明本案事實的證據(jù)予以認定。
對原告所舉證據(jù)2“賬冊”,因系原告單方制作,被告飛某公司也不認可,故本院對該證據(jù)不予認定。
對本院調查筆錄,因原告志發(fā)公司無異議,被告飛某公司未到庭質證,且該份調查筆錄能與原告志發(fā)公司所舉證據(jù)1相互印證,故本院對該調查的事實依法予以采信。
本院根據(jù)原被告各自的陳述和對證據(jù)的認證以及本院的調查,查明本案事實如下:
原告志發(fā)公司系一家從事經營銷售塑料及其制品等產品的私營有限責任公司。
因原告志發(fā)公司與被告飛某公司有買賣PVC五型樹脂業(yè)務往來關系,2013年7月10日被告飛某公司向原告志發(fā)公司出具“欠條”一份。
具體內容為:“今欠到武漢志發(fā)塑膠有限公司PVC五型樹脂貨款人民幣肆拾伍萬捌仟柒佰捌拾叁元整(458783元),若貨款未能及時償還,以本公司生產設備作抵償。
注明:本公司廠內設備以當天市場評估價格為準,償還所欠武漢志發(fā)塑膠有限公司的上述金額。
”落款處為:湖北飛某科技有限公司并加蓋該公司財務專用章。
經辦人處:由胡勁松和聶友元簽字并捺手印。
后因被告飛某公司未能償還該筆欠款,原告志發(fā)公司于2014年4月8日起訴到法院,要求判令被告飛某公司償還上述欠款及從2010年2月5日以來逾期還款的利息。
另經庭審查明,原告志發(fā)公司所舉證據(jù)“欠條”,落款處簽字并捺手印的經辦人胡勁松和聶友元均是當時被告飛某公司的員工(被告飛某公司庭審自認)。
落款處加蓋的飛某公司財務專用章,雖然被告飛某公司認為是私刻的印章,但未在舉證期限內向法院提出正式的書面申請,庭審口頭申請后也未按時交納鑒定費用。
庭審后,2014年7月29日飛某公司法定代表人聶小飛通過發(fā)短信的方式又通知本院不做鑒定。
還查明,作為經辦人之一的被告飛某公司員工胡勁松,其本人陳述飛某公司向志發(fā)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方常錦出具“欠條”的事實屬實。
本院認為:買賣合同是出賣人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于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
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
本案中,雖然志發(fā)公司與飛某公司無書面的買賣PVC五型樹脂合同,但根據(jù)查明的事實,飛某公司于2013年7月10日向志發(fā)公司出具有一份欠到志發(fā)公司PVC五型樹脂貨款人民幣458783元的“欠條”,該欠條足以證明雙方成立口頭的買賣合同法律關系。
因此,合同雙方均應誠實守信地嚴格履行各自的義務。
現(xiàn)飛某公司既然下欠志發(fā)公司貨款未付,就應當向志發(fā)公司履行支付貨款義務,否則應承擔違約責任。
故志發(fā)公司請求判令飛某公司支付其貨款人民幣458783元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
飛某公司抗辯認為經辦人胡勁松和聶友元二人因侵占飛某公司財產出逃,“欠條”形成的買賣事實有待查實的意見,因無證據(jù)證明也與本院調查查明的事實不符,本院不予支持。
飛某公司還抗辯“欠條”上加蓋的飛某公司財務專用章系私刻不真實并當庭申請司法鑒定的意見(后于2014年7月29日通過短信通知本院不做鑒定),因經辦人胡勁松和聶友元是飛某公司自認的員工(副經理),二人以飛某公司的名義向志發(fā)公司出具“欠條”,志發(fā)公司有理由相信該行為是代表飛某公司履行職務的行為,在飛某公司無證據(jù)證明二人系故意違法侵害公司財產的情況下,該法律后果理應由飛某公司承擔。
況且,在審理中飛某公司未在舉證期限內向本院提出正式的書面申請,庭審中只是口頭提出申請,同時也未交納鑒定費用,故飛某公司的該抗辯理由因不符合法律的有關規(guī)定,本院也不予支持。
關于志發(fā)公司請求判令飛某公司從2012年2月5日起至還清之日止支付逾期還款期間的利息(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的四倍計算)損失問題,因志發(fā)公司無證據(jù)證明買賣合同發(fā)生后曾主張貨款權利的具體起始時間,本院以“欠條”形成的日期,即2013年7月10日作為計算逾期付款的起始日計算應支付的利息損失。
同時,對志發(fā)公司要求按照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的四倍標準計算的請求,因無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審理中,因原告不同意調解,導致未能作出調解處理。
據(jù)此,經合議庭評議,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 ?、第十條 ?、第四十四第一款 ?、第六十條 ?、第一百三十條 ?、第一百五十九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第一百四十二條 ?、第一百五十二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飛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志發(fā)公司貨款人民幣458783元及逾期付款利息(時間從2013年7月10日起至本判決確定的給付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
二、駁回原告志發(fā)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8181元,由被告飛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供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孝感市中級人民法院。
上訴人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jù)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shù)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 ?第(一)款 ?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匯款至孝感市中級人民法院(賬戶:49×××08;開戶行:中國農業(yè)銀行孝感市孝南區(qū)支行交通西路分理處;收款人:湖北省孝感市中級人民法院省級補助金內部過渡戶)。
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
申請執(zhí)行的期間為二年。
申請執(zhí)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guī)定。
申請執(zhí)行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guī)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guī)定分期履行的,從規(guī)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guī)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本院認為:買賣合同是出賣人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于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
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
本案中,雖然志發(fā)公司與飛某公司無書面的買賣PVC五型樹脂合同,但根據(jù)查明的事實,飛某公司于2013年7月10日向志發(fā)公司出具有一份欠到志發(fā)公司PVC五型樹脂貨款人民幣458783元的“欠條”,該欠條足以證明雙方成立口頭的買賣合同法律關系。
因此,合同雙方均應誠實守信地嚴格履行各自的義務。
現(xiàn)飛某公司既然下欠志發(fā)公司貨款未付,就應當向志發(fā)公司履行支付貨款義務,否則應承擔違約責任。
故志發(fā)公司請求判令飛某公司支付其貨款人民幣458783元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
飛某公司抗辯認為經辦人胡勁松和聶友元二人因侵占飛某公司財產出逃,“欠條”形成的買賣事實有待查實的意見,因無證據(jù)證明也與本院調查查明的事實不符,本院不予支持。
飛某公司還抗辯“欠條”上加蓋的飛某公司財務專用章系私刻不真實并當庭申請司法鑒定的意見(后于2014年7月29日通過短信通知本院不做鑒定),因經辦人胡勁松和聶友元是飛某公司自認的員工(副經理),二人以飛某公司的名義向志發(fā)公司出具“欠條”,志發(fā)公司有理由相信該行為是代表飛某公司履行職務的行為,在飛某公司無證據(jù)證明二人系故意違法侵害公司財產的情況下,該法律后果理應由飛某公司承擔。
況且,在審理中飛某公司未在舉證期限內向本院提出正式的書面申請,庭審中只是口頭提出申請,同時也未交納鑒定費用,故飛某公司的該抗辯理由因不符合法律的有關規(guī)定,本院也不予支持。
關于志發(fā)公司請求判令飛某公司從2012年2月5日起至還清之日止支付逾期還款期間的利息(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的四倍計算)損失問題,因志發(fā)公司無證據(jù)證明買賣合同發(fā)生后曾主張貨款權利的具體起始時間,本院以“欠條”形成的日期,即2013年7月10日作為計算逾期付款的起始日計算應支付的利息損失。
同時,對志發(fā)公司要求按照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的四倍標準計算的請求,因無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審理中,因原告不同意調解,導致未能作出調解處理。
據(jù)此,經合議庭評議,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 ?、第十條 ?、第四十四第一款 ?、第六十條 ?、第一百三十條 ?、第一百五十九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第一百四十二條 ?、第一百五十二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飛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志發(fā)公司貨款人民幣458783元及逾期付款利息(時間從2013年7月10日起至本判決確定的給付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
二、駁回原告志發(fā)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8181元,由被告飛某公司負擔。
審判長:丁政芳
書記員:劉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