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
武漢市銀某藝術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武漢市江漢區(qū)中央商務區(qū)泛海國際SOHO城(一期)第2幢25層1號房。
法定代表人:徐宗,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志攀,
湖北天明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萬某,該公司員工。
被告:
凱某生態(tài)環(huán)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武漢市江夏區(qū)廟山開發(fā)區(qū)江夏大道特1號凱某大廈。
法定代表人:李林芝,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金某,該公司員工。
委托訴訟代理人:嚴某,該公司員工。
原告
武漢市銀某藝術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某公司)訴被告
凱某生態(tài)環(huán)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某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由審判員蔡麗紅于2018年5月11日第一次獨任公開開庭進行審理。原告銀某公司于2018年7月25日申請對其合同外施工量及工程造價進行司法鑒定,本院依法準許并委托鑒定機構(gòu)進行司法鑒定;原告銀某公司于2019年1月16日申請撤回前述司法鑒定申請,本院依法予以準許;本院于2019年3月11日收到鑒定機構(gòu)的退案函。本院將本案依法轉(zhuǎn)為適用普通程序進行審理,由審判員蔡麗紅擔任審判長,與人民陪審員周玉彪、李紅琳組成合議庭于2019年5月5日第二次公開開庭審理本案。原告銀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楊志攀、萬某,被告凱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羅晶、景上馨到庭參加了第一次庭審;原告銀行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楊志攀,被告凱某公司變更后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金某到庭參加了第二次庭審。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銀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一、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剩余工程款人民幣4574045.01元(含質(zhì)保金);二、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逾期付款違約金,逾期付款違約金計算方式為:以未付工程款317.9521萬元為本金,從2017年1月15日起按照
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4.75%的標準計算至實際付清工程款之日止;三、本案案件受理費及保全費、保全保險費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2013年8月22日,原、被告簽訂編號KDKJY-7001-GSG(J)-0007的《陽光凱某科技園1#樓加建項目裝修深化設計建筑安裝工程施工合同》,約定原告為被告對陽光凱某科技園1#樓加建項目裝修深化設計建筑安裝施工工程項目進行施工,合同價格人民幣750萬元;合同還約定,整個工程初步驗收通過后60天內(nèi)按合同規(guī)定辦理結(jié)算,質(zhì)保期完30天內(nèi)辦理最終結(jié)算。2015年1月28日,原、被告又簽訂編號KDKJY-7001-GSG(J)-0007/B01的《陽光凱某科技園1#樓加建項目裝修深化設計建筑安裝工程施工合同補充中庭裝修協(xié)議書》,約定被告將新增1#樓中庭裝修工程委托原告進行部分深化設計及施工,協(xié)議價格人民幣245萬元。上述合同簽訂后,原告按約完成了全部施工內(nèi)容。除上述合同約定的工程量外,原告施工了主合同新增合同外工程量,新增工程價款1818249元,主合同全部裝修工程于2014年2月27日交付被告驗收使用;原告還施工了補充合同新增合同外工程量,新增工程價款432375.01元,補充合同中庭裝修工程于2015年12月2日交付被告驗收使用。截止2017年8月31日,被告尚欠原告主合同工程款合計人民幣3495770元(合同內(nèi)工程款人民幣1677521元、新增工程款人民幣1818249元);被告欠付原告補充合同工程款合計人民幣1078275.01元(補充合同內(nèi)工程款人民幣645900元,新增工程款人民幣432375.01元)。上述欠款經(jīng)原告多次催討未果。原告認為,被告未按合同約定履行付款義務已構(gòu)成違約,被告因此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F(xiàn)原告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故訴至人民法院,請求判如所請。
被告凱某公司辯稱:一、原告訴稱的主合同及補充合同的質(zhì)保金、本金的金額不準確,在2019年1月16日,經(jīng)原、被告雙方一致確認,被告已向原告支付工程款780.4979萬元,尚有317.9527萬元工程款未支付,該未付工程款317.9521萬元工程款中包含了質(zhì)保金。二、對原告主張的逾期付款違約金的計算方式無異議。三、本案訴訟費、保全費等,由法院依法處理。
經(jīng)審理查明:2013年8月22日,原告銀某公司(乙方)與被告凱某公司(甲方)簽訂了一份《陽光凱某科技園1#樓加建項目裝修深化設計建筑安裝工程施工合同》(以下簡稱:施工合同),約定原告為被告的“凱某科技園1#樓加建項目裝修深化設計建筑安裝施工工程”進行施工,合同價格為750萬元,等內(nèi)容。
2015年1月28日,原告銀某公司(乙方)與被告凱某公司(甲方)簽訂了一份《陽光凱某科技園1#樓加建項目裝修深化設計建筑安裝工程施工合同補充中庭裝修協(xié)議書》(以下簡稱:補充協(xié)議書),約定被告將新增1#樓中庭裝修工程委托原告進行部分深化設計及施工,補充協(xié)議價格為固定總價245萬元,等內(nèi)容。
上述施工合同及補充協(xié)議書簽訂后,原告銀某公司組織人員依約完成了施工內(nèi)容。在施工過程中,原告銀某公司完成了施工合同及補充協(xié)議書履行過程中新增的合同外施工工程量。
2014年2月28日、2015年12月2日,被告凱某公司分別通過了對原告銀某公司完成的施工工程質(zhì)量的驗收。
在本案審理過程中:一、原、被告共同確認:1、被告凱某公司已向原告銀某公司支付工程款780.4979萬元,尚有317.9527萬元工程款未支付,該未付工程款317.9521萬元中包含了質(zhì)保金;2、被告凱某公司應向原告銀某公司支付的最后一筆質(zhì)保金的截止時間是2017年1月14日。原告銀某公司稱雙方確認的未付工程款金額與其訴求金額不一致,以雙方一致確認的未付工程款317.9521萬元為準。二、原告銀某公司在本案訴訟過程中向法院申請財產(chǎn)保全時支付了13000元訴訟擔保費并于庭后及時提交了支付該筆費用的發(fā)票,被告凱某公司稱有該筆費用支出的憑證則認可此費用。
因被告凱某公司未及時支付工程款,故原告銀某公司訴至人民法院,要求判如所請。在法庭組織調(diào)解過程中,因雙方對于付款時間未能達成一致意見,致使調(diào)解未果。
以上事實,有施工合同、補充協(xié)議書、竣工驗收記錄、工程竣工報告、雙方當事人的陳述等證據(jù)材料在卷佐證。
一、被告
凱某生態(tài)環(huán)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原告
武漢市銀某藝術工程有限公司支付工程款317.9521萬元;
二、被告
凱某生態(tài)環(huán)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原告
武漢市銀某藝術工程有限公司支付逾期付款違約金(違約金的計算方式為:以317.9521萬元為本金,從2017年1月15日起按照
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4.75%的標準計算至實際付清工程款之日止的利息損失);
三、駁回原告
武漢市銀某藝術工程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案件受理費47914元、保全費5000元、訴訟擔保費13000元,合計65914元,由被告
凱某生態(tài)環(huán)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擔(此款原告
武漢市銀某藝術工程有限公司已預交,被告
凱某生態(tài)環(huán)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原告
武漢市銀某藝術工程有限公司直接支付65914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交副本,上訴于
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jù)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shù)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款匯
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收款單位全稱:
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賬號:17×××67;開戶行:農(nóng)行武漢民航東路支行。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nèi)未預交上訴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本院認為:案涉施工合同及補充協(xié)議書系原、被告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合同內(nèi)容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禁止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雙方均應依約全面履行合同義務。
根據(jù)庭審確認,被告凱某公司尚有317.9521萬元工程款未向原告銀某公司支付,債務應當清償,合同應該履行,故對于原告銀某公司要求被告凱某公司支付工程款4574045.01元的訴訟請求,本院部分予以支持,根據(jù)庭審確認的金額,本院依法確定被告凱某公司應向原告銀某公司支付工程款317.9521萬元。
因被告凱某公司向原告銀某公司支付的工程款中支付最后一筆質(zhì)保金的截止時間是2017年1月14日,而被告凱某公司包含最后一筆質(zhì)保金在內(nèi)的317.9521萬元工程款均未及時向原告銀某公司支付,構(gòu)成違約,依法被告凱某公司應向原告銀某公司支付逾期付款違約金,根據(jù)庭審中雙方確認的違約金計算方式,本院確認前述違約金計算方式為:以317.9521萬元為本金,從2017年1月15日起按照
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4.75%的標準計算至實際付清工程款之日止的利息損失。
綜上所述,為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經(jīng)合議庭評議,判決如下:
審判長 蔡麗紅
人民陪審員 周玉彪
人民陪審員 李紅琳
書記員: 潘雪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