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新洲華光電力有限責任公司
吳平(湖北武漢新洲區(qū)法律服務所)
劉光明
周蘭華
胡紅清(湖北精圖治律師事務所)
程艷松
原告:武漢市新洲華光電力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武漢市新洲區(qū)解放路2號。
法定代表人:楊少波,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吳平,武漢市新洲區(qū)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劉光明,男,1967年7月2日出生,漢族,住武漢市新洲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周蘭華(系被告劉光明配偶),住武漢市新洲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胡紅清,湖北精圖治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程艷松,男,1961年12月30日出生,漢族,住武漢市新洲區(qū)。
原告武漢市新洲華光電力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華光電力公司)與被告劉光明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5月10日立案后,依職權追加第三人程艷松參加訴訟。
本案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原告華光電力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吳平、被告劉光明及委托訴訟代理人周蘭花、胡紅清,第三人程艷松均到庭參加了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確認原、被告間不存在勞動關系;2、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事實與理由:原告系依法成立的合法經(jīng)營、規(guī)范管理的企業(yè),公司對機構設置、人事管理都有嚴格的制度和程序。
公司的員工均有合法的用工手續(xù),辦理了勞動保險,制定了花名冊。
被告不是原告公司的員工,與被告亦不具備形成勞動關系的實質要件。
原告不服武漢市新洲區(qū)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新勞人仲裁字(2016)第011號仲裁裁決書,特向法院提起訴訟。
被告劉光明辯稱,原告的訴稱與事實不符,原告公司并未在注冊地和用工地即武漢市新洲區(qū)為職工辦理社保,雖然原、被告間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但是雙方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勞動主體資格,原告為被告發(fā)放了工作服、工作帽和工作牌,又以每天250元的標準向被告支付工資,因此,原告對被告實施了勞動管理,被告從事的也是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此外,被告從事的木工工作是原告單位的業(yè)務組成部分。
綜上,原、被告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新勞人仲裁字(2016)第011號仲裁裁決書作出的裁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
請求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第三人程艷松述稱,我和原告之間有勞務承包合同,我承包了工地的木工作業(yè),被告是我請的工地帶班人汪福元請的人。
被告受傷后,醫(yī)藥費都是我墊付的。
請求法院查明事實,依法判決。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質證。
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
對有爭議的證據(jù),本院認定如下:被告提交的住院病歷、住院費發(fā)票、報警記錄、證人證言、工程現(xiàn)場門牌及責任牌照片、工作服、工作帽、工作牌均具有真實性,也能反映案件的部分事實,但無法達到其證明目的;第三人提交的《勞務合同》、《協(xié)議書》無法證實與本案的關聯(lián)性,本院不予采信。
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2015年12月25日,被告劉光明經(jīng)人介紹于同月28日到原告華光電力公司承建的舊街樓寨110KV變電站工程項目從事木工工作。
該項目的木工工程由原告華光電力公司全部分包給第三人程艷松。
第三人程艷松與被告口頭約定工資為250元/天、據(jù)實結算。
工作期間,第三人雇請的人員汪福元負責安排被告的工作,并負責記錄考勤。
2016年1月27日11時許,被告在工作過程中不慎摔傷,后經(jīng)其工友送至武漢市新洲區(qū)人民醫(yī)院治療。
第三人程艷松支付了其住院期間的醫(yī)療費用23800元,被告墊付了醫(yī)療費用2700元。
住院期間,第三人程艷松委托汪福元以230元/天的標準,向被告支付了其工作期間的勞動報酬。
后因雙方無法就賠償事宜達成一致意見,被告劉光明向武漢市新洲區(qū)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該委作出新勞人仲裁字(2016)第011號仲裁裁決書,確認劉光明與華光電力公司之間于2015年12月28日至2016年1月27日期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被告華光電力公司不服,向本院提起訴訟,訴訟請求如前所述。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為被告劉光明與原告華光電力公司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為其成員,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提供有報酬的勞動而產(chǎn)生的權利義務關系,具有隸屬性、持續(xù)性、穩(wěn)定性和控制性等特點。
判斷事實勞動關系是否存在,主要依據(jù)以下三方面進行認定:一是雙方主體是否適格,即雙方是否符合勞動法規(guī)定的法律主體資格。
二是雙方之間是否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即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是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是否受用人單位的管理,進而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是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否屬于用人單位業(yè)務的組成部分。
本案中,從查明的事實可知,被告劉光明從事勞動的項目木工工程系第三人程艷松從原告華光電力公司處承包,被告劉光明的工作任務安排和考勤記錄均由第三人程艷松雇請的案外人汪福元負責,并由第三人程艷松直接支付其勞動報酬,原、被告間并不符合上述勞動關系成立的實質性構成要件。
綜上,根據(jù)《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原告武漢市新洲華光電力有限責任公司與被告劉光明間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案件受理費10元,由被告劉光明負擔,本院免予收取。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交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為被告劉光明與原告華光電力公司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為其成員,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提供有報酬的勞動而產(chǎn)生的權利義務關系,具有隸屬性、持續(xù)性、穩(wěn)定性和控制性等特點。
判斷事實勞動關系是否存在,主要依據(jù)以下三方面進行認定:一是雙方主體是否適格,即雙方是否符合勞動法規(guī)定的法律主體資格。
二是雙方之間是否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即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是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是否受用人單位的管理,進而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是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否屬于用人單位業(yè)務的組成部分。
本案中,從查明的事實可知,被告劉光明從事勞動的項目木工工程系第三人程艷松從原告華光電力公司處承包,被告劉光明的工作任務安排和考勤記錄均由第三人程艷松雇請的案外人汪福元負責,并由第三人程艷松直接支付其勞動報酬,原、被告間并不符合上述勞動關系成立的實質性構成要件。
綜上,根據(jù)《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原告武漢市新洲華光電力有限責任公司與被告劉光明間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案件受理費10元,由被告劉光明負擔,本院免予收取。
審判長:桂琳
審判員:劉麗萍
審判員:張莉
書記員:鄔小丹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