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武漢市安某通汽車運輸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劉美榮,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蔡紅喜,湖北均靈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被告武漢陽邏港物流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謝炳木,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金莉,該公司法律顧問(一般授權代理)。
委托代理人黃紅順,該公司員工(一般授權代理)。
被告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武漢市新洲區(qū)人。
被告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
負責人畢偉,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張馳、來祥鵬,湖北得偉君尚律師事務所律師(一般授權代理)。
原告武漢市安某通汽車運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某通公司)與被告武漢陽邏港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陽邏港公司)、被告劉某某、被告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以下簡稱平安保險湖北分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葉章明適用簡易程序,于2014年8月26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因案情復雜,本案依法由簡易程序轉為普通程序,由審判員黃芳擔任審判長,與審判員葉章明、審判員彭志芬組成的合議庭于2015年4月28日再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在審理過程中,原告安某通公司撤回對被告劉某某的訴訟請求。原告安某通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蔡紅喜、被告武漢陽邏港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金莉、黃紅順,被告平安保險湖北分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張馳、來祥鵬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對于原告提交的證據(jù)一及被告陽邏港公司提交的證據(jù)一、三,雙方均不持異議,且以上證據(jù)符合證據(jù)的一般法律特征,能夠證明本案的法律事實,故本院予以采信。對于原告提交的證據(jù)二、三、四,本院認為該三組證據(jù)真實、合法,但該三組證據(jù)不能證實因交通事故原告受有停運損失154,880元的事實,故本院不予采信;對于原告提交的證據(jù)五,本院認為該證據(jù)與本案無關聯(lián)性,故本院不予采信。對于原告提交的證據(jù)六,本院認為該鑒定結論系由具備相應評估資質的評估機構及評估人員根據(jù)市場價格,按照規(guī)定的程序及方法確定的損失,故對于該鑒定結論中原告的車輛日均停運損失為1,049元的結論,本院予以采信,對于該車輛實際的停運時間,本院根據(jù)鄂A×××××號重型半掛牽引車車損情況及修理期間適逢春節(jié)等實際情況,酌定停運天數(shù)為50天。對于被告陽邏港公司提交的證據(jù)二,本院認為,僅憑錄音資料無其他證據(jù)相互佐證,不能夠證明原告所有車輛停運18天的事實,故對于該證據(jù)本院不予采信。對于被告平安保險湖北分公司提交的保單,本院對于該保單的真實性與關聯(lián)性予以確認,但僅有該保單,無其他證據(jù)相互佐證,不能達到被告所要證明的目的,故對于該證據(jù)的證明目的,本院不予采信。
根據(jù)上述認定的證據(jù),結合庭審調查,查明本案事實如下:
2013年1月8日12時30分許,原告安某通公司雇請的司機張雙全駕駛鄂A×××××號重型半掛牽引車在武漢國際集裝箱有限公司內遇劉某某駕駛鄂A×××××號貨車,因劉某某轉彎未讓直行,致兩車相碰,造成鄂A×××××號重型半掛牽引車受損的交通事故。同日,該事故經(jīng)武漢市公安局新洲區(qū)分局交通巡邏民警大隊認定:劉某某負主要責任(劉某某負80%的責任),張雙全負次要責任(張雙全負20%的責任)。
另查明,原告安某通公司系從事貨物運輸?shù)墓?,張雙全駕駛的鄂A×××××號重型半掛牽引車系原告安某通公司所有,事故發(fā)生時該車正在從事貨物運輸活動。事故發(fā)生后,該車在武漢榮立基業(yè)東風汽車技術服務站修理了,并停運了50天。武漢市通達旺舊機動車輛鑒定評估有限公司于2015年2月9日出具《湖北省道路交通事故車物損失價格鑒定結論書》一份,鑒定結論為:鄂A×××××號半掛牽引車的日均停運損失為1,049元。原告安某通公司已支出評估費2,560元。
再查明,劉某某系被告陽邏港公司雇傭的司機,其駕駛的鄂A×××××號東風牌半掛牽引車所有人登記為被告陽邏港公司,被告陽邏港公司為其在被告平安保險湖北分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和不計免賠率特約險,其中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賠償限額為122,000元,商業(yè)三者險賠償限額為300,000元,保險期限均為2012年6月10日零時起至2013年6月9日二十四時止。事故發(fā)生后,被告平安保險湖北分公司已在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者險責任限額內給付了車輛損失等保險賠償款19,800元(含交強險財產(chǎn)損失限額內的2,000元賠償款)。
本院認為,侵害公民身體及財產(chǎn)的,應當賠償相關損失。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規(guī)定:“同時投保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以下簡稱“交強險”)和第三者責任商業(yè)保險(以下簡稱“商業(yè)三者險”)的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同時起訴侵權人和保險公司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下列規(guī)則確定賠償責任:(一)先由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二)不足部分,由承保商業(yè)三者險的保險公司根據(jù)保險合同予以賠償;(三)仍有不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guī)定由侵權人予以賠償。”本案中,劉某某駕駛的鄂A×××××號貨車在被告平安保險湖北分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商業(yè)三者險和不計免賠率特約險,且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限內,故依據(jù)上述規(guī)定,應由被告平安保險湖北分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商業(yè)三者險依據(jù)保險合同予以賠償。
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七條第二款“損壞國家的、集體的財產(chǎn)或者他人財產(chǎn)的,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下列財產(chǎn)損失,當事人請求侵權人賠償?shù)?,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一)維修被損壞車輛所支出的費用、車輛所載物品的損失、車輛施救費用;(二)因車輛滅失或者無法修復,為購買交通事故發(fā)生時與被損壞車輛價值相當?shù)能囕v重置費用;(三)依法從事貨物運輸、旅客運輸?shù)冉?jīng)營性活動的車輛,因無法從事相應經(jīng)營活動所產(chǎn)生的合理停運損失;(四)非經(jīng)營性車輛因無法繼續(xù)使用,所產(chǎn)生的通常替代性交通工具的合理費用?!钡囊?guī)定,交通事故中的財產(chǎn)損失包括被損車輛的停運損失,交通事故責任者應當予以賠償。本案中,原告安某通公司所有的鄂A×××××號半掛牽引車系營運車輛,該車在事故中受損后的停運損失,依據(jù)上述法律規(guī)定,被告陽邏港公司應當予以賠償。因被告陽邏港公司投有商業(yè)三者險,故被告平安保險湖北分公司應當在承擔賠償責任。對于被告平安保險湖北分公司主張原告的停運損失系間接損失,依據(jù)商業(yè)三者險保險合同的約定,被告平安保險湖北分公司不負責賠償,因被告平安保險湖北分公司未舉證證明該免責條款對投保人被告陽邏港公司進行了明確的提示和說明,故對于被告平安保險湖北分公司上述辯稱理由,本院不予采納。原告安某通公司因停運造成的損失為52,450元(計算式為1,049元/天×50天=52,450元)、停運損失評估費2,560元,共計55,010元,因劉某某在事故中負主要責任(責任比例為80%),且被告平安保險湖北分公司已在交強險財產(chǎn)限額內給付了2,000元賠償款,故被告平安保險湖北分公司還應當在商業(yè)三者險責任限額內向原告賠償44,008元損失(計算式為55,010元×80%=44,008元),其余損失由原告安某通公司自行承擔。
綜上所述,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七條第二款、《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十五條、第三十四條第一款、第四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四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在第三者責任商業(yè)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向原告武漢市安某通汽車運輸有限公司給付保險賠償金44,008元,限于本判決書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完畢;
二、駁回原告武漢市安某通汽車運輸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350元,由被告武漢陽邏港物流有限公司負擔952元,由原告武漢市安某通汽車運輸有限公司負擔2,398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在提交上訴狀時預交案件受理費3,350元,款匯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戶名:武漢市財政局非稅收入?yún)R繳專戶--市中院訴訟費分戶;賬號:079501040000393;開戶行:農(nóng)行武漢市民航東路分理處,行號:832886。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未預交訴訟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長 黃 芳 審判員 彭志芬 審判員 葉章明
書記員:陶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