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武漢興誠海水泥制品有限公司,住所地:武漢市黃陂區(qū)武湖沙口沙河村。
法定代表人韓鋒,該公司經理。
委托代理人李潔、蔡繼軍,湖北瀛楚律師事務所律師,一般授權。
被告武漢地質勘察基礎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武漢市解放大道342號。
法定代表人鐘明,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郭鋒,湖北尚泰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
原告武漢興誠海水泥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誠公司)訴被告武漢地質勘察基礎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地質基礎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12月29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由審判員張謹治擔任審判長,與人民陪審員劉義鎖、胡思慧參加的合議庭。2016年4月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興誠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蔡繼軍及被告地質基礎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郭鋒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2014年4月26日,被告因承接“佳陽新城港都1標段樁基礎項目”,與原告簽訂了《商品混凝土買賣合同》(含補充條款)一份,合同對價款、結算方式、違約責任等進行了約定。其中合同第八條違約責任“被告未按合同約定支付貨款,每延遲一天按總貨款日5‰向原告支付違約金”。合同補充條款第一條付款方式“被告在當月辦理結算后七個工作日內付商砼總量的50%款項。樁基驗收完成半年內付供砼總量的90%。樁基完工后12個月內付清全部商砼款項”。合同訂立后,原告按約定供給被告商品混凝土共計5554.20立方米,經雙方結算:2014年4月27日至2014年6月24日,金額為1327044.00元;2014年6月25日至2014年7月25日,金額為162770.00元;2014年11月26日至2014年12月27日,金額為296565.00元。上述貨款合計人民幣1786379.00元。截止2015年2月2日,被告僅向原告支付貨款人民幣70萬元(2014年6月25日,20萬元;2014年12月8日,30萬元;2015年2月2日,20萬元),至今仍下欠原告貨款人民幣1086379.00元。經原告多次催要,被告仍未支付。是此,原告訴至本院,請求判令被告支付貨款人民幣1086379.00元并承擔違約金。
本院認為,原、被告自愿簽訂的商品混凝土買賣合同,因未違反法律規(guī)定,應為合法有效,受法律保護。原告按合同約定向被告供應商砼,被告未按合同約定支付完全部貨款,已構成違約,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因此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剩余貨款及承擔違約金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違約金的計付現(xiàn)按年利息36%的標準,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確認。被告提出的抗辯意見因沒有提供充分的證據(jù)證實,故本院不予采納。經合議庭評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及第一百三十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由被告武漢地質勘察基礎工程有限公司向原告武漢興誠海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支付貨款人民1086379.00元及違約金174287.02元(按年利率36%計算,暫計算至2015年12月16日。后續(xù)部分以1086379.00元為基數(shù),按年利率36%計算,自2015年12月17日至付清日止)。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付清。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6150元,由被告武漢地質勘察基礎工程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或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張謹治 人民陪審員 劉義鎖 人民陪審員 胡思慧
書記員:陳楚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