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武某。
委托代理人:黃九維。
委托代理人:王志剛,河北冀北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陽原縣要家莊鄉(xiāng)西辛某某村民委員會。
地址住陽原縣要家莊鄉(xiāng)。
法定代表人:李德福。
原告武某與被告陽原縣要家莊鄉(xiāng)西辛某某村民委員會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7月4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代理人黃九維、王志剛,被告陽原縣要家莊鄉(xiāng)西辛某某村民委員會主任李德福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武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法院判令被告交付原告登記為武某的二輪承包地權屬證書和承包合同;2.原告向本院提出增加的訴訟請求:原告要求被告補償2004年到現(xiàn)在的耕地補償款;3.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原告在一輪土地承包時承包了被告轄區(qū)范圍內的土地20.2畝,在二輪土地承包時,因國家二輪土地承包實行順延政策,被告在二輪土地承包時將原告一輪承包的土地順延發(fā)包給原告,并簽訂了二輪承包合同。合同簽訂后,因原告外出,被告陽原縣要家莊鄉(xiāng)西辛某某村民委員會未將二輪土地承包的權屬證書交付原告,后原告一直向被告催要,被告找各種理由推拖,為此原告無數(shù)次要求村委會討要證書,至今被告沒有任何答復。
陽原縣要家莊鄉(xiāng)西辛某某村民委員會辯稱,原告于1981年時分的土地,1982年時原告的親戚種了一年,1983年至1984年期間,原告承包的耕地由于原告沒有經營而荒廢,后來簽訂第二輪土地承包合同時,原告家沒人辦理,村委會就把地分給了本村的村民姚月明。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有爭議的證據(jù)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1.1984年3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原告武某與被告陽原縣要家莊鄉(xiāng)西辛某某簽訂第一輪土地承包合同書。1999年10月31日,被告陽原縣要家莊鄉(xiāng)西辛某某與原告武某簽訂第二輪土地承包合同書時,戶主署名為原告武某,合同乙方署名為原告武某,但并非原告或其家人簽字,簽章為姚月明。上述事實有原告提供的《土地承包合同書》予以證實,該證據(jù)雙方當事人都無異議,本院予以認可;2.原告提供《關于陽發(fā)(1999)16號文件“關于第二輪土地承包工作的實施方案”的內容摘要》和《1999年10月23日侯亮同志在全縣第二輪土在承包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的摘要》,被告對原告提供的以上兩份證據(jù)答辯稱不清楚,但兩份證據(jù)的摘要內容來源于《陽發(fā)(1999)16號文件》和《1999年10月23日侯亮同志在全縣第二輪土地承包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兩份摘要的合法性本院予以認可。
本院認為,農村土地承包中發(fā)包方應當與承包方簽訂書面承包合同。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本案中,原告在第二輪土地承包中未與被告西辛某某委會簽訂書面合同,并未在合同書上簽名或蓋章。但在簽訂合同時,原告或家人并未在合同書上簽字蓋章,而是由他人簽署了原告的名字,且加蓋了姚月明的印章,該合同不符合書面合同成立的條件,被告對該合同中的土地的承包經營權屬沒有明確。
綜上所述,原告所提供的證據(jù)不能證實原告與被告簽訂了合法有效的土地承包合同書,其要求被告交付合同書和權屬證書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武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00元,由原告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張貴斌審判員李志明人民陪審員王利平
書記員:孫莉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