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檀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秦皇島市,公民身份號碼:×××。
委托訴訟代理人:柏玲(系檀某母親),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秦皇島市,公民身份號碼:×××。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丹丹,河北王來升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張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秦皇島市,公民身份號碼:×××。
委托訴訟代理人:江川,河北藍澳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檀某因與被上訴人張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qū)人民法院(2018)冀0302民初316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于2018年11月30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檀某上訴請求:一、依法撤銷原判;二、改判駁回張某某一審全部訴訟請求;三、一審和二審的訴訟費用由張某某承擔。事實和理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錯誤,一審判決應當撤銷。一、一審判決認為“被告抗辯轉賬系償還雙方之前其他債務,但其提交的證據不足以證明雙方之前存在其他債務,故被告抗辯的理由不成立,原告對被告享有3萬元債權,故雙方存在民間借貸法律關系,被告應償還原告借款3萬元”是錯誤的,與事實不符。第一,張某某一審的起訴是虛構事實。張某某在起訴狀中稱檀某在2017年1月要買樂器,資金不足,向張某某借錢,但檀某購買樂器是在2017年3月21日,花費46000元,用的是2017年3月15日出售舊樂器的47600元。對此,檀某在一審提交了微信聊天記錄、轉賬憑證和銀行流水,可以證明張某某虛構事實。而且,張某某在本案一審開庭時,張某某對借款原因和借款經過只字未提,不符合常理和邏輯。另外,張某某在起訴狀中稱其多次催要借款,更是無中生有,是虛假的陳述,張某某人沒有證據,也無法提供任何證據。第二,張某某提交的轉賬憑證,是還款憑證,不是借款憑證,對此,檀某已經完成了舉證。2016年4月28日,因為檀某與張某某的女兒魏維戀愛并準備結婚,檀某的姥姥陳玉榮取了10萬元交給柏玲,后魏維提出自己父母的幾萬塊錢都在股市里,想先借幾萬,故檀某直接從母親柏玲處拿了3萬元現(xiàn)金,與魏維一起到張某某家,將3萬元交給了張某某。2017年1月張某某給檀某轉賬3萬元,是還款,根本不是借款。第三,從客觀經濟狀況來看,張某某也不可能向檀某借款。從張某某與魏維戀愛、同居到舉辦婚禮、旅游,直到女兒檀依琳在美國出生,也都是檀某家負擔所有費用,包括婚房也是檀某家出資購買。檀某是大學音樂老師,有穩(wěn)定收入,月平均1萬元以上,檀某父母每月收入也有1萬元,檀某的姥姥陳玉榮多次給檀某錢,除了上面提到的10萬元,其余的也有10萬元,包括給魏維的彩禮5萬元,都是陳玉榮的錢。在一審開庭時,真煩人說陳玉榮是案外人,與檀某不存在親屬關系,這又是罔顧事實,陳玉榮是檀某的姥姥,不僅張某某與陳玉榮熟識,張某某的女兒魏維在與檀某戀愛同居期間,一直住在檀某家,與陳玉榮每天見面,逢年過節(jié)陳玉榮都給魏維錢。本案的3萬元是還款,檀某從陳玉榮給其結婚用的10萬元中拿出3萬元,給了張某某,而張某某一家從來沒給檀某花過錢,從檀某和魏維準備結婚開始,就一直說沒有錢,所以才跟檀某家借了3萬元。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張某某起訴案由為民間借貸,但本案中沒有任何證據能證實雙方形成借款的合意。張某某從未提交任何證據證明雙方曾達成借款的合意,轉賬憑證不是借款憑證,不能直接認定存在民間借貸的法律關系。二、一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一審判決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七條,將轉賬憑條直接認定為借款憑據,是錯誤的,檀某提交的微信聊天記錄、轉賬憑證、銀行流水能夠否認張某某起訴的事實,檀某并舉證證明了此3萬元轉賬是償還之前的借款。而且,通過一審開庭可知,張某某明顯不具備出借能力,起訴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明顯不符合常理,張某某的起訴明顯是虛構事實,是虛假訴訟,人民法院應當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九條,嚴格審查借貸發(fā)生的原因、時間、地點、款項來源、交付方式、款項流向以及借貸雙方的經濟狀況等,但一審法院未就此進行調查,未查清事實。綜上所述,檀某不服一審判決,遂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提起上訴,請求人民法院依法撤銷一審判決,并改判駁回張某某一審的全部訴訟請求,維護檀某的合法權益,維護司法公正。
本院審理過程中,檀某增加上訴事實和理由:雙方的關系問題,在2016年2月魏維意外懷孕,兩家人商量結婚事宜,并定于2016年5月18日舉辦婚禮。關于為什么2017年1月13日轉賬3萬元的問題,檀某所說是當時檀某與魏維都在杭州,雖然沒有結婚證,但是已經舉辦了婚禮有孩子一直居住在一起,因為在杭州買房子和裝修問題發(fā)生爭吵,檀某提出讓魏維把母親借的3萬元還回來,因張某某本人在秦皇島而檀某在杭州就通過轉賬的方式還的3萬元。
張某某辯稱,一、一審法院判決雙方之間存在民間借貸法律關系,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檀某與張某某女兒魏維系男女朋友關系,2017年1月,因檀某購買樂器,資金不足,于是通過魏維從張某某處借款3萬元。2017年1月13日,張某某將3萬元借款以銀行轉賬的形式出借給檀某。張某某曾向檀某多次催要借款,檀某拒不償還。檀某提出此3萬元是張某某償還自己的,但確無法證明雙方之間有其它的債務關系。二、關于檀某質疑張某某出借能力的問題,2016年7月11日,張某某的女兒魏維因為要去美國待產,當天在其名下取款14萬元,這些錢都是張某某給女兒的。張某某有退休金,其愛人在港務局工作,每年收入約7萬元,張某某還是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出借給檀某的這3萬元是完全沒有問題,并沒有什么可質疑的。三、關于檀某認為張某某虛構事實的問題,檀某稱雙方爭議的這三萬元,是檀某的姥姥陳玉榮于2016年4月28日,取了10萬元交給了檀某的母親柏玲,然后檀某在其母親手里拿了3萬元借給了張某某用于裝修。且不說張某某家裝修是在2016年3月,總共花費幾千元而已,檀某是如何證明2017年1月13日張某某在河東工商銀行通過轉賬轉給檀某3萬元是償還2016年4月底的3萬元錢的呢?2016年7月11日張某某的女兒魏維取款14萬元,隨后存入自己名下中國銀行賬戶7萬元,用于兌換美元1萬元,另外的7萬元交給了檀某,雙方同時在中國銀行兌換了1萬美元。即使是這樣法院都沒有認定檀某用于兌換1萬美金的錢是魏維取出來的交給檀某的,那么如何認定陳玉榮取款后給了張某某。因為對于此3萬元是還款的概然性明顯低于是借款的概然性,根據概然性優(yōu)勢原則,應當認定此3萬元是借款。綜上,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證據充分,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懇請二審法院依法駁回檀某的上訴請求,維持原判,維護張某某的合法權益。
張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一、1、判令檀某立即償還借款本金3萬元及利息,自2018年3月6日起至實際給付之日止,按年利率6%計算;二、判令檀某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張某某女兒魏維與檀某原為男女朋友關系。2017年1月13日,張某某向檀某轉賬3萬元。張某某稱該款項因檀某購買樂器所借。檀某否認向張某某借款,稱該3萬元為償還張某某欠檀某家的3萬元。張某某稱檀某未還償借款及逾期利息。雙方主要就本案款項是否為民間借貸關系及張某某訴請的金額有無法律依據等事實存在爭議。
一審法院認為,張某某僅依據金融機構的轉賬憑證提起民間借貸訴訟,檀某抗辯轉賬系償還雙方之前借款或其他債務,檀某應當對其主張?zhí)峁┳C據證明。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本案中,檀某抗辯轉賬系償還雙方之前其他債務,但其提交的證據不足以證明雙方之前存在其他債務,故檀某抗辯的理由不成立,張某某對檀某享有3萬元債權。故雙方存在民間借貸法律關系,檀某應償還張某某借款3萬元。張某某主張自起訴之日即2018年3月6日起按年利率6%支付逾期利息,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予以支持。綜上所述,檀某應償還張某某借款3萬元并支付逾期利息。判決:檀某于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償還張某某借款3萬元并支付逾期利息,自2018年3月6日起至借款全部償還完畢之日止,按年利率6%計算。一審案件受理費550元,減半收取275元,由檀某負擔,于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交納。
本院二審期間,檀某提交如下證據:
證據一、兩份判決書,分別是天津市河東區(qū)人民法院(2018)津0102民初2210號判決、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18)津02民終6352號判決,是關于本案檀某起訴被張某某的女兒魏維孩子撫養(yǎng)權糾紛一案,證明雙方之間的關系,張某某曾經是檀某的岳母。也能夠證實張某某沒有出借能力。在一審、二審期間張某某女兒一直主張自己沒有錢,沒有工作也沒有經濟來源,將孩子的撫養(yǎng)費從1000元下調到600元,能夠證實張某某沒有出借能力;
證據二、秦皇島市海港區(qū)人民法院(2018)冀0302民初3165號判決,是本案張某某的女兒起訴柏玲民間借貸糾紛一案,結果是駁回了訴請,檀某認為這起案件和今天開庭審理的案件都是虛假訴訟,都是不存在的;
證據三、商品房交接書一份,是2016年12月20日地產通知交房讓檀某去辦理交房手續(xù)和交相關費用。跟2017年1月13日轉過來的3萬元有直接關系,檀某交了所有費用以后,回家跟魏維說了以后要辦理房本,檀某說結婚生孩子檀某家已經花了很多錢,就跟魏維商量說這筆錢不太夠,讓魏維跟家里商量,因為這個事吵架了。證明2016年12月20日上訴人和魏維在杭州買房等事宜發(fā)生了爭吵,張某某因為魏維家不出錢,二人出現(xiàn)了矛盾,檀某就說你家把之前欠的錢還回來。之前說轉到魏維的卡里,后來魏維拿的檀某的卡就轉到檀某的卡里了;
證據四、照片五張,證明雙方之間的關系,大家曾經是一家人,不是普通的朋友關系,在一審時張某某曾經表述不認識檀某一家人,都是虛假陳述;
證據五、檀某和魏維在杭州租房期間的轉賬明細,所有房租都是檀某支付,證明在二人同居期間魏維沒有花過一分錢;
證據六、檀某的火車票復印件兩份,證明檀某在2017年3月21日上午從杭州到上海去購買樂器,付錢拿到樂器之后于當天晚上20:52分從上?;氐胶贾?。和檀某一審提交的微信聊天記錄能夠相互印證。張某某說檀某在2017年1月份買樂器不是事實。
張某某質證稱,證據一真實性認可,關聯(lián)性不認可,被上訴人女兒主張自己沒錢,與被上訴人經濟能力無關。證據二因訴訟主體不一致,因此與本案無關。證據三的三性不認可。證據四的照片與本案無關不認可。證據五三性不認可,與本案無關聯(lián)性。證據六三性不認可,無法反映對方陳述的問題。
本院二審期間,張某某提交錄音光盤及錄音整理資料一份,證明起訴前張某某向檀某主張過借款,檀某雖不認可向張某某償還,但檀某不認可償還的理由并不是該3萬元是還款,而是因為魏維玩過柏玲的股票,想賴掉借款,反映了檀某和張某某真實的借貸關系。
檀某質證稱,不認可錄音跟本案的關聯(lián)性,而且錄音也反映不出檀某曾經借過3萬元,檀某從來沒有表示過曾經向張某某借過3萬元。張某某說檀某沒提3萬元的還款,是因為檀某想向張某某要的錢太多了,根本不止這一個還款,包括孩子的撫養(yǎng)費和二人一起去美國生孩子花了很多錢,檀某都想向魏維要。檀某認為與本案張某某一審主張3萬元借款無關,無法證實雙方曾經為3萬元達成借款合意。電話錄音和3萬元無關,當時打電話的時候柏玲在場,魏維花的錢都給孩子花了,跟本案無關。電話里提起股票的事,魏維當時在天津沒有錢,她要跟同學玩股票,她出智慧同學出錢,當時柏玲就跟魏維說這個事不合適,一旦賠了朋友都做不成了,和本案無關。
本院對一審查明的其他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債務應當清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
本案張某某給付檀某3萬元的事實,雙方當事人并無異議。分歧在于給付該3萬元的性質。張某某主張雙方存在民間借貸法律關系,給付該3萬元系借款交付行為。檀某主張給付該3萬元系張某某償還之前張某某欠檀某家借款的還款行為。本案一審、二審審理過程中,檀某均未提供充分證據證明雙方之前存在其他債務,一審法院綜合本案案情,認定雙方之間存在民間借貸法律關系,并判令檀某承擔還本付息責任,并無不當。
綜上所述,檀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550元,由檀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高曉武
審判員 史福占
審判員 權金伶
書記員: 潘珊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