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梁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現住黑龍江省依蘭縣。
委托代理人呂景洪,男,黑龍江聯升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姚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現住黑龍江省依蘭縣。
委托代理人聶淑先,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現住黑龍江省依蘭縣。
委托代理人張軍,男,依蘭縣法律援助中心律師。
被告徐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現住黑龍江省依蘭縣。
委托代理人張軍,男,依蘭縣法律援助中心律師。
原告梁某某訴被告姚某某、徐某某繼承權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劉艷麗獨任審判,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梁某某及委托代理人呂景洪,被告姚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聶淑先、張軍,徐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張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梁某某訴稱,原告梁某某是交通事故死亡人姚淑云的獨生兒子,2015年3月26日,姚淑云發(fā)生交通事故,經搶救無效于27日夜死亡。姚淑云生前與原告父親離婚,在依蘭鎮(zhèn)生活。2013年姚淑云與被告姚某某居住的房屋被朝陽新區(qū)拆遷,每人得到了一套樓房,原告母親姚淑云住6樓,被告姚某某住5樓。2015年3月27日在姚淑云死亡后,被告姚某某要求原告負責母親生前的債務,承擔她后事費用,繼承她生前的財產,并親自簽寫了字據。但是令原告想不到的是,在處理完原告母親姚淑云的喪事后,被告姚某某和她的女兒徐某某強行侵占了原告母親的房屋及財產。當原告與她們交涉時,她們拿出了一份假遺囑扶養(yǎng)協議,稱原告母親已將房屋贈給被告徐某某了,經與其多次交涉,二被告仍堅持原告生前未對生母盡孝,財產不能給原告,并以此為由拒絕原告入住,并將房屋強行換鎖,現在該房由二被告強占。被告以假遺贈扶養(yǎng)協議強行侵占原告母親的財產,屬于侵權行為,故原告訴至法院,要求判令二被告從依蘭鎮(zhèn)朝陽新區(qū)一期10號樓4單元6樓東門遷出。
被告姚某某、徐某某辯稱,原告所訴與事實不符。被告徐某某與原告母親姚淑云生前簽訂遺贈扶養(yǎng)協議,姚淑云將依蘭鎮(zhèn)朝陽新區(qū)一期10號樓4單元601室44.63平方米的樓房贈給被告徐某某,被告徐某某履行相應的撫養(yǎng)義務。該協議真實有效,原告所訴爭的房屋應該歸被告徐某某所有。該訴爭房屋拆遷之前的平房是被告徐某某出資墊付的,為了照顧姚某某和姚淑云,樓房回遷后,樓房的差價款以及裝修費用是由被告徐某某出資的。被告徐某某與原告母親生前簽訂遺贈扶養(yǎng)協議是真實有效的,原告沒有證據證明該協議是虛假的,協議優(yōu)先于法定繼承,應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原告為證明其主張,向本院提交以下證據:
1、產權置換書一份,擬證明回遷的訴爭房屋歸姚淑云所有;
2、朝陽村民委員會及公安派出所出具的證明一份,擬證明姚淑云和原告梁某某之間的關系,原告梁某某是姚淑云的唯一子女;
3、被告姚某某所寫的承諾書一份,擬證明姚淑云生前所有財產都歸原告梁某某所有。
二被告為證明其主張,向本院提交以下證據:
1、遺贈扶養(yǎng)協議一份,擬證明姚淑云與被告徐某某共同訂立了一份遺贈扶養(yǎng)協議,約定姚淑云故去后其位于依蘭鎮(zhèn)朝陽新區(qū)一期10號樓4單元601室44.63平方米的樓房歸徐某某所有;
2、各種票據一組,擬證明被告徐某某為姚淑云生前和去世后繳納的該訴爭房屋的面積差價、入戶費、煤氣初裝費、水表電表安裝費等各種費用;
3、證人周某甲證言一份并出庭作證,擬證明該遺贈扶養(yǎng)協議是真實的。
經審理查明,被告姚某某和原告梁某某母親姚淑云是孿生姐妹,二人均為殘疾人,被告徐某某是被告姚某某的女兒。姚淑云早年離婚,始終與被告姚某某生活在一起,由被告徐某某照顧其生活起居。2013年,姚淑云生病住院,出院后于2013年12月10日姚淑云與被告徐某某在見證人周某乙、柏某某、趙某某的見證下,共同訂立了一份遺贈扶養(yǎng)協議。協議除約定被告徐某某為姚淑云繳納該訴爭房屋回遷多出面積的錢款以及其它費用之外,主要約定了姚淑云的日常生活所有費用由被告徐某某負責,并由被告徐某某照顧姚淑云的日常生活;該協議最終約定,姚淑云故去后位于依蘭鎮(zhèn)朝陽新區(qū)一期10號樓4單元601室44.63平方米的樓房歸被告徐某某所有。此期間,原告梁某某一直隨父親在鄉(xiāng)下居住。2015年3月27日姚淑云在交通事故中經搶救無效死亡,原告梁某某與被告姚某某等親屬共同處理了姚淑云的喪事。雙方約定由原告梁某某清還姚淑云生前的欠款1700元,并約定姚淑云的生前財產都歸原告梁某某所有,姚淑云的后事歸原告梁某某負責,被告姚某某無權干預姚淑云死后的所有事情等。經審查,該幾項協議中沒有明確姚淑云名下的位于依蘭鎮(zhèn)朝陽新區(qū)一期10號樓4單元601室44.63平方米的樓房的歸屬問題。現二被告姚某某、徐某某依據上述遺贈扶養(yǎng)協議,在該訴爭房屋居住。
以上事實有雙方當事人的當庭陳述,有原、被告提供一系列書證及證人證言收集和記錄在卷,經庭審質證認證,本院認定,二被告所遞交的姚淑云與被告徐某某共同訂立的遺贈扶養(yǎng)協議,符合證據的客觀真實性和關聯性,具有證明效力,本院依法予以采信,并對其證明的問題予以認定。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的焦點是原告母親姚淑云與被告徐某某共同訂立的遺贈扶養(yǎng)協議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問題。依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公民可以與扶養(yǎng)人簽訂遺贈扶養(yǎng)協議,按照協議,扶養(yǎng)人承擔公民生養(yǎng)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本案中原告母親姚淑云與被告徐某某在三位見證人的見證下共同訂立的遺贈扶養(yǎng)協議是真實合法且具有法律效力。原告母親姚淑云與原告父親1986年離婚,原告梁某某由其父親撫養(yǎng),多年來雙方一直失去聯系。姚淑云身為殘疾人,且沒有經濟來源,生活起居常年由被告徐某某照顧。晚年病重,立下該遺贈扶養(yǎng)協議是情理之中的。由于姚淑云不會寫字,所以在遺囑上按下指印并蓋章等程序符合法律規(guī)定。原告稱該遺贈扶養(yǎng)協議是虛假的訴訟主張,沒有事實根據和相關證據支持,本院不予認定。原告梁某某在其母親姚淑云病故后與被告姚某某草簽的關于姚淑云生前財產歸原告,生前債務與去世后一切事務均由原告承擔的協議中,不包括該訴爭房屋的歸屬問題。遺贈扶養(yǎng)協議應優(yōu)先于法定繼承,二被告有權依據該協議而依法取得該訴爭房屋所有權。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六條第三款、第三十一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梁某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50元由原告梁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劉艷麗
書記員: 吳春苗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