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某強
梁某科
劉延國(山東鴻正律師事務所)
杜某某
張某某
孫忠起(北京大嘉(德州)律師事務所)
原告梁某強,男,1978年生,漢族,住山東省武城縣。
委托代理人梁某科,男,1983年生,漢族,住山東省武城縣。系原告梁某強的弟弟。
委托代理人劉延國,山東鴻正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杜某某,女,1985年生,漢族,住山東省武城縣。
被告張某某,男,1984年生,漢族,住山東省武城縣。
二
被告
委托代理人孫忠起,北京市大嘉(德州)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梁某強與被告杜某某、張某某健康權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被告及其委托代理人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民事責任的主體和責任劃分問題,以及原告主張的各項損失是否合法問題。
關于民事責任的主體和責任劃分問題,本案中,原告提供公安機關對事發(fā)時的車上人員尹桂良、車下人員劉運亮的詢問筆錄,筆錄中兩位證人均證明原告系被杜某某用篷布卷從車上碰下來因而受傷的。被告提供其與事發(fā)時的車上人員王玉兵的通話錄音,王玉兵在通話中說不知道原告是怎么從車上掉下去的。被告的證據沒有否認原告的主張,只是說不知道,即仍然存在原告是被杜某某用篷布卷碰下來的可能,原告提供的證據明確證明原告是被杜某某用篷布卷碰下來的,綜合分析雙方證據,原告所舉證據的證明力明顯大于被告所舉證據的證明力,應當認定被告杜某某在操作航吊拉拽篷布卷過程中用篷布卷把原告從車上碰下來致使原告受傷,因此,被告杜某某應當對原告因本案事故造成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涉案航吊門市由被告夫婦共同經營管理,被告張某某應當與被告杜某某共同向原告承擔賠償責任。
原告對公安機關對其所做詢問筆錄描述事發(fā)經過時稱,當貨物裝滿車廂后地面上還剩下四個篷布卷,航吊掛鉤的高度與車廂頂端的高度無法使篷布卷平穩(wěn)的落下,航吊就采用從一頭往另一頭拽的辦法將篷布卷拽到車廂頂部,當時拽第一個的時候是從車廂的左側往右側拽,原告當時站在車廂的右側,這時航吊開始往車廂上拽篷布卷,一開始的時候篷布卷搭在車廂頂部左側不動,后來猛的一下就過來了,原告沒有來得及躲避就被篷布卷砸落到地面上。由原告以上陳述可以看出,當時原告所站位置處在篷布卷吊裝過程中可能對車上人員造成傷害的區(qū)域范圍內,當公安人員問原告在航吊拉拽貨物時原告是否意識到自己的站位處于危險位置時,原告稱沒有意識到。由此可見,應當認定原告對自身安全沒有盡到應盡的注意義務,存在疏忽大意的過失,原告對于損害的發(fā)生也有一定的過錯,應當自負30%的民事責任,被告杜某某、張某某應當對原告的損害承擔70%的民事責任。
關于傷殘等級鑒定標準問題,被告主張本案應適用最高人民法院《人體損傷殘疾程度鑒定標準》,不應以《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為依據并申請重新鑒定。本院認為,本案系原告在提供勞務過程中因第三人侵權遭受的損害,鑒定意見以《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為依據對原告的傷殘等級進行評定并無不當,對被告的重新鑒定申請依法不予準許。
關于原告主張的各項經濟損失問題,已經確認實際花費醫(yī)療費為28953.47元,鑒定費為2000元,交通費為50元,原告尚需二次手術費1萬元。
關于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yǎng)費問題,原告主張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營養(yǎng)費按每天30元計算,本院依法準許,原告共住院16天住院伙食補助費為480元,需營養(yǎng)90天營養(yǎng)費為2700元。
關于誤工費、護理費、殘疾賠償金、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精神損害撫慰金問題,原告主張按城鎮(zhèn)居民標準賠償,并提供國有土地使用證、房屋所有權證、武城縣振華社區(qū)居民委員會和武城縣公安局新城派出所證明、武城縣甲馬營鎮(zhèn)新屯社區(qū)村民委員會證明為證,以上證據能夠相互印證,證明原告一家自2007年至今一直在城區(qū)居住并以打工為生,對于原告要求按照城鎮(zhèn)居民標準計算誤工費、護理費、殘疾賠償金、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的請求依法予以準許。2013年度山東省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8264元,原告誤工天數為109天,誤工費為8440.48元(28264÷365×109);原告需1人護理90天,護理費為6969.21元(28264÷365×90);原告構成十級傷殘,殘疾賠償金為56528元(28264×20×10%)。2013年度山東省城鎮(zhèn)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為17112元,梁緣、梁心儀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合計19678.8元((17112×8÷2×10%)+(17112×15÷2×10%)),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計入殘疾賠償金。以上經濟損失共計135799.96元,被告應當賠償70%計款95059.97元。原告因傷構成傷殘,其要求被告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依法應予支持,結合原告的傷殘等級、雙方的過錯程度、被告的經濟責任能力等,被告以賠償原告殘疾賠償金700元為宜。
綜上,被告應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共計95759.97元,扣除朱圣海已給付原告的賠償款51000元,以及二被告已給付原告的賠償款3000元,二被告還應賠償原告經濟損失41759.97元。原告其他訴請未提供充足證據,依法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 ?第一款 ?、第十六條 ?、第二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第一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 ?、第二十條 ?、第二十一條 ?、第二十二條 ?、第二十三條 ?、第二十四條 ?、第二十五條 ?、第二十八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 ?、第十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若干問題的通知》第四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杜某某、張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原告梁某強醫(yī)療費、二次手術費、誤工費、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yǎng)費、交通費、鑒定費、殘疾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共計41759.97元。
二、駁回原告梁某強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限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928元、保全費1020元,由原告梁某強負擔2810元,被告杜某某、張某某負擔1138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山東省德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民事責任的主體和責任劃分問題,以及原告主張的各項損失是否合法問題。
關于民事責任的主體和責任劃分問題,本案中,原告提供公安機關對事發(fā)時的車上人員尹桂良、車下人員劉運亮的詢問筆錄,筆錄中兩位證人均證明原告系被杜某某用篷布卷從車上碰下來因而受傷的。被告提供其與事發(fā)時的車上人員王玉兵的通話錄音,王玉兵在通話中說不知道原告是怎么從車上掉下去的。被告的證據沒有否認原告的主張,只是說不知道,即仍然存在原告是被杜某某用篷布卷碰下來的可能,原告提供的證據明確證明原告是被杜某某用篷布卷碰下來的,綜合分析雙方證據,原告所舉證據的證明力明顯大于被告所舉證據的證明力,應當認定被告杜某某在操作航吊拉拽篷布卷過程中用篷布卷把原告從車上碰下來致使原告受傷,因此,被告杜某某應當對原告因本案事故造成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涉案航吊門市由被告夫婦共同經營管理,被告張某某應當與被告杜某某共同向原告承擔賠償責任。
原告對公安機關對其所做詢問筆錄描述事發(fā)經過時稱,當貨物裝滿車廂后地面上還剩下四個篷布卷,航吊掛鉤的高度與車廂頂端的高度無法使篷布卷平穩(wěn)的落下,航吊就采用從一頭往另一頭拽的辦法將篷布卷拽到車廂頂部,當時拽第一個的時候是從車廂的左側往右側拽,原告當時站在車廂的右側,這時航吊開始往車廂上拽篷布卷,一開始的時候篷布卷搭在車廂頂部左側不動,后來猛的一下就過來了,原告沒有來得及躲避就被篷布卷砸落到地面上。由原告以上陳述可以看出,當時原告所站位置處在篷布卷吊裝過程中可能對車上人員造成傷害的區(qū)域范圍內,當公安人員問原告在航吊拉拽貨物時原告是否意識到自己的站位處于危險位置時,原告稱沒有意識到。由此可見,應當認定原告對自身安全沒有盡到應盡的注意義務,存在疏忽大意的過失,原告對于損害的發(fā)生也有一定的過錯,應當自負30%的民事責任,被告杜某某、張某某應當對原告的損害承擔70%的民事責任。
關于傷殘等級鑒定標準問題,被告主張本案應適用最高人民法院《人體損傷殘疾程度鑒定標準》,不應以《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為依據并申請重新鑒定。本院認為,本案系原告在提供勞務過程中因第三人侵權遭受的損害,鑒定意見以《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為依據對原告的傷殘等級進行評定并無不當,對被告的重新鑒定申請依法不予準許。
關于原告主張的各項經濟損失問題,已經確認實際花費醫(yī)療費為28953.47元,鑒定費為2000元,交通費為50元,原告尚需二次手術費1萬元。
關于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yǎng)費問題,原告主張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營養(yǎng)費按每天30元計算,本院依法準許,原告共住院16天住院伙食補助費為480元,需營養(yǎng)90天營養(yǎng)費為2700元。
關于誤工費、護理費、殘疾賠償金、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精神損害撫慰金問題,原告主張按城鎮(zhèn)居民標準賠償,并提供國有土地使用證、房屋所有權證、武城縣振華社區(qū)居民委員會和武城縣公安局新城派出所證明、武城縣甲馬營鎮(zhèn)新屯社區(qū)村民委員會證明為證,以上證據能夠相互印證,證明原告一家自2007年至今一直在城區(qū)居住并以打工為生,對于原告要求按照城鎮(zhèn)居民標準計算誤工費、護理費、殘疾賠償金、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的請求依法予以準許。2013年度山東省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8264元,原告誤工天數為109天,誤工費為8440.48元(28264÷365×109);原告需1人護理90天,護理費為6969.21元(28264÷365×90);原告構成十級傷殘,殘疾賠償金為56528元(28264×20×10%)。2013年度山東省城鎮(zhèn)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為17112元,梁緣、梁心儀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合計19678.8元((17112×8÷2×10%)+(17112×15÷2×10%)),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計入殘疾賠償金。以上經濟損失共計135799.96元,被告應當賠償70%計款95059.97元。原告因傷構成傷殘,其要求被告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依法應予支持,結合原告的傷殘等級、雙方的過錯程度、被告的經濟責任能力等,被告以賠償原告殘疾賠償金700元為宜。
綜上,被告應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共計95759.97元,扣除朱圣海已給付原告的賠償款51000元,以及二被告已給付原告的賠償款3000元,二被告還應賠償原告經濟損失41759.97元。原告其他訴請未提供充足證據,依法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 ?第一款 ?、第十六條 ?、第二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第一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 ?、第二十條 ?、第二十一條 ?、第二十二條 ?、第二十三條 ?、第二十四條 ?、第二十五條 ?、第二十八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 ?、第十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若干問題的通知》第四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杜某某、張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原告梁某強醫(yī)療費、二次手術費、誤工費、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yǎng)費、交通費、鑒定費、殘疾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共計41759.97元。
二、駁回原告梁某強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限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928元、保全費1020元,由原告梁某強負擔2810元,被告杜某某、張某某負擔1138元。
審判長:胡建華
審判員:闞東廣
審判員:徐建國
書記員:王雪晴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