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梁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荊門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汪金平,湖北興聯(lián)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代雪蓮,湖北興聯(lián)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李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荊門市掇刀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方在平,湖北京中金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王俊,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荊門市,
上訴人梁某某因與被上訴人李某某、原審被告王俊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荊門市掇刀區(qū)人民法院(2016)鄂0804民初80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于2017年7月4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7年10月10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梁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汪金平,被上訴人李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方在平到庭參加訴訟,原審被告王俊經(jīng)公告送達開庭傳票,未到庭參加訴訟,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梁某某上訴請求:1、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撤銷(2016)鄂0804民初801號民事判決,發(fā)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改判梁某某不償還李某某借款;2、一、二審案件受理費由李某某承擔。事實及理由:一、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1、王俊于2015年4月28日向李某某出具欠條時,雙方未進行結算,未對借款金額予以核實;2、王俊給李某某出具欠條后的具體還款金額未查明;3、李某某向王俊所轉的多筆款項不屬于借款,從李某某舉證的轉款明細來看,多次出現(xiàn)小數(shù)點、零數(shù),借款一般都是整數(shù)出借,任何人都不會出借到具體小數(shù)點和零數(shù),諸如此類的轉款完全有可能是李某某以公司發(fā)放工資名義向王俊轉款。二、王俊所借款項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不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梁某某不應承擔償還責任。首先,梁某某與王俊結婚后便書面約定,誰舉債誰負責償還,雙方離婚時,也都在協(xié)議中約定各自債務各自償還;其次,王俊對外所借的款項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再次,梁某某與王俊結婚后,家庭未添置其他高價物品,家庭沒有大的開支。
李某某辯稱,關于梁某某說的事實認定不清楚的部分,主要是指2015年4月28日之后王俊分期償還的數(shù)額為177300元有異議,以及尚欠本金740300元有異議,關于這一點根據(jù)民事訴訟證據(jù)規(guī)則,償還借款的證據(jù)應該由梁某某來舉證,償還了177300元是我方根據(jù)梁某某、王俊以及王俊的親屬當眾歸還李某某借款的情況統(tǒng)計得出的,如果梁某某不認可這個數(shù)額應該由其來舉證,所以一審認定的尚欠借款本金740300元的事實是清楚的。對于梁某某陳述的轉款往來的零數(shù),我們在計算借款本金里面是沒有計算進去的,這確實是李某某代公司支付王俊的工資。李某某出借王俊金額不止91.76萬元,從2013年的3月份開始一直到2015年的3月26日,都是通過轉賬和王俊使用李某某的信用卡支付相關的款項來出借的,合計達1424864元,其中轉賬的是991000元,信用卡刷卡433864元,2015年4月28日雙方在李某某上班的公司院內(nèi),在停車場王俊的車上,有梁某某、王俊、李某某商量結算后出具的欠條,當天梁某某向李某某支付10300元的現(xiàn)金,出具欠條后,李某某將之前借款借據(jù)以及轉款的相關憑證交付給梁某某,所以梁某某才能在一審提交部分借條及轉款憑證,所以我們認為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梁某某訴稱的理由和事實都不屬實。關于梁某某陳述的第二點上訴理由也是不成立的,梁某某稱結婚后沒有添置高價物品、沒有大的開支與事實不符,梁某某與王俊婚后于2013年1月份共同購置房產(chǎn)一套,2014年1月份購置小車一輛,金額高達20多萬元,因此推定他們之間簽訂的協(xié)議與客觀事實不符,在雙方結算之前梁某某和王俊一起到李某某家里商量歸還借款的時候,也拿出來了房產(chǎn)證要做抵押,但是李某某考慮到雙方關系不錯所以沒有辦理房產(chǎn)抵押,而是要求他們慢慢還,當時也沒有將各自償還債務的協(xié)議拿出來告知李某某,而且在結算當天梁某某也償還了10300元,況且在2015年4月28日之后梁某某也兩次通過自己工行的銀行卡向李某某還款5.5萬元,綜上所述,梁某某和王俊之間的協(xié)議是虛假的,在他們2016年2月份離婚之后梁某某馬上就購置了兩套房產(chǎn),他們陳述的事實也不屬實,所以梁某某應當承擔債務的清償責任。一審法院認定事情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二審法院依法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李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要求梁某某、王俊共同償還所欠李某某借款本金740300元;2、要求梁某某、王俊負擔訴訟費。
一審法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李某某與王俊有經(jīng)濟往來。2015年4月28日,經(jīng)雙方結算王俊向李某某出具了“王俊于2015年4月28日欠李某某人民幣917600元”的欠條。之后王俊分期償還李某某借款本金177300元,尚欠李某某借款本金740300元,另查明,王俊與梁某某于2007年9月6日登記結婚,2016年2月1日登記離婚,離婚協(xié)議約定債權債務各自承擔。
一審法院認為,李某某向王俊提供了借款,王俊向李某某出具了欠條,二人之間的民間借貸關系成立并生效,王俊應承擔返還借款的責任。故對李某某要求王俊償還借款本金的訴請予以支持。
關于要求梁某某共同承擔還款責任。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guī)定情形的除外”的規(guī)定,本案債務系在王俊與梁某某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發(fā)生,且梁某某不能舉證李某某知道王俊與梁某某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財產(chǎn)歸各自所有,也未舉證李某某與王俊、梁某某就本案債務明確約定為王俊的個人債務,故本案債務為認定為王俊與梁某某夫妻共同債務,王俊與梁某某應共同承擔償還責任。梁某某可在承擔還款責任后依據(jù)離婚協(xié)議的約定向王俊進行追償。為此對李某某要求梁某某共同承擔責任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
王俊經(jīng)合法傳喚未到庭應訴,視為其放棄抗辯的訴訟權利。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一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被告王俊、梁某某于判決生效之日起3日內(nèi)共同償還原告李某某借款本金740300元。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1203元,由被告王俊、梁某某共同負擔。
二審中,李某某提交以下證據(jù):
1、出借款明細表和信用卡刷卡記錄的打印件,證明李某某通過轉賬的方式向王俊提供借款991000元和王俊用李某某的信用卡支付他的經(jīng)營款項433864元的事實。
2、轉賬明細3張,證明王俊及梁某某共同通過工行轉賬歸還李某某借款,其中包括梁某某轉賬明細兩筆共計5.5萬元。
3、房屋所有權登記檔案資料一套和鄂H×××××小車檔案資料一套,證明⑴梁某某與王俊在婚姻存續(xù)期間,共同購買房屋、車輛,并共同出售房屋、車輛的事實;⑵王俊借款經(jīng)營所得收入用于家庭生活,婚后財產(chǎn)共同共有,不是協(xié)議約定各自所有;⑶證明梁某某和王俊故意轉移財產(chǎn)逃避債務的事實。
梁某某質(zhì)證稱,關于證據(jù)1,對于2014年3月11日的一筆轉款1萬元有異議,統(tǒng)計表上統(tǒng)計的是1萬元而轉款明細表是11671元,金額有出入,該筆款項的性質(zhì)不能確定,借款一般不可能有零數(shù)的借款。同時另外10多筆雖然有李某某向王俊轉款的記錄,但是也不能確定均為借款,因為李某某與王俊都是萬里公司的同事,曾經(jīng)多次私下買車交易,對于李某某提交的信用卡刷卡明細有異議,沒有任何地方顯示該信用卡是王俊所刷,而且根據(jù)李某某陳述,多數(shù)記錄是手機短信截圖,而這一截圖中顯示交易場所分布在武漢、荊門等多地,還有多次網(wǎng)絡刷卡,POS機消費,既然是手機截圖,說明交易的時候李某某是在場的,不能證明該款是王俊所刷,同時也說明了李某某和王俊私下有合伙買車交易的情形存在。
關于證據(jù)2,對于5.5萬元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是當時是王俊的父母賣了房子后,把錢存在梁某某的賬戶,再轉給李某某的。對其它的交易明細沒有異議。
關于證據(jù)3,對證據(jù)的真實性沒有異議,證明目的有異議,這個房屋是2013年1月份買的,借錢是在2013年3月份以后,并且房子是王俊父母出資購買的,所以王俊父母不信任王俊,把賣房的錢轉到我的卡上來還款。小車金額不超過8萬元,是用我的信用卡分期付款購買的,賣小車的時候還有4萬元沒還完的車款是我來支付的。我和王俊名下沒有任何資產(chǎn),不存在轉移財產(chǎn)。
本院認為,李某某提交的證據(jù)1信用卡刷卡記錄,不能直接證明其向王俊提供了款項,但本案存在王俊向李某某出具借條及還款的情況,故對該證據(jù),在后文結合其他證據(jù)和事實來分析。針對梁某某對轉款明細表中2014年3月11日轉款數(shù)額11671元的異議,李某某解釋10000元是出借款,1671元是王俊的工資,與2014年4月10日發(fā)給王俊的工資金額是一樣的。李某某的解釋符合常理,且其認可的借款數(shù)額也小于轉款數(shù)額,不損害梁某某的利益。李某某提交的證據(jù)2,梁某某對其真實性無異議,予以認定。李某某提交的證據(jù)3,梁某某對其真實性無異議,但對其證明目的有異議,可以證明梁某某、王俊在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購買、出售過房屋汽車,但不能證明梁某某和王俊故意轉移財產(chǎn)逃避債務的事實,對該證據(jù)不予采信。
二審中,雙方對于事實爭點是:1、截止2015年4月28日,王俊是否欠李某某借款91.76萬元;2、2015年4月28日之后,王俊償還的借款金額是否為177300元。
關于事實爭點一,梁某某主張,截止2015年4月28日,王俊欠款不是91.76萬元,雙方簽寫借條時候沒有進行核算。
李某某主張,截止2015年4月28日,王俊欠款本金是91.76萬元,一審中提交了李某某工商銀行卡號與王俊之間網(wǎng)銀的流水,是從2013年3月11日到2014年12月底,載明了李某某通過轉賬的方式向王俊提供借款991000元的事實,共計轉賬13筆,為了方便對方看,統(tǒng)計了一張出借金額明細表。剩下的是王俊用李某某的信用卡支付他的經(jīng)營款項,從2013年5月開始到2015年3月26日止共計8筆,金額是433864元。二審中,提交出借款明細表和信用卡刷卡記錄的打印件,證明李某某通過轉賬的方式向王俊提供借款991000元和王俊用李某某的信用卡支付他的經(jīng)營款項433864元的事實。
本院認為,1、王俊于2015年4月28日向李某某出具欠條載明“王俊于2015年4月28日欠李某某人民幣917600.00(大寫:玖拾壹萬柒仟陸佰元整)”,表明王俊認可其于2015年4月28日欠李某某人民幣917600.00元。2、李某某陳述其與王俊對帳后將2014年3月24日的借條退還給王俊,與梁某某在一審中提交了2014年3月24日的借條原件相印證,李某某的陳述合理。3、李某某提交了銀行轉款憑證和信用卡刷卡記錄,表明其通過銀行轉賬和刷信用卡的方式向其提供借款。銀行轉款有轉款憑證予以證實,梁某某提出轉款有零數(shù)的情況與常理不符,李某某解釋有零數(shù)的轉款是給王俊轉的工資,并未計算在出借款中,其的解釋合理。王俊于2014年3月24日向李某某出具的借條中載明“提車借用李某某現(xiàn)金(信用卡):大寫:叁拾貳萬元整,小寫:320000.00元”,表明王俊認可其在2014年3月24日之前向李某某借款的方式包括刷信用卡。李某某提交的信用卡刷卡記錄上載明的交易時間為2013年5-8月,交易場所為荊門市幅威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荊門市恒寶汽車貿(mào)易有限公司、荊門市掇刀區(qū)萬杰汽車修理廠,與借條上載明的時間和用途相近,可以認定李某某通過刷信用卡的方式向王俊提供了借款。4、王俊在2015年4月28日以后通過轉賬方式向李某某還款,表明其對借款事實的認可。5、梁某某主張李某某雖然有向王俊轉款的記錄,也不能確定均為借款,因為李某某與王俊都是萬里公司的同事,曾經(jīng)多次私下買車交易,雙方有合伙買車交易的情形存在。但梁某某對其主張未提供證據(jù)予以證實,其主張不能成立。鑒于以上五點理由,根據(jù)民事訴訟證據(jù)高度蓋然性的標準,可以認定截止2015年4月28日,王俊欠李某某借款91.76萬元。
關于事實爭點二,梁某某主張其不清楚還了多少錢。李某某主張王俊于2015年4月28日之后還款177300元。
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绷耗衬硨ζ渲鲝埖氖聦崨]有提供相關證據(jù),其主張不能成立。李某某自認王俊于2015年4月28日之后還款177300元,并提交了王俊及梁某某共同通過工行轉賬歸還李某某借款的轉款憑證予以證實,故一審認定王俊于2015年4月28日之后還款177300元正確。
二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認定一致。
除事實爭點外,本案爭議的焦點為:本案所涉的債務是否為夫妻共同債務,梁某某是否應該承擔共同償還責任。
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依法妥善審理涉及夫妻債務案件有關問題的通知》(法〔2017〕48號),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和第四十一條有關夫妻共同財產(chǎn)制、分別財產(chǎn)制和債務償還原則以及有關婚姻法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正確處理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對外所負債務問題。
1、《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一條規(guī)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chǎn)不足清償?shù)?,或財產(chǎn)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xié)議清償;協(xié)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據(jù)該條規(guī)定文義,該規(guī)定旨在規(guī)范夫妻離婚時如何判斷和處理共同債務。據(jù)該條第一句,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由夫妻共同財產(chǎn)清償。這一原則,建立于夫妻共同財產(chǎn)制基礎之上??紤]到夫妻各自、以及共同參與社會經(jīng)濟生活的復雜性與廣泛性,“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中所謂“夫妻共同生活”,應作廣義、抽象理解。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第一款規(guī)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chǎn),歸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資、獎金;(二)生產(chǎn)、經(jīng)營的收益;(三)知識產(chǎn)權的收益;(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chǎn),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guī)定的除外;(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chǎn)?!薄吨腥A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八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chǎn):(一)一方的婚前財產(chǎn);(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y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chǎn);(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chǎn)。”據(jù)此,夫妻共同財產(chǎn)制下,夫妻任何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的收入、收益,除夫妻雙方約定或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屬于一方個人所有的外,均屬夫妻共同財產(chǎn)。相應地,夫妻任何一方或雙方為個人或家庭消費、參與社會生活、生產(chǎn)或經(jīng)營等活動對外所負債務,應判斷為共同債務,由共同財產(chǎn)清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guī)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財產(chǎn)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chǎn)清償?!睋?jù)此,夫妻分別財產(chǎn)制下,債權人知道該分別財產(chǎn)制約定的,夫妻一方對外所負債務,為個人債務,由其個人財產(chǎn)清償。
據(jù)上述規(guī)定可見,區(qū)別夫妻共同債務與個人債務,考察標準包括(1)夫妻實行何種財產(chǎn)制;(2)債務性質(zhì)及債務內(nèi)容是否明確為個人債務。
2、共同債務需要區(qū)別對內(nèi)關系與對外關系,夫妻共同債務亦如此。
在內(nèi)部關系中,債務人之間可以約定責任人、責任比例或責任內(nèi)容。在外部關系中,全體債務人則應共同對債權人承擔責任,或按照與債權人的約定承擔責任。夫妻共同債務由夫妻共同財產(chǎn)清償,共同財產(chǎn)不足以清償債務的,則作為連帶債務由夫妻雙方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的補充規(guī)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guī)定情形的除外。
夫妻一方與第三人串通,虛構債務,第三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在從事賭博、吸毒等違法犯罪活動中所負債務,第三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br/>據(jù)文義,該規(guī)定旨在外部關系中規(guī)范夫妻共同債務的判斷。
據(jù)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關于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性質(zhì)如何認定的答復》((2014)民一他字第10號),“在不涉及他人的離婚案件中,由以個人名義舉債的配偶一方負責舉證證明所借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如證據(jù)不足,則其配偶一方不承擔償還責任。在債權人以夫妻一方為被告起訴的債務糾紛中,對于案涉?zhèn)鶆帐欠駥儆诜蚱薰餐瑐鶆?,應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認定。如果舉債人的配偶舉證證明所借債務并非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則其不承擔償還責任”。
據(jù)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關于夫妻一方對外擔保之債能否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的復函》([2015]民一他字第9號),“夫妻一方對外擔保之債不應當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據(jù)上述規(guī)定,在外部關系中,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應當按共同債務處理,除非(1)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2)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財產(chǎn)約定歸各自所有,且債權人知道該約定;(3)夫妻一方對外擔保之債;(4)夫妻一方與第三人串通,虛構債務;(5)夫妻一方在從事賭博、吸毒等違法犯罪活動中所負債務;(6)舉債人的配偶舉證證明所借債務并非用于夫妻共同生活。但如前所述,“夫妻共同生活”,應作廣義、抽象理解;在夫妻共同財產(chǎn)制下,尤其應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第一款考慮財產(chǎn)關系。所謂“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應包括家庭所有成員各自及共同的生活性及經(jīng)營性負擔,而非僅限于共同消費。同時,舉債人配偶的否認證明應針對具體債務進行,亦即針對欲否認的特定債務,舉債人的配偶應舉證證明該所借債務沒有用于夫妻共同生活。
梁某某未能舉證證明本案借款屬王俊個人債務的兩種法定情形,本案借款應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梁某某對此應承擔共同償還責任。梁某某主張王俊所借款項沒有用于夫妻共同生活不應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其主張既無證據(jù)直接證明,也不屬法定除外情形,不予支持。
綜上,梁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予以駁回。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1203元,由梁某某負擔。
審判長 丁俊蓉 審判員 徐 英 審判員 向 芬
書記員:劉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