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反訴被告):梁某。
被告(反訴原告):王某某。
委托代理人:曹吉鵬,河北澤諾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原告(反訴被告)梁某與被告王某某(反訴原告)定作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3月14日立案受理,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6年7月25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告(反訴被告)梁某、被告(反訴原告)王某某及委托代理人曹吉鵬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經(jīng)審理查明,原、被告于2015年7月25日口頭達成加工定作合同一份。約定由被告為原告定作500X500的模具,工期為30天,被告先后收到原告加工模具費15000元。被告加工模具總計加工費20000元。約定每延誤一天扣款100元。原告梁某和其客戶查看了被告王某某的加工設(shè)備和工藝,不能滿足原告客戶的要求,遂被告王某某和原告客戶商定將原有尺寸500X500變更為400X400,延期20天交付模具。2015年9月28日,原告梁某取回模具,模具不能脫模使用。2016年1月6日,原告將模具送回到被告處,被告至今沒有將模具交付原告使用。
本院認為:(2016)冀1127民初51號民事案件,雙方爭議的是返還財產(chǎn),案件性質(zhì)為返還原物糾紛,與本案定作合同糾紛不是同一法律關(guān)系,本案原告的起訴不屬于重復(fù)起訴。被告為原告加工模具,雙方約定了定作期限,被告至今沒有交付給原告符合原告提供的技術(shù)參數(shù)的模具,存在違約行為。原告要求解除合同,予以準(zhǔn)許。關(guān)于雙方約定的損失,被告辯稱明顯過高,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九條的規(guī)定,原告沒有證據(jù)證明被告造成的損失。應(yīng)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的1.3倍計算違約金,自2015年8月25日起至起訴之日止,應(yīng)為4958元。關(guān)于被告反訴要求原告給付模具款5000元,因被告已違約,原告不應(yīng)再給付。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第一百零七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原告(反訴被告)、被告(反訴原告)之間的定作合同。
二、被告(反訴原告)返還原告(反訴被告)定作費15000元并賠償損失4958元。
三、駁回原告(反訴被告)的其它訴訟請求。
四、駁回被告(反訴原告)的反訴請求。
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wù),應(yīng)當(dāng)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到期的債務(wù)利息。
案件受理費628元,反訴費13元,由原告梁某負擔(dān)300元,被告王某某負擔(dān)341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dāng)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衡水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代憲友 審 判 員 張文廣 代理審判員 安 娟
書記員:崔津銘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