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梁麗娟。
被告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邯鄲分行(以下簡稱光大銀行邯鄲分行)
負責人陳雷,該行行長。
委托代理人趙龍飛,河北來儀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范文雪,河北來儀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梁麗娟訴被告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邯鄲分行信用卡糾紛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代理審判員劉小芳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梁麗娟、被告光大銀行邯鄲分行委托代理人趙龍飛、范文雪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jīng)審理查明,2013年,原告梁麗娟在被告光大銀行辦理信用卡一張,卡號為40×××04。2015年5月,原告梁麗娟又辦理了一張被告光大銀行的白金卡。2015年6月11日,170開頭的手機號打給原告電話,稱給原告的白金卡提升信用額度,且不用支付年費,要求原告提供商旅卡的相關信息及動態(tài)密碼,在通話過程中,原告于2015年6月11日9時59分27秒收到光大銀行的短信提示:“任何人索取動態(tài)密碼均為詐騙,切勿泄露!尾號7504賬戶16000元支付的動態(tài)密碼為*******,發(fā)送序號1,官網(wǎng)網(wǎng)址www.cebbank.com[光大銀行]”。2015年6月11日10時29秒,原告收到被告光大銀行的短信提示:“光大卡尾號7504于10:01網(wǎng)上消費16000元,摘要:網(wǎng)上支付支付寶。光大銀行鄭重提示您:任何人向您索要手機動態(tài)密碼、支付密碼均為詐騙,切勿泄露![光大銀行]”。原告在收到動態(tài)密碼短信后,在通話中將動態(tài)密碼提供給了來電方。通話結束后,原告收到40×××04卡在支付寶消費16000元的短信。原告于2015年6月11日10:03:58秒、11:54:43秒向光大客服打電話,客服建議其立即報警。隨即,原告向永年縣公安局刑警大隊報警。
本院認為,原告與被告光大銀行之間存在合法有效的信用卡關系。原告收到被告發(fā)送的兩條動態(tài)密碼短信,短信明確告知任何人索要動態(tài)密碼均為詐騙,切勿泄露。但原告仍將上述動態(tài)密碼提供給了來電方,導致訴爭信用卡在支付寶上消費16000元的交易完成。原告未妥善保管密碼,將密碼提供給他人,由此造成的損失,應由原告自行承擔。故原告要求被告賠償20000元損失的訴訟請求,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梁麗娟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50元,由原告梁麗娟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
代理審判員 劉小芳
書記員:趙媛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