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核工業(yè)華東建設工程集團公司,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360000158260849Q,住所地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qū)望城新區(qū)玉壺山大道188號。
法定代表人:楊春,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熊希,湖北前鋒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被告:李某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宜昌市夷陵區(qū)。
被告:魯某某(李某某之妻),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宜昌市夷陵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某某(魯某某之夫),住宜昌市夷陵區(qū),特別授權代理。
原告核工業(yè)華東建設工程集團公司與被告李某某、魯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9月30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核工業(yè)華東建設工程集團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熊希、被告李某某、被告魯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某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核工業(yè)華東建設工程集團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二被告連帶返還原告借款本金105000元,并自2016年7月17日起至清償之日止按年利率4.35%支付利息;2.二被告連帶償還原告借款本金130000元,并自2016年12月13日起至清償之日止按年利率4.35%支付利息。庭審中,原告放棄了利息部分的訴訟請求,僅要求二被告償還借款本金235000元。事實和理由:二被告系夫妻關系。2015年初,被告李某某借用原告資質,承接316國道十堰草店2﹟橋加固改造工程。因資金周轉困難,2016年7月16日,二被告向原告借款105000元用于支付上述工程施工費。當日,被告李某某向原告出具借條。次日,原告將105000元轉賬給被告李某某,同年12月12日,二被告再次因相同原因向原告借款130000元,并由李某某出具借條。當天,原告將130000元轉賬給被告李某某。雙方對上述借款口頭約定按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支付利息。被告一直未償還借款本息,原告再三催促未果,現訴至法院,請法院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李某某、魯某某辯稱,李某某是在原告承建的工程現場施工,發(fā)包方將工程款匯入原告賬戶,我采用向原告借支的方式支付工程款和員工工資,不是民間借貸,實際是領取的工程款,原告應將李某某辦理的工程款借據列入工程成本進行結算。魯某某與本案沒有任何關系,不是適格的被告。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對雙方當事人沒有爭議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被告李某某借用原告資質承接316國道十堰草店2﹟橋加固改造工程。因資金周轉困難,分別于2016年7月16日、12月12日兩次向原告借款105000元、130000元。后原告經多次催要未果。原告提供的證據:兩份借條、中國建設銀行網上銀行電子回執(zhí)單及交易明細單,被告對其真實性不持異議,本院予以認定。被告提供的證據:工資發(fā)放表、勞務費用匯總表、會議記錄、申請借款單等,均系復印件,且不足以證明李某某是受原告委托負責316國道十堰草店2﹟橋加固改造工程的現場施工、支付工人工資,本院不予認定。
本院認為,被告承認原告的訴訟請求部分,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債務應當清償。被告李某某向原告借款,理應及時返還。李某某與魯某某系夫妻關系,被告李某某借款用于經營,應屬夫妻共同債務,該借款理應由二被告共同償還。原告要求二被告連帶返還原告借款235000元的主張,理由成立,本院予以支持。二被告關于魯某某與本案沒有任何關系,不是適格的被告的抗辯主張,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被告李某某稱其系原告委托的項目現場負責人,負責組織施工、工人工資發(fā)放等,而實際原告既不給其支付工資,也不給其繳納社保費。同時,被告李某某既組織現場施工,又負責給工人發(fā)放工資,其妻也參與支付工人工資和材料款??梢姡桓胬钅衬碁?16國道十堰草店2﹟橋加固改造工程的實際施工人。二被告關于李某某系受原告委托負責316國道十堰草店2﹟橋加固改造工程的現場施工、支付工人工資,原告所訴的借款實際是領取的工程款,不是借款的抗辯主張,不合常理,其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原告核工業(yè)華東建設工程集團公司要求李某某、魯某某連帶償還借款本金235000元的主張,理由成立,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二百零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李某某、魯某某于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立即連帶返還原告核工業(yè)華東建設工程集團公司借款本金235000元。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限履行金錢給付義務的,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4825元,減半收取計2412.5元,由被告李某某、魯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陳國鋒
書記員: 周怡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