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審原告柯某,男。
委托代理人成傳明,湖北才俊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原告石某(受害人劉某之妻),女。
原審原告劉某甲(受害人劉某之父),男。
原審原告劉某乙(受害人劉某之女),女。
原審原告劉某丙(受害人劉某之子),男。
原審原告劉某?。ㄊ芎θ藙⒛持樱?,男。
共同委托代理人賈繼斌,陽新縣文劍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共同委托代理人馬哲久,陽新縣興國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原審被告王某,男。
原審被告王某甲,男。
原審被告某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襄陽中心支公司。
法定代表人劉某戊,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王某乙,該公司工作人員。
委托代理人李某,該公司工作人員。
原審原告柯某訴原審被告王某、王某甲、某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襄陽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某公司襄陽支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糾紛一案,本院于2013年11月8日作出(2013)鄂陽新民興初字第00031號民事判決,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經本院院長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認為,該判決確有錯誤,應予再審。本院于2014年3月24日作出(2014)鄂陽新民監(jiān)字第00002號民事裁定:一、本案由本院另行組成合議庭再審;二、再審期間,中止原判決執(zhí)行。原審原告石某、劉某甲、劉某乙、劉某丙、劉某丁訴原審被告王某、王某甲、某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襄陽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某公司襄陽支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糾紛一案,本院于2013年11月22日作出(2013)鄂陽新民興初字第00075號民事判決,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經本院院長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認為,該判決確有錯誤,應予再審。本院于2014年7月4日作出(2014)鄂陽新民監(jiān)字第00003號民事裁定:一、本案由本院另行組成合議庭再審;二、再審期間,中止原判決執(zhí)行。兩案本院分別于2014年4月17日、7月8日立案受理,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審理過程中,原審原告石某等申請合并審理,經征得本案所有當事人同意后,對兩案進行合并審理,并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審原告柯某及其委托代理人成傳明、原審原告石某及委托代理人馬哲久和賈繼斌、原審被告某公司襄陽支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王某乙和李某到庭參加訴訟,原審被告王某、王某甲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再審查明:2012年12月21日0時05分許,原審被告王某駕駛鄂某號東風牌重型自卸車拖掛鄂某甲號掛駿翔牌重型倉柵式半掛車裝載煤炭(核載31.8噸,實載38.3噸)由湖北省陽新縣往江西省高安市方向行駛至106國道1329KM+200M陽新縣軍墾農場吳家灣路段時,與對向劉某駕駛的鄂某乙號號東風牌輕型貨車發(fā)生碰撞,造成劉某當場死亡及坐在車上的原審原告柯某受傷,兩車受損的交通事故。經陽新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認定:原審被告王某夜間駕駛超載車輛逆向行駛且遇大雨天行車時未降低行車速度,是造成事故發(fā)生的全部原因,應負事故的全部責任,受害人劉某和柯某無責任。事故發(fā)生后,原審原告柯某于2012年12月21日至2013年1月8日在黃石市中心醫(yī)院住院治療28天,用醫(yī)療費和檢查費74515.89元,同時提供了此期間內(2012年12月20日至2012年12月24日)在陽新縣三醫(yī)院住院治療4天,花費醫(yī)療費1808.63元,陽新縣三醫(yī)院出具的2012年12月26日住院門診發(fā)票800元。2013年1月18日至2013年3月9日在陽新縣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31天,花費醫(yī)療費12827.19元,同時提供此期間內(2013年1月30日和2月21日)在黃石中心醫(yī)院的門診發(fā)票511.90元和821.47元、2013年2月25日同濟醫(yī)院門診發(fā)票331.50元。另提供了2013年6月20日、7月2日分別由黃石中心醫(yī)院、陽新第二醫(yī)院出具的門診發(fā)票350.54元、250元。經司法鑒定,原審原告柯某構成9級傷殘,后期治療費用30000元。自受傷之日起治療休息時間12個月,其中護理時間6個月(含后續(xù)住院時間)。
另查明,鄂某號號重型自卸車和鄂某甲號掛倉柵式重型半掛車的實際車主是原審被告王某甲。王某甲于2012年8月28日為其該所有車輛在某公司襄陽支公司投保機動車交強險和商業(yè)第三者險各一份,保險期險一年,保險限額244000元和300000元。
另查明,柯某父母生育二子,父親柯某甲,系聽力障礙殘疾人;母親劉某己,系視力障礙殘疾人;兒子柯某乙,系肢體殘疾人,原審期間在陽新縣實驗中學讀書,現(xiàn)已是大學二年級學生,三人均持有殘疾人聯(lián)合會簽發(fā)的殘疾等級為肆級殘疾人證,其中柯某乙經鑒定為喪失大部分勞動能力(60%)??履掣改妇鶠檗r業(yè)戶口,居住在農村,其本人自2009年10月20日在陽新縣興國鎮(zhèn)開設現(xiàn)代家具店。
另查明,受害人劉某的妻子石某為殘疾人,經鑒定為喪失大部分勞動能力;父親劉某甲,母親已去世,其父母共生育子女2人,受害人劉某與石某婚后生育子女3人,兒子劉某丙,兒子劉某丁,女兒劉某乙。受害人及其親屬均系城鎮(zhèn)居民。
再查明,原審原告柯某在訴訟前收到原審被告王某、王某甲62000元賠償款,在訴訟過程中收到原審被告王某、王某甲70000元賠償款,收到某公司襄陽支公司20000元賠償款,共計收到152000元賠償款;原審原告石某在訴訟前收到審被告王某、王某甲160000元賠償款,收到某公司襄陽支公司210000元賠償款,共計收到370000元賠償款,合計522000元。
本院認為,原審被告某公司襄陽支公司對交通事故認定書提出異議,要求重新劃分事故責任的主張,因其未提供有力證據(jù)推翻事故認定書,亦非事故的當事人,故本院對此項主張不予支持。另原審被告某公司襄陽支公司已實際賠付二原審原告的230000元,原審被告王某、王某甲已賠償二原審原告的292000元應在賠償款項的認定中予以抵扣。原審原告柯某雖因乘坐同一事故死者劉某的車受傷,但其對劉某親屬的訴求與本案不是同一訴訟標的,故對原審原告柯某要求追加另一案當事人石某為共同被告的訴求不予支持。但原審原告柯某因交通事故遭受人身損害,有權主張負交通事故全部責任的肇事車輛駕駛人、所有人及保險人賠償其各項損失。受害人劉某因交通事故遇難,其直系親屬石某、劉某甲等亦有權主張獲得賠償。經本院再審核實,具體賠償認定如下:
一、原審原告柯某的損失確定為:
1、柯某的醫(yī)療費和后續(xù)治療費。柯某因事故受傷先后三次住院治療費、住院前門診費及出院后檢查費共計87943.62元。其在三次住院期間到其他醫(yī)院檢查、治療所花費用4273.50元,其它當事人未提出證據(jù)證明這筆費用系不合理治療費用,本院予以認定;后續(xù)治療費30000元,應予認定。原審原告柯某于再審中要求原審被告賠償其出院后休養(yǎng)期間因鋼板斷裂導致二次手術所產生的費用21511元屬于增加訴訟請求,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審判監(jiān)督程序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三條之規(guī)定:“人民法院應當在具體的再審請求范圍內或在抗訴支持當事人請求的范圍內審理再審案件。當事人超出原審范圍增加、變更訴訟請求的,不屬于再審審理范圍?!睂τ谠瓕徳婵履吵鲈瓕彿秶黾拥脑V訟請求,因不屬于再審審理范圍,本院不予支持。故原審原告柯某的醫(yī)療費和后續(xù)治療費認定為122217.12元;
2、誤工費(按湖北省2013年度批發(fā)售業(yè)收入26189元計算12個月)26189元;
3、護理費(按湖北省2013年度居民服務或其他服務業(yè)收入23624元計算6個月)11812元;
4、住院伙食補助費(按湖北省一般干部出差補助每人每天50元計算63天)3150元;
5、傷殘賠償金(按湖北省上年度城鎮(zhèn)居民可支配收入20840元計算20年乘以傷殘系數(shù)20%)83360元,其父柯某甲,扶養(yǎng)年限為19年3個月,其母劉某己,扶養(yǎng)年限為19年11個月,因其父母二人身在農村,以2013農村人均消費支出5723為計算標準,另因育有兩子,故其扶養(yǎng)費減半。其子柯某乙,系殘疾人,經鑒定賠償系數(shù)60%,故扶養(yǎng)年限確定為20年,另其在城關上學,故其扶養(yǎng)費標準以2013城鎮(zhèn)人均消費支出14496元為計算標準,且母親健在,故其扶養(yǎng)費減半。其父柯某甲年賠償總額5723/2×0.2=572.3元,其母劉某己年賠償總額5723/2×0.2=572.3元,其子柯某乙年賠償總額14496/2×0.2×0.6=869.76元,三人的年賠償總額572.3+572.3+724.8=2014.36元。雖三者年賠償標準不一致,但是年賠償總額并未超過農村或城鎮(zhèn)的任一種標準。故三人賠償總額為572.3×19年3個月+572.3×19年11個月+869.76×20年=39810.29元,因此,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39810.29元。此部分款項合計123170.29元。
6、精神損害撫慰金酌定2000元;
7、鑒定費1900元;
8、交通食宿費以現(xiàn)有證據(jù)為基礎,酌定為3500元。
上述款項合計293938.41元,扣除收到的賠償款152000元(保險公司20000元,王某、王某甲132000元),余款141938.41元。
二、原審原告石某的損失確定為:
1、死亡賠償金(按湖北省2013年度城鎮(zhèn)居民可支配收入20840元計算20年)416800元;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應按一審法庭辯論終結時的上一年度統(tǒng)計標準計算,故本案適用湖北省2013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4496元計算。受害人劉某之父劉某甲被贍養(yǎng)年限為5年6個月,其子劉某丙被撫養(yǎng)年限為10年2個月,其次子劉某丁被撫養(yǎng)年限為17年8個月,其女劉某乙被撫養(yǎng)年限為5年10個月,其妻石某系殘疾人,經鑒定賠償系數(shù)60%,其扶養(yǎng)年限為20年。其父劉某甲年賠償總額14496/2=7248元,其子劉某丙年賠償總額14496/2+14496/2×0.5=10872元,其次子劉某丁年賠償總額14496/2+14496/2×0.5=10872元,其女劉某乙年賠償額總額14496/2+14496/2×0.5=10872元,其妻石某年賠償總額14496×0.6=8697.6元。五人年賠償額7248+10872+10872+10872+8697.6=48561.6元,但根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被撫養(yǎng)人有數(shù)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消費性支付額。故分段計算如下:①前5年6個月,扶養(yǎng)了其父、其子、其次子、其女、其妻五人,五人年賠償額7248+10872+10872+10872+8697.6=48561.6元,已經超過人均年消費標準14496元,故五人5年6個月賠償額14496×5年6個月=79728元;②5年6個月至5年10個月這4個月期間,扶養(yǎng)了其子、其次子、其女、其妻四人,四人年賠償額7248+10872+10872+8697.6=37689.6元,已經超過人均年消費標準14496元。故四人這4個月賠償額14496×4個月=4832元;③5年10個月至10年2個月這4年4個月期間,扶養(yǎng)了其子、其次子、其妻三人,三人年賠償總額10872+10872+8697.6=30441.6元,已經超過人均年消費標準14496元。故三人這4年4個月賠償額14496×4年4個月=62816元;④10年2個月至17年8個月這7年6個月期間,扶養(yǎng)了其次子、其妻二人,二人年賠償總額10872+8697.6=19569.6元,已經超過人均年消費標準14496元。故二人這7年6個月賠償額14496×7年6個月=108720元;⑤17年8個月至20年這2年4個月期間,扶養(yǎng)了其妻一人,其妻年賠償額8697.6元,未超過人均年消費標準14496元。故其妻這2年4個月賠償額8697.6×2年4個月=20294.4元。因此,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為276390.4元。此項合計為693190.4元。
2、喪葬費(按湖北省2013年度職工平均工資計算6個月)17589.5元;
3、交通費酌定1600元;
4、鑒定費據(jù)實計算2600元;
5、車輛損失費41935元;
6、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0元;
上述款項合計766914.9元,扣除收到的賠償款370000元,下欠396914.9元。
故二原告共計應獲賠1060853.31元,因原審被告王某駕駛的鄂某號號東風牌重型半掛牽引車、鄂某甲號掛駿翔牌重型倉柵式半掛車分別在原審被告某公司襄陽支公司投保機動車交強險和商業(yè)第三者險各一份(交強險共計244000元,商業(yè)險共計300000元)。原審原告柯某和劉某相對于王某駕駛的車輛均屬第三者,則原審原告柯某和原審原告石某、劉某甲、劉某乙、劉某丙、劉某丁依法由原審被告某公司襄陽支公司在交強險賠償限額予以賠償244000元(賠償原審原告柯某醫(yī)療費和后續(xù)治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傷殘賠償金、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精神損害撫慰金、交通食宿費77971.39元,賠償原審原告石某死亡賠償金、喪葬費、交通費、車輛損失費、精神損害撫慰金、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166023.11元)。另經陽新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認定,原審被告王某、王某甲負事故全部責任,則商業(yè)第三者險只賠償保險限額300000元的70%即210000元(按購買商業(yè)險合同約定肇事車輛駕駛人負事故全部責任的免賠率為20%,違反安全裝載規(guī)定的增加免賠率10%,合計免賠率30%)。超過交強險的816853.31元依法由原審被告某公司襄陽支公司在商業(yè)險賠償限額予以賠償210000元(賠償原審原告柯某55525.05元,賠償石某154489.28元)。由于原審被告王某、王某甲負事故全部責任,超過交強險和商業(yè)險的606853.31元由二原審被告承擔(賠償原審原告柯某160441.97元,賠償原審原告石某446402.51元)。原審被告某公司襄陽支公司和王某、王某甲已賠償給原審原告柯某和原審原告石某、劉某甲、劉某乙、劉某丙、劉某丁522000元,應予抵扣。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五條、第六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事故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解釋》第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五條、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第三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審判長 吳風雷
審判員 柯志紅
人民陪審員 柯愈生
書記員: 明玉萍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