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某
彭建(湖北峰鼎律師事務所)
李某甲
高春英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楊公強(湖北自強律師事務所)
李某乙
原告林某(曾用名林新森、二毛)。
委托代理人彭建,湖北峰鼎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被告李某甲。
委托代理人高春英。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委托代理人楊公強,湖北自強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被告李某乙。
委托代理人楊公強,湖北自強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原告林某(曾用名林新森)與被告李某甲、李某乙繼承糾紛一案,本院于2013年12月6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周澤民擔任審判長,審判員余月明、人民陪審員陳浩參加評議的合議庭,于2014年6月20日、7月10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林某及其委托理人彭建,被告李某甲、李某乙的委托代理人楊公強、高春英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jīng)庭審質證,被告對原告提交的證一無異議,但認為與本案無關。對證二的真實性無異議,認為相反能證明被告是李學芳的法定繼承人。對證三有異議,認為能夠證明原告與林世雄存在養(yǎng)子女關系的機關是戶籍管理機關,且退休表中“侄兒給我身邊”意思不明確,不能證明系養(yǎng)子關系,且沒有李學芳的簽名。對證四有異議,只能證明原告與被繼承人系伯父伯母關系。對證五、六、十一的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目的有異議,認為不能證明林世雄生前由原告照顧,林世雄的經(jīng)濟由原告強行掌握,故醫(yī)療費用由原告進行了結算。李學芳無法忍受原告,遷至武漢隨弟弟生活直至去世,其在孝感最后的時間是由保姆照顧。對證七有異議,認為李學芳最后照料人系李某甲及其家屬。對證八無異議,但認為該房屋系原告強行占有,不是合法繼承。對證九有異議,認為其內容不客觀。對證十有異議,認為證人證言以證人出庭作證時詢問為準。原告對被告提交的證一無異議。對證二、三、四的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目的有異議,認為李學芳的戶口本是被告將其接去后補辦的,原件在原告手中。也不能證明李學芳由被告照顧,李學芳被接到武漢后就到了養(yǎng)老院,其開支是李學芳的工資及存款5萬元。對證五的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目的有異議,認為二被告明知李學芳生前已買好了墓地,沒有必要再買墓地,被告在武漢買墓地將二老分開,違背公序良俗。對證六有異議,認為被告為繼承遺產(chǎn)隱瞞公證機關,原告曾提出異議,但公證機關要通過訴訟解決。對證七無異議,對證明目的有異議,認為被告是通過不正當手段取得的,不能證明被告已繼承。對證八有異議,認為證人應當出庭作證,公證不能代替質證,且孫某的證言嚴重不實。對證九有異議,認為證人只能證明二老無子女,不能證明沒有養(yǎng)子女及其他人盡了扶養(yǎng)義務。對證十的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目的有異議,認為被告明知李學芳生前已購買了與林世雄的合墓,強行將二位老人分開安葬。原告兄妹三人在林世雄去世后將名字寫在墓碑上,不能否認原告與被繼承人的關系。
上述當事人對其真實性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依法予以采信。對上述當事人有異議的證據(jù),本院認為,原告提交的證三、四、七、九具備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本院依法予以采信。證十系證人證言,證人已出庭接受了當事人的質詢,以證人當庭陳述為準。被告提交的證六系公證文書,本院依法予以采信。證八雖然進行了公證,但證人應出庭接受當事人質詢而未出庭,本院依法不予采信。證九系李學芳及林世雄單位的證明,具備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本院依法予以采信。
本院認為,原告林某按民間習俗由林世雄、李學芳收養(yǎng),按照當時民俗及國情,收養(yǎng)關系并不必須辦理收養(yǎng)手續(xù)為條件,雖然未辦理收養(yǎng)手續(xù),但事實是林某從1962年起跟隨林世雄、李學芳生活,林世雄、李學芳對林某盡到了撫養(yǎng)義務,林某對林世雄、李學芳生前盡到了贍養(yǎng)義務,故原告林某與林世雄、李學芳已經(jīng)形成事實上的養(yǎng)父母與養(yǎng)子關系,故林某是第一順序繼承人,對林世雄、李學芳的遺產(chǎn)享有繼承權。被告李某甲、李某乙以第二順序繼承人為由,向孝感市公證處申請公證,并辦理了繼承公證手續(xù),剝奪了原告林某作為第一順序繼承的合法繼承權,(2013)鄂孝感證字第3211號公證書應屬無效。李學芳去世后的安葬由被告辦理,林某應當支付實際的費用,但被告已領取了李學芳的喪葬費、撫恤金,林某可不支付其費用。據(jù)此,經(jīng)合議庭評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條 ?、第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繼承人林世雄、李學芳的遺產(chǎn)即位于孝感市交通西路孝南區(qū)圖書館宿舍的住房一套(房產(chǎn)證號:孝房字第××號)由原告林某繼承。
二、駁回原告林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3000元,由原告林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孝感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在提交上訴狀時,應預交上訴案件訴訟費3000元。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案件訴訟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本院認為,原告林某按民間習俗由林世雄、李學芳收養(yǎng),按照當時民俗及國情,收養(yǎng)關系并不必須辦理收養(yǎng)手續(xù)為條件,雖然未辦理收養(yǎng)手續(xù),但事實是林某從1962年起跟隨林世雄、李學芳生活,林世雄、李學芳對林某盡到了撫養(yǎng)義務,林某對林世雄、李學芳生前盡到了贍養(yǎng)義務,故原告林某與林世雄、李學芳已經(jīng)形成事實上的養(yǎng)父母與養(yǎng)子關系,故林某是第一順序繼承人,對林世雄、李學芳的遺產(chǎn)享有繼承權。被告李某甲、李某乙以第二順序繼承人為由,向孝感市公證處申請公證,并辦理了繼承公證手續(xù),剝奪了原告林某作為第一順序繼承的合法繼承權,(2013)鄂孝感證字第3211號公證書應屬無效。李學芳去世后的安葬由被告辦理,林某應當支付實際的費用,但被告已領取了李學芳的喪葬費、撫恤金,林某可不支付其費用。據(jù)此,經(jīng)合議庭評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條 ?、第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繼承人林世雄、李學芳的遺產(chǎn)即位于孝感市交通西路孝南區(qū)圖書館宿舍的住房一套(房產(chǎn)證號:孝房字第××號)由原告林某繼承。
二、駁回原告林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3000元,由原告林某負擔。
審判長:周澤民
審判員:余月明
審判員:陳浩
書記員:謝娟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