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林某某,男,漢族,居民,住費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桂欽,山東義超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賈學亮,山東義超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彭某,男,漢族,居民,住費縣,
被告:李某某,女,漢族,居民,住費縣,
二被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高佃良,山東鐘羅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林某某與被告彭某、李某某所有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月10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桂欽,被告彭某、李某某及其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高佃良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林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法院依法確認雙方簽訂的房屋轉讓協(xié)議有效;2、請求法院依法確認位于溫和路東南側的山東省私有房屋所有權證字第××號房屋及儲藏室的所有權歸原告所有;3、請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協(xié)助原告辦理房屋過戶手續(xù);4、判令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事實與理由:二被告系夫妻關系,2009年4月1日,原告同被告就其所有的山東省私有房屋所有權證字第××號房屋及儲藏室轉讓事宜達成一致,原告以38000元的價格購買上述房屋及儲藏室。房屋購買后,原告一直居住生活在訟爭房屋及院落內,并按時交納水電費,因購買該房屋及儲藏室時無法辦理房產過戶手續(xù),該房屋及儲藏室仍登記在被告名下,現(xiàn)該房產允許辦理過戶手續(xù),被告拒不履行合同約定的過戶義務,其行為嚴重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特提出以上訴訟請求。
彭某、李某某均辯稱,原告所訴不完全屬實。被告李某某將房屋出賣給原告后,多次找原告協(xié)商解決過戶事宜,但均沒有找到,原告所說的一直在購買的房屋居住不實,導致被告彭某名下有房產但實際沒有房子的情形,無法申請購買依法享有的經濟適用房。原告的違約行為給被告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依法應負賠償責任。
林某某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如下證據(jù):證據(jù)一、房屋轉讓協(xié)議一份,用來證明原、被告于2009年4月1日簽訂買賣協(xié)議,原告以38000元的價格從被告處購買涉案房屋;證據(jù)二、山東省私有房屋所有權證字第××號產權證書,用來證明自買賣協(xié)議簽訂后,原告從被告處取得并控制訴爭房屋的產權證書;證據(jù)三、水電費單據(jù)一宗,用來證明原告自買賣協(xié)議簽訂后一直居住在訴爭房屋內,一直占有使用該房屋,并按時交納水電費。
彭某、李某某對林某某提交的證據(jù)一、二、三均無異議,但認為原告又將購買的房屋出賣給潘建華,原告起訴被告過戶不能成立,應當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證據(jù)三只能證明原告交納了購買房屋內的水電費,不能證明在2014年3月之后居住在所購房屋。
彭某、李某某未圍繞其答辯意見提交相關證據(jù)。
本院的認證意見為:彭某、李某某對林某某提交的證據(jù)一、二、三均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
結合當事人的舉證、質證、本院認證意見及庭審調查情況,本院認定事實如下:彭某、李某某系夫妻關系,其在溫和路東南側共有樓房一套(含儲藏室一間),房產登記在彭某名下,產權證號:山東省私有房屋所有權證字第××號。2009年4月1日,李某某(甲方)與林某某(乙方)簽訂了房屋買賣協(xié)議書,協(xié)議約定:甲方自愿將其在溫和路東南側的共有樓房一套(含儲藏室一間)(產權證號:山東省私有房屋所有權證字第××號)賣給乙方,總價款38000元,甲方必須在乙方交清購房款后七日內將房屋及鑰匙交付乙方;協(xié)議還對違約責任等相關事項進行了約定。協(xié)議簽訂后,林某某即按協(xié)議約定將購房款38000元支付給彭某、李某某,彭某、李某某亦按協(xié)議約定將涉案房產及鑰匙交付給林某某,此后房產即由林某某居住管理使用。因涉案房產系房改房,按照相關政策規(guī)定:當時不能辦理產權過戶變更登記,故涉案房產仍登記在彭某名下。按照相關政策,費縣區(qū)域的房改房在2014年已經可以辦理產權過戶變更登記,為確認涉案房產的權屬及辦理產權變更登記手續(xù),林某某訴至本院。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林某某稱自2016年即找二被告協(xié)助辦理涉案房產的產權過戶手續(xù),因二被告要求支付過戶費用,雙方未能達成一致,但未舉證予以證實;彭某、李某某稱自2009年起就一直找原告辦理涉案房產的產權過戶手續(xù),但一直未能找到原告,導致其無法申請購買依法享有的經濟適用房,給被告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亦未舉證證明。
本院認為,林某某與彭某、李某某于2009年4月1日簽訂的房屋買賣協(xié)議書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內容不違反相關法律規(guī)定,為有效合同,各方均應嚴格按照合同的約定履行各自的義務。林某某已按合同約定履行了交納購房款的義務,彭某、李某某作為產權共有人亦應按合同約定履行交付房產的義務。雖然彭某、李某某已將合同約定的房產交給林某某使用,由于當時政策原因未能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的規(guī)定履行協(xié)助林某某辦理涉案房產的產權變更登記手續(xù),現(xiàn)根據(jù)相關政策,涉案房產已允許辦理產權變更登記,彭某、李某某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的規(guī)定承擔繼續(xù)履行的義務。不論林某某是否將涉案房產轉賣給他人,均不影響彭某、李某某承擔協(xié)助林某某辦理涉案房產的產權變更登記手續(xù)的義務。彭某、李某某關于“自2009年起就一直找原告辦理涉案房產的產權過戶手續(xù),但一直未能找到原告,導致其無法申請購買依法享有的經濟適用房,給被告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的抗辯因未提交相關證據(jù)證明,本院不予采信。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林某某與被告彭某、李某某于2009年4月1日簽訂的房屋買賣協(xié)議書為有效合同;
二、位于溫和路東南側的山東省私有房屋所有權證字第××號房產(含儲藏室)的產權歸原告林某某所有;
三、被告彭某、李某某按照不動產登記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協(xié)助原告林某某辦理位于溫和路東南側的山東省私有房屋所有權證字第××號房產(含儲藏室)的產權變更登記手續(xù)。限本判決生效后三十日內履行完畢。
案件受理費100元,減半收取50元,由被告彭某、李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訴訟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山東省臨沂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范增山
書記員: 李文迪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