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可心
焦博(黑龍江焦博律師事務所)
柴某某
林某某
蔣某某
呂朋杰(黑龍江乾正律師事務所)
原告林可心,女,出生,漢族,學生,現(xiàn)住青岡縣。
法定代理人柴某某,女漢族,無職業(yè),現(xiàn)住青岡縣。
原告柴某某,女,漢族,無職業(yè),現(xiàn)住青岡縣。
原告林某某,男,漢族,無職業(yè),現(xiàn)住青岡縣。
三原告共同委托代理人焦博,黑龍江焦博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蔣某某,男,漢族,農民,現(xiàn)住青岡縣。
委托代理人呂朋杰,黑龍江乾正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林可心、柴某某、林某某與被告蔣某某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11月14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6年12月2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原告林可心法定代理人柴某某及三原告共同委托代理人焦博到庭參加訴訟;被告蔣某某及委托代理人呂朋杰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林可心、柴某某、林某某訴稱,三原告系死者林士剛的近親屬,林士剛生前受雇于被告蔣某某,為蔣某某開校車。
因離家較遠,吃住在被告家。
2016年8月10日凌晨4點,原告柴某某接到被告電話,稱林士剛有病了,不太嚴重,原告柴某某便急忙打車到被告家,發(fā)現(xiàn)林士剛病情很嚴重,林士剛稱12點多得病。
原告柴某某便急忙聯(lián)系打車到青岡縣中醫(yī)院救治,到醫(yī)院時已經8點多了,林士剛最終確診為“急性心?!?,于當日10時死亡。
被告蔣某某是雇主,又是司機,在完全具備便利條件下,在發(fā)現(xiàn)雇員有病的情況下,沒有及時將病人送往醫(yī)院救治,錯過了最佳搶救時間機,對林士剛的死亡應承擔過錯責任。
另依據《勞動法》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用人單位對雇員的人身安全及衛(wèi)生安全應負責任,林士剛吃住在被告家,由于飲食問題引起胃腸炎,并導致心肌梗死死亡,被告蔣某某對此存在管理過錯,應承擔賠償責任。
被告應賠償三原告各項損失: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精神撫慰金、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共計623262元的60%即373957元,并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被告蔣某某辯稱,死者林士剛是在用校車接送學生的時間段受雇于被告,并不是全天候的,其余時間由林士剛自己支配。
在被告處吃住并不是供吃住,是出于友情和考慮到離家路遙遠,居住的房子是別人的。
林士剛發(fā)病時是2016年8月10日凌晨4時許,只是說有點胃腸不舒服,讓被告給柴某某打電話通知其過來看不行請假休息一下。
柴某某于當日5點多到被告家后病人并沒有表現(xiàn)嚴重狀態(tài),一直到7點才又找車到縣城醫(yī)院救治,回縣城后柴某某并沒有將林士剛直接送往醫(yī)院,而是先看了癔病后才送到醫(yī)院救治,所以對林士剛的死亡被告無任何過錯。
另原告柴某某與死者林士剛系同居關系而非夫妻關系,不是本案適格原告。
綜上,林士剛死亡并非因雇傭活動造成,被告無任何過錯,無侵權責任,對此不應承擔任何責任,應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本院認為,本案屬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所謂勞務,是指以勞動形式為他人提供某種特殊使用價值的勞動,而由用工方提供工作環(huán)境和工作條件,在用工方的指示、監(jiān)督下提供勞動,并由用工方給予工資報酬。
根據本院查明的事實,林士剛受雇于本案被告蔣某某,職責是為被告開校車,負責早晚接送學生,并在被告提供的他人所有的由被告使用的車庫吃住,給予每月工資3500元的勞動報酬,雙方之間形成勞務關系。
提供勞務者林士剛在住宿期間因病死亡,被告蔣某某對此是否存在過錯,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是本案爭議焦點,本院需對上述問題予以確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 ?的規(guī)定,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根據上述規(guī)定,被告蔣某某承擔責任的前提是存在過錯,如不存在過錯而不應承擔過錯賠償責任。
本案的客觀事實是,林士剛在住宿期間發(fā)病,開始表現(xiàn)為胃部不適,腹瀉,被告蔣某某在知情后,便電話通知了林士剛的同居女友柴某某,向其告知病情。
柴某某趕到現(xiàn)場后,在具備相應條件下,沒有做出及時將病人送往醫(yī)院救治的選擇,而在近一個小時的時間后才將病人送往醫(yī)院,并且中途還選擇了為病人針灸的方式治療癔病,最后在送往醫(yī)院后,因“急性心肌梗死”搶救無效而死亡。
被告蔣某某系農民身份,而不是專業(yè)的醫(yī)護人員,按一般常理,在其知道林士剛出現(xiàn)胃部不適、腹瀉等癥狀而并非表現(xiàn)十分危重的情況下,沒有直接將病人送往醫(yī)院救治而選擇通知其家屬,讓其家屬到場處理,應屬履行了告知和注意義務。
且死者林士剛系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其發(fā)病時,對自己的病情是完全知情的,沒有達到完全不能正確表達自己意識和不能自理的程度,應果斷做出及時去往醫(yī)院救治的正確選擇。
同時,其同居女友柴某某到達現(xiàn)場后,也沒有采取立即將病人送往醫(yī)院救治的措施。
另林士剛系在休息期間有病,而非從事被告指派的勞務活動期間發(fā)病,死亡的直接原因系“急性心肌梗死”,與被告的勞務活動之間并無直接因果關系。
故此,被告蔣某某對雇員林士剛的死亡不存在過錯,不應承擔過錯賠償責任。
對原告請求由被告承擔死亡賠償金458120元,喪葬費22018元,被撫養(yǎng)人林可心生活費77184元,精神撫慰金65940元,共計623262元的60%即373957元的訴訟請求不應予以支持。
但基于本案的客觀事實,林士剛受雇于被告蔣某某,按照其工作的性質要求,林士剛吃住在被告家,是為了更好的按時完成雇主指派的工作任務,使雇主的利益最大化,致使自己發(fā)病時沒有得到正確及時治療,最終導致死亡的后果。
基于上述事實,本案應適用公平原則,被告應給予原告一定的經濟補償。
考慮當地的生活水平及被告家的經濟狀況,被告按原告請求的死亡賠償金、喪葬費、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三項費用的10%給予原告補償較合理,即55732元(557322元×10%=55732元)。
關于本案原告的主體資格問題,原告柴某某與林士剛系同居關系,非法律意義上的夫妻關系,不應作為本案的賠償權利主體,不是本案適格原告,對其訴訟請求應予駁回。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57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 ?、第十六條 ?、第十八條 ?、第二十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柴某某的訴訟請求。
被告蔣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予原告林可心、林某某經濟補償55732元;駁回原告林可心、林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455元,由原告負擔2858元,由被告蔣某某負擔597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綏化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本案屬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所謂勞務,是指以勞動形式為他人提供某種特殊使用價值的勞動,而由用工方提供工作環(huán)境和工作條件,在用工方的指示、監(jiān)督下提供勞動,并由用工方給予工資報酬。
根據本院查明的事實,林士剛受雇于本案被告蔣某某,職責是為被告開校車,負責早晚接送學生,并在被告提供的他人所有的由被告使用的車庫吃住,給予每月工資3500元的勞動報酬,雙方之間形成勞務關系。
提供勞務者林士剛在住宿期間因病死亡,被告蔣某某對此是否存在過錯,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是本案爭議焦點,本院需對上述問題予以確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 ?的規(guī)定,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根據上述規(guī)定,被告蔣某某承擔責任的前提是存在過錯,如不存在過錯而不應承擔過錯賠償責任。
本案的客觀事實是,林士剛在住宿期間發(fā)病,開始表現(xiàn)為胃部不適,腹瀉,被告蔣某某在知情后,便電話通知了林士剛的同居女友柴某某,向其告知病情。
柴某某趕到現(xiàn)場后,在具備相應條件下,沒有做出及時將病人送往醫(yī)院救治的選擇,而在近一個小時的時間后才將病人送往醫(yī)院,并且中途還選擇了為病人針灸的方式治療癔病,最后在送往醫(yī)院后,因“急性心肌梗死”搶救無效而死亡。
被告蔣某某系農民身份,而不是專業(yè)的醫(yī)護人員,按一般常理,在其知道林士剛出現(xiàn)胃部不適、腹瀉等癥狀而并非表現(xiàn)十分危重的情況下,沒有直接將病人送往醫(yī)院救治而選擇通知其家屬,讓其家屬到場處理,應屬履行了告知和注意義務。
且死者林士剛系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其發(fā)病時,對自己的病情是完全知情的,沒有達到完全不能正確表達自己意識和不能自理的程度,應果斷做出及時去往醫(yī)院救治的正確選擇。
同時,其同居女友柴某某到達現(xiàn)場后,也沒有采取立即將病人送往醫(yī)院救治的措施。
另林士剛系在休息期間有病,而非從事被告指派的勞務活動期間發(fā)病,死亡的直接原因系“急性心肌梗死”,與被告的勞務活動之間并無直接因果關系。
故此,被告蔣某某對雇員林士剛的死亡不存在過錯,不應承擔過錯賠償責任。
對原告請求由被告承擔死亡賠償金458120元,喪葬費22018元,被撫養(yǎng)人林可心生活費77184元,精神撫慰金65940元,共計623262元的60%即373957元的訴訟請求不應予以支持。
但基于本案的客觀事實,林士剛受雇于被告蔣某某,按照其工作的性質要求,林士剛吃住在被告家,是為了更好的按時完成雇主指派的工作任務,使雇主的利益最大化,致使自己發(fā)病時沒有得到正確及時治療,最終導致死亡的后果。
基于上述事實,本案應適用公平原則,被告應給予原告一定的經濟補償。
考慮當地的生活水平及被告家的經濟狀況,被告按原告請求的死亡賠償金、喪葬費、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三項費用的10%給予原告補償較合理,即55732元(557322元×10%=55732元)。
關于本案原告的主體資格問題,原告柴某某與林士剛系同居關系,非法律意義上的夫妻關系,不應作為本案的賠償權利主體,不是本案適格原告,對其訴訟請求應予駁回。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57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 ?、第十六條 ?、第十八條 ?、第二十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柴某某的訴訟請求。
被告蔣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予原告林可心、林某某經濟補償55732元;駁回原告林可心、林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455元,由原告負擔2858元,由被告蔣某某負擔597元。
審判長:王國慶
書記員:朱柳旭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