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松滋市新特某商貿有限公司,住所地松滋市楊林市鎮(zhèn)建設街40號。
法定代表人:文遠紅,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鄒磊,湖北盛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何文娟。
委托訴訟代理人:周曉波,湖北馳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鄧春陽,湖北馳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松滋市新特某商貿有限公司因與被上訴人何文娟勞動爭議一案,不服湖北省松滋市人民法院(2016)鄂1087民初24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6年6月22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松滋市新特某商貿有限公司的訴訟代理人鄒磊,被上訴人何文娟及其訴訟代理人周曉波、鄧春陽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松滋市新特某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特某公司)上訴請求:1、改判上訴人不支付經濟補償金;2、改判上訴人不支付延長工作時間加班工資。事實與理由:1、被上訴人因不服從上訴人對其工作崗位的調動而擅自曠工,上訴人依據《員工手冊》辭退被上訴人符合法律規(guī)定,不應支付經濟補償金。2、上訴人從未安排被上訴人加班,被上訴人每次下班時遲延10到20分鐘打卡離開單位,該時間段不應認定為加班。
何文娟辯稱,被上訴人系因上訴人未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而單方解除勞動合同,依法應支付經濟補償金。上訴人辭退被上訴人系在被上訴人申請仲裁解除勞動合同之后。關于加班時間的認定,被上訴人提交了充分證據,一審對于下班時遲延10到20分鐘打卡離開公司的情況未認定為加班。
新特某公司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不予承擔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2100元,2、判令不予支付工資4915元,3、判令不予支付加班工資10460元,4、判令不予支付醫(yī)藥費777.79元。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5年7月1日,被告何文娟被原告新特某公司聘為綜合部主任,雙方簽訂勞動合同一份,約定勞動合同期限一年即從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止,試用期從2015年7月1日至2015年7月31日止一個月,工作地點為新特某總部,工作內容為行政、人事、外聯(lián)。勞動合同約定被告工資暫定為1500元/月,具體薪資數(shù)額根據被告所從事崗位按照原告工資分配方案執(zhí)行。2015年7月,原告按試用期3700元的月工資標準給被告發(fā)放工資4238元(包含2015年6月份4天的工資),2015年8月和9月,每月發(fā)放工資3700元。2015年10月22日,被告因病請假,同年10月26日,被告因右乳腺腫塊切除病休10日。2015年11月6日,被告回原告處上班得知工作崗位發(fā)生變動。次日,原告將免去被告總部綜合辦主任職務,任章莊鋪店(公安縣境內)人事專員并協(xié)助門店銷售工作的通知放在被告辦公桌上,被告不同意,遂未再回原告處上班。2015年11月12日,原告以被告曠工為由對其作出辭退處理,處理通知未送達被告。原被告口頭約定被告試用期滿轉正后月工資標準為4200元。2015年9月27日(中秋節(jié))、10月1至3日(國慶節(jié)),被告正常上班。被告2015年7月工作27天、8月工作28天、9月工作25天,除去三個月的66個工作日外,被告在周六、周日工作14天(其中7月份有4天)。2015年7月份被告延時加班14個小時;8至10月被告延時加班61個小時。2015年10月被告正常工作19天,原告沒有給被告發(fā)放工資。在被告工作期間,原告沒有給被告辦理社會保險。被告門診治療花去醫(yī)療費777.79元。一審法院認為,被告何文娟與原告新特某公司之間的勞動合同合法有效,雙方應按照約定全面履行勞動合同。(一)關于被告工資。根據原被告雙方書面和口頭約定:被告試用期月工資3700元,轉正后4200元;被告崗位為綜合辦主任,工作地點為新特某總部。在履約過程中,試用期滿后原告仍按試用期工資標準給被告發(fā)放2015年8、9兩個月工資,尚欠兩個月工資差額1000元,被告要求補發(fā),應予支持。原告訴稱被告試用期為三個月,既違背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也不符合原被告雙方在勞動合同中的約定,不予支持。被告2015年10月份工作19天,當月計薪日有21天,因被告休病假,××或非因工負傷醫(yī)療期規(guī)定》的醫(yī)療期發(fā)放病假工資,標準根據《勞動部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9條規(guī)定以本地最低工資標準為基數(shù)計算,即原告應補發(fā)被告10月份工資3915元(4200元-4200元÷21.75×2+1100元÷21.75×2)。(二)關于原告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合法性。訂立和解除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愿、協(xié)商一致的原則。在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中,原告違反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在沒有與被告協(xié)商一致的情況下,單方面變更被告的工作崗位和地點,導致被告不能正常工作。嗣后原告以被告曠工對其作出辭退處理,解除雙方勞動合同,且處理通知未送達被告。原告的辭退處理既無事實依據,也違反法定程序,屬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沒有法律效力。現(xiàn)被告以原告沒有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和支付加班工資為由而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予以準許。被告因此請求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符合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根據被告工作時間和工資標準確定經濟補償金為被告半個月工資2100元。(三)關于加班工資。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工時制度,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150%的工資報酬、休息日支付不低于工資200%的工資報酬、法定節(jié)假日支付不低于300%的工資報酬。被告在原告處工作期間,法定節(jié)假日工作4天,休息日工作14天(其中7月份4天),工作日延時工作75小時。原告應支付被告加班工資10195元,即法定節(jié)假日2317元(4200元÷21.75×300%×4)、休息日5223元(3700元÷21.75×200%×4+4200元÷21.75×200%×10)、延時加班2655元(3700元÷21.75÷8×150%×14+4200元÷21.75÷8×150%×61)。被告依據《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請求支付25%的經濟補償金,該規(guī)定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規(guī)定不一致,已不能適用,對被告該項請求不予支持。(四)關于被告主張的醫(yī)療費777.79元,原告應予賠償。參加職工基本保險是用人單位和職工的共同義務,因原告未在被告工作期間為其辦理醫(yī)療保險,致使被告不能享受醫(yī)療保險待遇,過錯責任在于原告,原告應對被告的醫(yī)療費損失承擔賠償責任。被告請求補繳社會保險費,因社會保險費的征繳屬于行政機關的職責,不屬于法院審理范圍,由被告另行主張權利。判決:1、原告松滋市新特某商貿有限公司與被告何文娟于2015年11月12日解除勞動關系;2、由原告松滋市新特某商貿有限公司支付被告何文娟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2100元;3、由原告松滋市新特某商貿有限公司支付被告何文娟2015年8、9兩個月工資差額1000元、2015年10月工資3915元,合計4915元;4、由原告松滋市新特某商貿有限公司支付被告何文娟加班工資10195元;5、由原告松滋市新特某商貿有限公司賠償被告何文娟醫(yī)療費損失777.79元。
二審中,當事人沒有提交新證據。對當事人二審爭議的事實,本院認定如下:2015年11月12日,何文娟向松滋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稱新特某公司未為其繳納醫(yī)療保險,且違反勞動合同約定強令申請人何文娟變更工作地點,請求解除與新特某公司的勞動合同。2015年11月13日下午,新特某公司通過微信通知何文娟,因其無故曠工特予以辭退。何文娟在新特某公司工作期間,按照公司要求,其記載有工作筆記,其上記錄了何文娟每天工作情況。從工作筆記反映的內容上看,何文娟工作內容大體分為兩類,一是日常性工作,二是出外勤。何文娟從事日常性工作時,上下班均在公司打考勤卡,出外勤時,下班由于不在公司,考勤卡未記載下班時間,但工作筆記對下班時間有記載。
本院認為,根據新特某公司的上訴請求,本案爭議的焦點是新特某公司是否應當向何文娟支付經濟補償金和延長工作時間加班工資。關于經濟補償金的問題,新特某公司認為因何文娟無故曠工,新特某公司解除勞動合同符合法律規(guī)定,不應支付經濟補償金。但根據查明的相關事實,新特某公司向何文娟送達解除勞動合同通知前,何文娟已先行申請仲裁請求解除勞動合同。因此雙方勞動關系的解除,并非因新特某公司辭退何文娟而引起,而是由何文娟單方解除勞動合同而產生。因新特某公司未為何文娟購買醫(yī)療保險,何文娟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應當獲得經濟補償金。關于延長工作時間加班的問題,何文娟提交的考勤卡以及工作記錄均記載了何文娟上下班時間,一審對于何文娟推遲10至20分鐘下班的情況亦未認定為加班,新特某公司主張不應支付延長工作時間加班工資,沒有事實與法律依據。
綜上所述,新特某公司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上訴人松滋市新特某商貿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范昌文 審判員 曾凡玉 審判員 王同軍
書記員:黃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