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杭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嘉定支行,營業(yè)場所上海市嘉定區(qū)。
負責人:王鳳新,該支行行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吳斌、朱姚良,上海志道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福建省。
被告:馬某明,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福建省。
被告:李昌玉,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福建省。
被告:陳宗青,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福建省。
被告:陳惠,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福建省。
原告杭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嘉定支行與被告陳某某、被告馬某明、被告李昌玉、被告陳宗青、被告陳惠間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6月7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朱姚良到庭參加了訴訟。五被告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被告陳某某向原告清償借款本金252,915.16元、利息及逾期利息250,547.94元(計至2017年12月3日),滯納金和手續(xù)費1,850元,共計505,313.10元;2、被告陳某某向原告支付以借款本金252,915.16元為基數(shù),自2017年12月4日起至實際清償之日止所產(chǎn)生的逾期利息(按本案所涉合同約定的利率計算);3、被告陳某某向原告支付律師費3,600元;4、被告馬某明、被告李昌玉、被告陳宗青、被告陳惠對上述第一、二、三項付款義務在50萬元范圍內(nèi)承擔連帶保證責任。訴訟過程中,原告撤回了第一項訴請中要求被告陳某某向原告清償滯納金和手續(xù)費1,850元的主張。事實和理由:被告陳某某于2012年3月10日與原告簽訂《杭州銀行臻信卡申請表》(以下簡稱《申請表》),雙方約定:原告向被告陳某某提供50萬元的信用額度,臻信卡卡片的最長有效期為三年;透支利息為日利率,按透支額的萬分之五計算;原告為收回臻信卡賬戶下所發(fā)生的全部債務,包括但不限于費用、透支利息、透支款等均由被告陳某某清償。2011年12月23日,原告與被告陳宗青簽訂《臻信卡最高額保證合同》(以下簡稱《最高額保證合同》);2012年1月9日,原告分別與被告馬某明、被告李昌玉、被告陳惠簽訂《最高額保證合同》,均約定:被告陳宗青、被告馬某明、被告李昌玉、被告陳惠為某某陳某某的上述債務提供最高額連帶保證責任,最高額保證的債權確定期間為2012年3月16日至2015年10月16日,最高債權額為50萬元,合同另約定了保證擔保范圍及保證期限。2012年4月1日,原告經(jīng)審核后向被告陳某某提供了50萬元額度的臻信卡,被告陳某某于2012年4月10日開戶并使用該卡,但被告陳某某并未按約還款、支付相應利息。原告據(jù)此向法院提起訴訟。
原告為證明自己的主張,向本院提交了單身具結書、無婚姻登記記錄證明、《申請表》一份、《杭州銀行臻信卡個人領用合約》(以下簡稱《領用合約》)一份、《最高額保證合同》三份、銀聯(lián)數(shù)據(jù)、銀行流水明細、《法律服務合同》及律師費支付憑證、增值稅發(fā)票等證據(jù)材料。
五被告均未作答辯且未提交證據(jù)。
本院經(jīng)審理查明:2012年3月10日,被告陳某某作為申請人向原告提交編號為XXXXXXX的《申請表》用于申請臻信卡,賬戶信用額度為50萬元,該表記錄有“本人已閱讀全部申請材料,充分了解并清楚知曉該信用卡產(chǎn)品的相關信息,愿意遵守領用合約(協(xié)議)的各項規(guī)則”,被告陳某某作為申請人在該表上簽字?!额I用合約》中約定:目前臻信卡信用額度只能用于取現(xiàn),不能用于消費;申請人及其配偶同意承擔臻信卡賬戶項下所發(fā)生的全部債務,包括但不限于:費用(年費、預借現(xiàn)金手續(xù)費、超限費、滯納金等)、透支利息、透支款;申請人在到期還款日前未能還清當期最低還款額,原告有權按最低還款額未還部分的一定比例計收滯納金;透支利息按透支額的萬分之五計算;對于預借現(xiàn)金交易,申領人應按交易金額的一定比例繳納手續(xù)費,同時支付從原告記賬日起至該筆款項獲得清償時止的透支利息;申領人應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nèi)償還全部債務,否則原告可采取催收、依法追索并停止申領人使用臻信卡等措施,同時有權直接扣劃申領人及其配偶在本行的其他賬戶的存款,或向保證人追索,并保留依照法律程序進行追索的權利;原告對所有透支利息均按月計收復利;臻信卡卡片最長有效期為三年,逾期自動失效,但使用臻信卡所發(fā)生的債權債務關系并不因臻信卡卡片的逾期失效而消滅;實現(xiàn)原告?zhèn)鶛嗟馁M用由申請人承擔。
2011年12月23日,原告與被告陳宗青簽訂《最高額保證合同》一份;2012年1月9日,原告與被告馬某明、被告李昌玉簽訂簽訂《最高額保證合同》一份,與被告陳惠簽訂《最高額保證合同》一份。上述《最高額保證合同》均約定各保證人為某某陳某某上述債務提供最高額擔保。保證方式為連帶責任保證,最高額保證的債權確定期間為2012年3月16日至2015年10月16日,最高債權額為50萬元;保證范圍包括所有主合同項下的全部債務(包括但不限于年費、預借現(xiàn)金手續(xù)費、超限費、滯納金、透支利息、復息、罰息、透支款,及其他主合同與臻信卡賬戶項下債務)與實現(xiàn)債權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差旅費等)。保證擔保期限自主合同債務履行期起始日至履行期屆滿之日后兩年。
合同簽訂后,原告按約向被告陳某某提供50萬元額度的臻信卡(卡號:XXXXXXXXXXXXXXXX)。被告陳某某開戶使用后未按約還本付息,2015年4月9日涉案臻信卡到期,原告于2013年8月31日關賬。原告出具情況說明稱,“關賬”指的是關賬后被告應立即歸還所欠原告的全部本金和利息。截至2017年12月3日,被告陳某某結欠原告借款本金252,915.16元,利息及逾期利息250,547.94元。原告遂聘請律師于2018年4月27日提起本案訴訟,并為此支出律師代理費3,600元。
本院認為,原告與被告陳某某簽訂的《申請表》、《領用合約》,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的表示,合法有效,對雙方均有約束力?,F(xiàn)原告按約履行合同義務,被告陳某某理應按約定的期限及利率償付本息,其拖欠不付,原告有權按合同約定要求被告陳某某歸還借款本金并支付拖欠的利息、逾期利息等。對于原告要求被告馬某明、被告李昌玉、被告陳宗青、被告陳惠承擔保證責任問題,《最高額保證合同》中約定保證人承擔保證期間為自主合同債務履行期起始日至屆滿之日后兩年,現(xiàn)被告陳某某履行債務屆滿時間后兩年內(nèi),原告未就保證責任向被告馬某明、被告李昌玉、被告陳宗青、被告陳惠主張過權利,故本案保證期間已過,被告馬某明、被告李昌玉、被告陳宗青、被告陳惠保證責任免除,原告要求被告馬某明、被告李昌玉、被告陳宗青、被告陳惠承擔連帶保證責任的訴請并無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訴訟中,五被告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系其自愿放棄答辯、質(zhì)證等訴訟權利,相應法律后果由其自負。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二十六條第二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陳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返還原告杭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嘉定支行借款本金252,915.16元,并償付截至2017年12月3日的利息及逾期利息250,547.94元,以上共計503,463.10元;
二、被告陳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償付原告杭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嘉定支行以借款本金252,915.16元為基數(shù),自2017年12月4日起至實際清償之日止的逾期利息(按原告杭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嘉定支行與被告陳某某簽訂的《杭州銀行臻信卡領用合約》約定的利率計收);
三、被告陳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償付原告杭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嘉定支行律師費損失3,600元;
四、駁回原告杭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嘉定支行的其余訴訟請求。
被告若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8,870元,公告費560元,合計訴訟費9,430元,由被告陳某某負擔(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nèi)繳付本院)。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金融法院?! ?br/>
審判員:朱世瑛
書記員:鄭??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