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杭州辰午雕塑有限公司,住所地杭州市。
法定代表人:柳紀科,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許錢偉,浙江英普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裘紅萍,浙江英普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閃酷藝術設計(上海)有限公司,住所地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qū)郭守敬路XXX號XXX幢303/08室。
法定代表人:天木雅和(MASAKAZUAMAKI),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聶建軍,上海市協(xié)力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袁德喻,上海市協(xié)力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杭州辰午雕塑有限公司與被告閃酷藝術設計(上海)有限公司定作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8月31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本院于2018年10月30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許錢偉、裘紅萍,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聶建軍、袁德喻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杭州辰午雕塑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支付原告質量保證金余額人民幣(以下幣種同)129,290元;2、判令被告支付原告利息損失(以258,580元為基數(shù)、自2017年1月24日起至2017年7月26日止,以129,290元為基數(shù)、自2017年7月27日起至判決生效之日止,均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標準計算);3、案件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2013年9月26日,原告與被告簽訂了《仿真生物模型制作及相關工作之分包合同》。根據(jù)合同約定,由原告為被告承接上海自然博物館仿真生物模型(部分)提供制作、安裝和調試工作,合同總金額為3,694,000元。原告按合同履行定作義務后,被告于2016年1月14日付款至合同金額的90%。根據(jù)合同約定的質保金付款方式,被告應于2017年1月24日支付全部的質保金369,400元,但被告僅于2017年1月24日支付了110,820元、2017年7月26日支付了129,290元,剩余質保金129,290元至今未付。經原告多次催討無果,并造成了原告的經濟損失,故只能訴至法院。
被告閃酷藝術設計(上海)有限公司辯稱:對被告已付款金額和欠款金額均予認可。但不同意支付原告剩余的質保金及利息損失。2017年9月28日,被告發(fā)現(xiàn)原告也參加了浙江自然博物館的招投標活動,原告使用了涉案合同項下的被告業(yè)績、侵犯了被告的知識產權,同時違反了保密義務。為此,被告已另案起訴原告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由于被告主張的違約金與應付的質保金均為貨幣,被告要求兩者相抵。關于利息損失,根據(jù)合同5.3.5條約定,原告需開具相應金額的發(fā)票后被告才付款。原告于2017年9月25日向被告開具了涉案剩余質保金129,290元的發(fā)票,故被告應于2017年10月8日支付質保金。因原告已違約,故被告無需向原告支付利息損失。故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經審理查明:2013年9月26日,原告與被告簽訂《仿真生物模型制作及相關工作之分包合同》一份,約定原告為被告制作仿真生物模型包件,包括一藍鯨(784,000元)、二水生生物(128萬元)、三古生物(58萬元)、四小型魚類(105萬元)的放大制作、集成、安裝、檢測、調試、運輸、維護保養(yǎng)(開館后1年)等,以上定作款合計3,694,000元;合同簽訂后,被告向原告支付30%的預付款計1,108,000元;原告完成每個包件仿真生物模型制作及所有設備和材料(包括配件及附件)的場外采購、制作、調試并經被告驗收合格后,被告向原告支付至合同60%款項;當原告完成合同項下之項目現(xiàn)場施工及聯(lián)動調試,經被告確認且通過業(yè)主竣工驗收后,被告將向原告支付至合同價格的90%款項;本項目的質量保證金為合同總價的10%,質量保證期為該項目竣工驗收通過后一年,且質量保證期內原告完成的仿真生物模型符合合同及技術文件要求的規(guī)定,返修率未超過相關文件約定的,在質量保證期屆滿后十天內,被告向原告支付質量保證金;原告應在簽訂合同后,根據(jù)被告的要求及時須就上述合同總價的60%開具17%增值稅發(fā)票,合同總價的其余40%開具6%增值稅發(fā)票。嗣后,原告按約完成合同約定的定作義務。被告于2016年1月14日向原告轉賬支付定作款216,209元,即已付款至合同約定的90%。2017年1月19日,原告向被告開具了金額分別為66,492、44,328元(合計110,820元)的浙江增值稅發(fā)票。同年1月24日,被告向原告轉賬支付了部分質保金110,820元。同年7月18日,原告向被告開具了金額分別為51,716元、77,574元(合計129,290元)的浙江增值稅發(fā)票。同年7月26日,被告向原告轉賬支付了部分質保金129,290元,尚欠質保金余款129,290元。同年9月25日,原告向被告開具了金額分別為51,716元、77,574元(合計129,290元)的浙江增值稅發(fā)票。被告收到發(fā)票后未支付上述剩余質保金,故雙方形成本案糾紛。
認定以上事實的依據(jù)為:合同、發(fā)票、付款憑證及雙方當事人當庭陳述。以上書證,經當庭舉證、質證,其真實性及證明力可予確認。
本院認為,原、被告簽訂的《仿真生物模型制作及相關工作之分包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該合同依法成立,合法有效,簽約雙方均應恪守履行各自的合同義務。雙方當事人對被告未支付剩余質保金129,290元并無異議,本院予以認定。涉案合同對定作款付款方式的約定,原告完成全部合同義務并經被告確認且通過業(yè)主竣工驗收后由被告付款至合同價款的90%、質量保證期為項目竣工驗收通過后一年、質保期內返修率未超過相關文件約定并在質量保證期屆滿后十天內由被告向原告支付質量保證金。審理中,從被告于2016年1月14日付款至合同90%、2017年1月24日、7月26日分別支付了部分質保金的付款行為來看,原告以2017年1月24日推定質保金付款期限屆滿具有一定合理性,被告辯稱應以業(yè)主出具竣工報告為準但未提供證據(jù)加以佐證。此外,合同約定的原告系負有開具發(fā)票的義務,但并未約定原告開具發(fā)票系被告付款條件之一,故本院對被告抗辯涉案欠款的發(fā)票開具日期為2017年9月25日、應以此起算利息損失的抗辯意見不予采信。至于,被告所述原告亦存在違反合同約定的行為,鑒于被告已另行向本院提起訴訟主張原告承擔違約責任,故本院對被告所辯稱要求以原告應承擔的違約金抵償其應付質保金的抗辯意見亦無法采信?,F(xiàn)原告主張被告支付質保金欠款129,290元及逾期付款的利息損失,具有事實依據(jù)及法律依據(jù),本院予以支持,但本院糾正以258,580元為基數(shù)的利息應從2017年1月25日起算。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閃酷藝術設計(上海)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杭州辰午雕塑有限公司欠款129,290元;
二、被告閃酷藝術設計(上海)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杭州辰午雕塑有限公司利息損失(以258,580元為基數(shù)、自2017年1月25日起至2017年7月26日止,以129,290元為基數(shù)、自2017年7月27日起至判決生效之日止,均按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類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標準計算)。
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101元、減半收取計1,550.50元,由被告閃酷藝術設計(上海)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蔡文霞
書記員:魏本月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