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杭州宜盾普廣告有限公司,注冊地浙江省杭州市。
法定代表人:李曉燕,該公司執(zhí)行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同鈞。
委托訴訟代理人:嚴華,江蘇元融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白因子國際貿(mào)易有限公司,注冊地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法定代表人:姚俊年,該公司執(zhí)行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沛浩,北京天馳君泰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蔡曉霽,北京天馳君泰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律師。
原告杭州宜盾普廣告有限公司訴被告上海白因子國際貿(mào)易有限公司其他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6月4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8年7月5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同鈞、嚴華,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沛浩到庭參加訴訟。審理中,經(jīng)雙方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同意延長簡易程序適用期間三個月,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杭州宜盾普廣告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被告給付原告服務費179,180元;2.被告支付原告逾期付款利息(以179,180元為基數(shù),自起訴之日2018年6月4日至實際清償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3.訴訟費由被告承擔。審理中,原告考慮到被告的實際情況,撤回第二項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2017年10月9日,案外人杭州理澤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理澤公司)與被告簽訂《白因子Q4內容營銷項目合同》,后該合同所約定的理澤公司的義務和權利均由原告履行和享有,被告同意并接受。2017年10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間,原告為被告提供了“白因子Q4內容營銷項目”網(wǎng)絡傳播服務,雙方就此于2018年1月10日補簽了《白因子Q4內容營銷項目合同補充協(xié)議書》。另外,原、被告還于2017年11月訂立了《白因子2017公關項目合同》,約定由原告對“白因子2017公關項目”進行網(wǎng)絡傳播策劃及執(zhí)行。上述兩份合同約定的網(wǎng)絡傳播服務義務,原告均已按約完成,但被告確認未能按照合同約定履行付款義務,故原告依法訴至法院。
被告上海白因子國際貿(mào)易有限公司辯稱,對原告主張的179,180元款項無異議,但被告目前沒有能力支付。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即原告提供的《白因子Q4內容營銷項目合同》《白因子Q4內容營銷項目合同補充協(xié)議書》、情況說明、《白因子2017公關項目合同》、白因子2017公關項目清單、項目名稱及鏈接列表、部分網(wǎng)頁截圖、原被告微信聊天截屏、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快遞單、送達記錄網(wǎng)頁截屏,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根據(jù)上述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及當事人陳述,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2017年10月9日,被告(甲方)與理澤公司(乙方)簽訂《白因子Q4內容營銷項目合同》,約定甲方授權乙方作為甲方網(wǎng)絡傳播服務公司,甲方委托乙方就白因子Q4內容營銷項目進行網(wǎng)絡傳播策劃及執(zhí)行。本合同中網(wǎng)絡互動整合營銷傳播服務方式為日常傳播,授權期限自2017年10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項目傳播總費用170,300元。
2018年1月10日,被告(甲方)與原告(乙方)簽訂《白因子Q4內容營銷項目合同補充協(xié)議書》,約定甲乙雙方在原合同基礎上變更合同條款部分內容,特訂立以下補充協(xié)議。協(xié)議內容變更部分為:項目傳播總費用179,300元,項目開始后甲方先行支付68,120元,項目結束且經(jīng)甲方驗證無誤后付款,甲方按下表及合同附件規(guī)定,將尾款費用匯款至乙方銀行賬戶。表格中列明付款時間2017年10月8日、付款金額68,120元、付款標準項目完成全部執(zhí)行,付款時間2018年1月15日、付款金額111,180元、付款標準項目完成全部執(zhí)行。注:項目完成執(zhí)行、雙方核算達成一致后,甲方付款前乙方須向甲方提供驗收報告與所收取項目金額對等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否則甲方有權延期付款直至收到符合本合同約定的發(fā)票為止。
2018年5月30日,理澤公司出具情況說明,確認《白因子Q4內容營銷項目合同》所約定的理澤公司的義務和權利由原告實際履行和依法享有。被告完全知曉且同意該合同項下的義務和權利的概括轉移,并于2018年1月10日與原告補充訂立了《白因子Q4內容營銷項目合同補充協(xié)議書》。同日,原告確認理澤公司的上述情況說明內容均屬實,原告予以確認,并自愿承擔由此產(chǎn)生的法律后果。
另,原告(乙方)與被告(甲方)簽訂《白因子2017公關項目合同》,約定甲方授權乙方作為甲方網(wǎng)絡傳播服務公司,甲方委托乙方就白因子2017公關項目進行網(wǎng)絡傳播策劃及執(zhí)行。本合同中網(wǎng)絡互動整合營銷傳播方式為日常傳播,授權期限自2017年11月8日至2017年12月31日。乙方通過向甲方提供網(wǎng)絡傳播服務,充分發(fā)揮乙方的策劃和執(zhí)行能力,通過網(wǎng)絡傳播服務,向網(wǎng)民及時有效傳達項目全面、正確、正向的信息,協(xié)助甲方維護與網(wǎng)民的良好溝通。項目傳播總費用68,000元,項目結束后,經(jīng)甲方驗證無誤后付款,甲方按合同附件規(guī)定,將費用匯款至乙方銀行賬戶。項目完成執(zhí)行、雙方核算達成一致后,甲方付款前乙方須向甲方提供驗收報告與所收取項目金額對等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否則甲方有權延期付款直至收到符合本合同約定的發(fā)票為止。附件《白因子2017公關項目報價》載明平臺包括知乎、微信及其他,相對應的類型分別為問答、公眾號及綜合,備注分別為知乎KOL和知乎素人混搭、母嬰類微信公眾號推文、公關文撰寫和負面推文刪帖等,價格總計68,000元。
關于白因子Q4內容營銷項目的每月投放總結以及公關項目的方案內容,原告通過微信發(fā)送給被告。關于兩個項目的驗收報告,原告于2017年12月20日以PPT形式通過微信發(fā)送給被告,被告對于原告已提交的驗收報告表示沒有異議。
2018年1月8日至2018年1月16日期間,原告就上述與被告簽訂的兩份合同項下的款項,向被告足額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并于2018年1月17日郵寄給被告。
本院認為,涉案合同均系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依法成立且有效,原、被告應恪守誠實信用原則按約履行合同義務。本案中,原告已按照合同約定就白因子Q4內容營銷項目和2017公關項目進行了網(wǎng)絡傳播策劃及執(zhí)行,并于2017年12月20日向被告提交了驗收報告,該報告被告亦予以確認;且截至2018年1月16日,原告已向被告足額開具了發(fā)票。綜上所述,合同約定的付款條件已成就,被告應按約足額履行付款義務。然而到目前為止被告仍有179,180元款項未結清,被告僅以沒有支付能力為由拒絕付款,顯然缺乏依據(jù)。原告要求被告支付未付款項179,180元,于法有據(jù),本院予以支持。
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上海白因子國際貿(mào)易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杭州宜盾普廣告有限公司款項179,180元。
被告上海白因子國際貿(mào)易有限公司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為1,941.80元、財產(chǎn)保全費1,415.90元(原告杭州宜盾普廣告有限公司均已預繳),均由被告上海白因子國際貿(mào)易有限公司負擔,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本院繳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br/>
審判員:林??彬
書記員:梁詩園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