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楊長鳴。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明星,代理權限特別授權。
委托訴訟代理人:嚴祖發(fā),黃石金秋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受黃石市法律援助中心指派),代理權限特別授權。
被告:黃石市鑫龍精工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龍公司),住所地湖北省黃石市公園路10號。
法定代表人:宋雄偉,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志平,湖北東楚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被告:黃石市黃石港區(qū)人民政府(以下簡稱港區(qū)政府),住所地湖北省黃石市沈下路180號。
法定代表人:陳漢華,區(qū)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文九、李波,湖北鳴伸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原告楊長鳴與被告鑫龍公司、港區(qū)政府侵權責任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楊長鳴及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明星,被告鑫龍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楊志平,被告港區(qū)政府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文九、李波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楊長鳴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兩被告為原告補建人事檔案;2.兩被告連帶賠償因人事檔案丟失給原告造成的經濟損失210203.64元(養(yǎng)老金損失182827.2元,醫(yī)療保險損失27376.44元);3.本案訴訟費由兩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原告于1969年初中畢業(yè),1970年1月下放。1971年10月招工到原黃石市第四機床廠任鑄造車間爐前工。1977年2月,黃石市勞動教養(yǎng)領導小組制作“黃勞教決字(78)000001號決定書”決定原告勞教三年,第四機床廠決定開除原告廠籍。1979年10月6日,黃石市勞動教養(yǎng)領導小組制作《關于撤銷楊長鳴勞動教養(yǎng)的決定》,決定“撤銷原勞動教養(yǎng)處分,回黃石××區(qū)安排工作,以決定撤銷勞教處分之日起恢復原工資級別?!?979年10月,在黃石××區(qū)征求原告意見后,原告回到第四機床廠繼續(xù)從事爐前工。1982年第四機床廠與黃石市自行車廠合并為黃石市自行車總廠,原第四機床廠為二分廠,原告在二分廠組合車間從事氧焊工至1993年1月病休。1994年12月,原告病愈,二分廠處于停產狀態(tài),原告只好在家等待安排工作。1994年3月,黃石市中級人民法院以(1994)黃經破字第1993-02-02號民事裁定書裁定原黃石市自行車總廠破產。破產后,原黃石市自行車總廠更名為黃石市鑫龍自行車有限公司,即現(xiàn)在的鑫龍公司。2005年起,原告多次找鑫龍公司要求按特殊工種提前辦理退休手續(xù)。鑫龍公司以原告未參加企業(yè)集資為由予以拒絕。2011年,已滿60周歲的原告再次要求鑫龍公司辦理正常的退休手續(xù)。但鑫龍公司以沒有原告的人事檔案為由,要原告以“家屬工”、“五七工”的名義參加基本養(yǎng)老保險先解決基本生活費,再努力為原告找尋人事檔案。因鑫龍公司丟失原告的人事檔案,造成了原告不能辦理正常的退休手續(xù),原告申請勞動仲裁,黃石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以原告已于2012年6月退休為由作出不予受理申訴決定。兩被告在清查“四人幫”的政治運動及企業(yè)破產安置中丟失原告的人事檔案,致使原告無法按特殊工種辦理正常的退休手續(xù),給原告造成損失,故原告訴至法院。
鑫龍公司辯稱,1、鑫龍公司不是本案適格被告,原自行車總廠與鑫龍公司是分別獨立的民事主體,兩者沒有任何關系。鑫龍公司是于1999年由黃石市鑫龍自行車有限公司變更而來,而黃石市鑫龍自行車有限公司于1994年成立,當時的股東為黃石市財政局、黃石市城鎮(zhèn)集體工業(yè)合作聯(lián)社、黃石市鑫龍自行車離退休職工技術咨詢服務部、黃石市鑫龍自行車經理部等四家單位。其中,黃石市鑫龍自行車經理部出資140.12萬元由1994年原黃石市自行車總廠破產時在崗職工依法受償職工待業(yè)救濟金未清償部分構成,原破產企業(yè)黃石市自行車總廠在崗職工花名冊上沒有原告的名字,因此,原告與鑫龍公司沒有任何關系。原告勞教前是原自行車總廠的正式工,但勞教后是臨時工。2、鑫龍公司沒有保管原告人事檔案的義務,沒有丟失原告的人事檔案,不構成侵權。3、原告所述辦理“五七工”退休的經過與事實不符。原告因無相應資料無法辦理退休手續(xù)而一直信訪。2011年,國家出臺政策,由單位申報,做過臨時工的人員補繳費用后可以享受退休待遇。經市勞動局領導調解,鑫龍公司同意補助2萬元并協(xié)助原告辦理“五七工”退休手續(xù),同時要求原告出具承諾書,承諾與鑫龍公司沒有任何糾紛。
港區(qū)政府辯稱,1、港區(qū)政府不是本案適格被告,本案為勞動爭議,原、被告必須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港區(qū)政府不是用人單位。2、原告在勞動仲裁中沒有申請港區(qū)政府,且本案已超過訴訟時效。原黃石市自行車總廠于1994年破產,對債權債務、職工安置作出了處理,破產方案還向債權人和職工代表征求意見,訴訟時效從破產之日起計算已超過了最長的20年訴訟時效。3、原告主張的檔案丟失與事實不符,根據(jù)勞動教養(yǎng)的相關規(guī)定,勞動教養(yǎng)委員會決定勞動教養(yǎng),原黃石市自行車總廠是由法院依法宣告破產,組成清算組,港區(qū)政府沒有義務也不可能保管原告的人事檔案。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有爭議的證據(jù)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原告于1970年下放農村,1971年12月進入黃石市第四機床廠工作。1977年7月17日,因反革命被黃石市勞動教養(yǎng)領導小組處以勞教三年。1979年10月6日,黃石市勞動教養(yǎng)領導小組決定撤銷原勞動教養(yǎng)處分,回黃石××區(qū)安排工作,以決定撤銷勞教處分之日起恢復原工資級別。原告遂返回黃石市第四機床廠工作。1980年,組建黃石市自行車總廠。爾后,黃石市第四機床廠并入黃石市自行車總廠。1993年8月6日,黃石市自行車總廠向黃石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破產還債。同年8月24日,黃石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黃石市自行車總廠破產還債。同年8月27日,組成黃石市自行車總廠破產還債清算組進行清算。1994年2月2日,黃石市自行車總廠破產還債清算組出具破產清算報告。同年3月,黃石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黃石市自行車總廠破產還債清算組執(zhí)行破產財產分配方案。而黃石市自行車總廠申請破產時出具的職工名冊中并無原告。1994年4月19日,黃石市財政局、黃石市輕工業(yè)聯(lián)社、黃石市鑫龍離退休職工養(yǎng)老基金會、黃石市鑫龍自行車經理部發(fā)起成立黃石市鑫龍自行車有限公司。1999年4月16日,黃石市鑫龍自行車有限公司將公司名稱變更為鑫龍公司并辦理了工商變更登記。原告從未在鑫龍公司工作,與鑫龍公司無勞動關系。2011年,原告年滿60周歲因辦理退休手續(xù)到鑫龍公司查找檔案無果。同年12月28日,經黃石市勞動局調解,原告出具書面承諾,同意按“五七工”辦理退休手續(xù),請求鑫龍公司給予原告2萬元生活補助,并承諾不再以任何理由糾纏鑫龍公司。翌日,鑫龍公司協(xié)助原告辦理了“五七工”參加基本養(yǎng)老保險手續(xù),原告遂按“五七工”辦理了退休手續(xù),鑫龍公司給付原告2萬元。2013年6月5日,原告到黃石市信訪局上訪要求查找檔案、補算工齡等。2014年2月19日,原告申請勞動仲裁,黃石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因原告已于2012年6月退休而不予受理。原告遂起訴至黃石港區(qū)人民法院。本院制作(2014)鄂黃石港石民初字第00048號民事裁定書,裁定駁回原告的起訴。原告不服,上訴至黃石市中級人民法院。黃石市中級人民法院制作(2015)鄂黃石中立終字第00048號民事裁定書,裁定撤銷黃石港區(qū)人民法院(2014)鄂黃石港石民初字第00048號民事裁定,指令黃石港區(qū)人民法院進行審理。2015年8月19日,原告向本院申請撤回起訴,本院予以準許。2015年9月9日,原告再次向本院起訴。本院制作(2015)鄂黃石港民起字第00005號民事裁定書,裁定不予受理。原告不服,上訴至黃石市中級人民法院。2015年11月16日,黃石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楊長鳴因人事檔案轉移過程中導致檔案丟失提起訴訟,應按勞動爭議案件受理,一審法院以勞動爭議受理本案并無不當,并制作(2015)鄂黃石中立終字第00077號民事裁定書,裁定撤銷黃石港區(qū)人民法院(2015)鄂黃石港民起字第00005號民事裁定,由黃石港區(qū)人民法院立案受理。本院遂立案受理本案。
本院認為,關于本案案由。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五條規(guī)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后,請求用人單位返還其收取的勞動合同定金、保證金、抵押金、抵押物產生的爭議,或者辦理勞動者的人事檔案、社會保險關系等轉移手續(xù)產生的爭議,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后,當事人依法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原告因人事檔案轉移過程中導致檔案丟失提起訴訟,應按勞動爭議案件受理。原告主張鑫龍公司具有為其保管人事檔案的義務,是基于勞動關系。本案并非合同糾紛與侵權糾紛的競合,而是基于勞動合同關系產生的權利義務及責任。黃石市中級人民法院亦于(2015)鄂黃石中立終字第00077號民事裁定書中確認本院以勞動爭議受理本案并無不當。審理中,本院已向當事人進行了釋明,但原告堅持選擇侵權責任糾紛為本案案由。當事人有權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與訴訟權利。法庭尊重當事人的選擇,圍繞侵權責任糾紛審理本案。
關于民事侵權責任。民事侵權的構成要件:違法行為,損害事實,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具有因果關系,行為人有過錯。本案中,原告因遺失人事檔案,對其主張享有的參加社會保險之前在公有制單位工作的工齡算作“視同為社會保險的繳費年限”的權利造成不利影響,從而影響其享受養(yǎng)老保險待遇與醫(yī)療保險待遇。其損害事實是客觀存在的。根據(jù)《勞動部、國家檔案局關于頒發(fā)﹤企業(yè)職工檔案管理工作規(guī)定﹥的通知》(勞力字(1992)33號)第五條規(guī)定,職工檔案由所在企業(yè)的勞動(組織人事)職能機構管理。實行檔案綜合管理的企業(yè)單位,檔案綜合管理部門應設專人管理職工檔案。第十八條規(guī)定,企業(yè)職工調動、辭職、解除勞動合同或被開除、辭退等,應由職工所在單位在一個月內將其檔案轉交其新的工作單位或其戶口所在地的街道勞動(組織人事)部門。職工被勞教、勞改,原所在單位今后還準備錄用的,其檔案由原所在單位保管。原告撤銷勞教處分后返回黃石市第四機床廠工作并恢復原工資級別。爾后,黃石市第四機床廠并入黃石市自行車總廠。故原告的人事檔案應由黃石市自行車總廠的勞動(組織人事)職能機構管理。黃石市自行車總廠于1993年破產,其應在一個月內將原告的人事檔案轉交原告新的工作單位或原告所在地的街道(組織人事)部門。無論原告的人事檔案是在企業(yè)保存過程中遺失還是辦理人事檔案轉移過程中遺失,其責任主體都應是具有管理義務的黃石市自行車總廠。故原告主張的違法侵權行為也應是由黃石市自行車總廠實施的。根據(jù)上述規(guī)定,企業(yè)管理職工的人事檔案是基于企業(yè)與職工之間的勞動關系,原告自認并非鑫龍公司的職工,與鑫龍公司無勞動關系,故鑫龍公司無權管理其人事檔案。且從鑫龍公司的成立經過來看,黃石市自行車總廠破產清算后,部分職工以受償?shù)拇龢I(yè)救濟金等通過合股的形式及部分債權人以受償債權入股發(fā)起設立鑫龍公司。這是資本的投入,并非權利義務的承繼,黃石市自行車總廠與鑫龍公司均系獨立的民事責任主體,而并非同一民事主體。鑫龍公司未實施違法侵權行為。原告雖主張鑫龍公司侵犯其民事權益,但未舉出充分證據(jù)予以證明,故本院不予支持。原告與港區(qū)政府亦無勞動關系,港區(qū)政府與黃石市自行車總廠也無權利義務的承繼等關系,原告主張港區(qū)政府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但未舉出充分證據(jù)予以證明,故本院不予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楊長鳴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0元,由原告楊長鳴負擔。
審 判 長 阮 珊 審 判 員 李 翩 人民陪審員 熊 豐
書記員:田也塬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